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6
开课时间2025/04/08 - 2025/06/29
课程周期12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沈阳药科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不仅可以作为在校大学生学习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和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可供科研单位、医药企业、药品管理机构等从事分析检验工作的科技人员进行选修。

        分析化学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化学分析。内容为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二部分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又分为电化学分析法、光谱、质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和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本课程将分析化学的主体课程分解为知识点单元进行教学讲解,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发展中的分析化学
1.2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分析过程及步骤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2.1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2误差传递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4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3.1 溶液中酸碱组分分布
3.2 酸碱溶液的pH计算
3.3 酸碱指示剂
3.4.1强酸(碱)的滴定
3.4.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3.4.3 多元酸(碱)的滴定
3.5 酸碱滴定应用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4.1 配位平衡
4.2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4.3 配位滴定的滴定终点误差
4.4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滴定方式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5.1 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5.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和速度
5.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5.4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5.5 碘量法
第六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6.1 电位法基本原理
6.2 直接电位法
6.3 电位滴定法
6.4 永停滴定法
第七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1电子跃迁类型和紫外-可见光谱的有关概念
7.2吸收带及其影响因素
7.3朗伯比尔定律、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
7.4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8.1 分子振动能级、振动形式、振动自由度
8.2 IR光谱产生的条件、吸收峰的强度和位置
8.3 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特征峰和相关峰
8.4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红外光谱
8.5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第九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9.1 核磁共振波谱法简介
9.2 原子核的自旋及自旋能级分裂
9.3 原子核的共振吸收及自旋弛豫
9.4 化学位移
9.5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9.6 自旋偶合与自旋分裂
9.7 偶合常数
9.8 化学等价与磁等价
9.9 自旋系统及其命名
9.10 核磁图谱的分类
9.11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方法
9.12 解析示例
第十章 质谱法
10.1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10.2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
10.3 质谱法中分子式的确定
10.4 质谱法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0.5 有机化合物的综合解析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
11.1 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11.2 检测器
11.3分离条件的选择
11.4 定性与定量方法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12.2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12.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12.4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
12.5高效液相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