导论——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市场现象与微观经济问题
1.1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1.2 微观经济问题从何而来
1.3为什么值得研究这些问题
导论——理性经济人与经济均衡
2.1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
2.2理性经济人
2.3经济均衡
导论——经济均衡与品位舍得
3.1成本—收益分析
3.2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3.3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3.4总利润、平均利润和边际利润
导论——最优化与边际分析
4.1总量分析与均衡求解
4.2平均量分析与均衡求解
4.3边际量分析与均衡求解
4.4边际量分析与套利逻辑
4.5边际分析是最优化的主要决策方法
导论——边际分析与看电影决策
5.1荷塘月色可看哪几场电影
5.2荷塘月色应该看几场电影
5.3荷塘月色值得再买票看吗
5.4边际分析与增量分析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一种商品的购买决策
6.1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
6.2家庭购买一种产品的边际收益
6.3家庭购买一种产品的边际成本
6.4家庭购买一种产品的消费者均衡
6.5家庭购买量的影响因素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个人需求曲线与消费者剩余
7.1个人需求和个人需求曲线
7.2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7.3个人需求曲线与支付意愿
7.4个人需求曲线与消费者剩余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8.1商品组合、效用和消费者偏好
8.2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与函数
8.3无差异曲线图形和边际替代率
8.4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购买成本与预算约束线
9.1商品组合与购买成本
9.2家庭预算约束线的定义与方程
9.3家庭预算约束线的图形和斜率
9.4家庭预算约束线的变化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最优购买组合与消费者均衡
10.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与图示
10.2消费者均衡的边际条件
10.3消费者均衡的求解方法
10.4商品购买量的影响因素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均衡与价格效应
11.1收入效应
11.2替代效应
11.3价格效应
11.4价格效应的希克斯分解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价格效应与个人需求曲线
12.1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价格效应
12.2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价格效应
12.3普通低档品的需求曲线与价格效应
12.4垂直的需求曲线与价格效应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电信套餐与消费者最优选择
13.1问题的提出:现象与问题
13.2电信套餐与预算约束线
13.3两类家庭与无差异曲线
13.4电信套餐与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住房补贴政策与精准扶贫
14.1问题的提出:现象与问题
14.2三种住房补贴与预算约束线
14.3两类家庭与无差异曲线
14.4住房补贴对家庭行为的影响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家庭的劳动—闲暇选择与劳动供给
15.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问题的转化
15.2消费—闲暇的预算约束线
56.3消费—闲暇的无差异曲线
15.4消费—闲暇选择与消费者均衡
15.5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效应
上篇——消费者行为理论:家庭的消费—储蓄选择与资本供给
16.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问题的转化
16.2现值、未来值、复利和贴现计算
16.3现期消费—未来消费的预算约束线
16.4现期消费—未来消费的无差异线
16.5现期消费—未来消费选择与消费者均衡
16.6资本供给曲线(储蓄曲线)与利率效应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与短期生产
17.1企业生产和短期生产函数
17.2企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7.3企业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7.4企业TP、AP和MP的关系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投入一种要素的最优决策
18.1企业投入一种要素的收益
18.2企业投入一种要素的成本
18.3企业投入一种要素的均衡量决定
18.4企业对一种要素的需求曲线※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长期生产与等产量曲线
19.1企业要素投入组合与长期生产
19.2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等产量曲线
19.3企业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
19.4企业规模扩张与规模报酬的变化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生产预算与等成本曲线
20.1两种要素组合与生产成本
20.2企业投入预算与等成本曲线
20.3企业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20.4等成本曲线的特点与移动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最佳要素组合选择
21.1企业投入均衡与最佳要素组合选择
21.2企业用既定预算生产最大产量
21.3企业生产既定产量的成本最小
21.4企业的生产扩张线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短期成本与短期生产
22.1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22.2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22.3企业短期成本的衡量指标
22.4企业短期成本的主要关系
22.5企业短期成本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长期成本与长期生产
23.1长期成本的衡量指标
23.2长期成本的主要关系
23.3长期成本的变化规律
23.4长期成本与规模报酬规律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收益与面临的需求
24.1企业的收益指标和收益决定逻辑
24.2竞争行业和企业的特点
24.3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
24.4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短期产出决策
25.1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25.2竞争企业的短期产出均衡
25.3竞争企业面对亏损的经营决策
25.4竞争企业的短期停业决策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的长期产出决策
26.1行业规模调整与企业规模调整
26.2竞争企业的最优规模选择
26.3竞争企业的进入和退出
26.4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供给曲线与生产者剩余
27.1竞争企业的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27.2竞争企业的停业与短期供给曲线
27.3竞争企业的退出与长期供给曲线
27.4竞争企业的销售意愿与供给曲线
27.5竞争企业供给曲线与生产者剩余
中篇——生产者行为理论:企业产出决策的具体实施步骤
28.1问题的提出:现象与问题
28.2第一步:预测产品市场价格
28.3第二步:估计企业的短期成本
28.4第三步:决定是否停业
28.5第四步:找出利润极大化的产量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完全市场的需求和需求曲线
29.1市场需求量和广义市场需求函数
29.2市场需求和市场需求曲线
29.3市场需求曲线与家庭需求曲线
29.4市场需求曲线的平移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完全市场的供给和供给曲线
30.1市场供给量和广义市场供给函数
30.2市场供给和市场供给曲线
30.3市场供给曲线与企业供给曲线
30.4市场供给曲线的平移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市场需求弹性和市场供给弹性
31.1函数关系与弹性的一般定义
31.2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弹性系数
31.3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31.4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
31.5市场供给价格弹性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完全市场供求均衡与看不见的手
32.1市场供求均衡和供求失衡
32.2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与市场机制
32.3市场需求变化与供求均衡的运动
32.4市场供给变化与供求均衡的运动
32.5供求变化与供求均衡的运动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完全市场均衡的福利与效率
33.1市场福利: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33.2经济效率: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
33.3完全市场均衡与经济效率
33.4市场有效与市场失灵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谷贱伤农和农产品支持价格
34.1问题的提出:背景与问题
34.2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34.3猪周期与蛛网定理*
34.4农产品支持价格管理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间接税与税负归宿分析
35.1问题的提出:背景与问题
35.2政府对企业征收销售税的影响
35.3政府对买者征收消费税的影响
35.4政府税收的转嫁与分摊
35.5政府税收收入、税率与拉弗曲线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36.1问题的提出:背景与问题
36.2闭关锁国的市场福利与效率
36.3自由贸易:出口国的福利
36.4自由贸易:进口国的福利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垄断性市场的均衡与效率
37.1市场垄断的特征与成因
37.2垄断市场面临的需求与边际收益
37.3垄断市场的均衡量和均衡价格
37.4垄断市场均衡的低效率
37.5反垄断法和垄断市场价格管理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外部性与市场均衡和效率
38.1不完全产权市场的特征
38.2外部性与产权不完全市场
38.3存在负外部性的市场均衡与效率
38.4 存在正外部性的市场均衡与效率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外部性内部化与效率改进
39.1总的思路:外部性内部化
39.2政府规制:政府税收和政府补贴
39.3政府规制:污染许可证交易
39.4市场手段:科斯定理与产权交易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40.1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特征
40.2搭便车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
40.3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与公共物品供给
40.4公地悲剧与公共资源的市场均衡
40.5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与公共资源保护
下篇——市场行为理论:不对称信息市场均衡与效率
41.1 隐藏特征和隐藏行为
41.2 逆向选择与隐藏特征市场的效率
41.3 信号:信号发送和信号筛选
41.4 道德风险与隐藏行为市场的效率
41.5 激励—约束:薪酬制度与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