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4
开课时间2025/03/13 - 2025/06/20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以宪法和宪法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宪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本课程以宪法基本理论、国家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宪法保障制度为主要研究和教学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研究中国宪法的基本问题,并适当借鉴其他理论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宪法原理,深刻理解宪法条文,培养宪法法治思维能力,能运用宪法条文与原理解释、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国制度的独特逻辑和优势,从而产生真正的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

    跟已有的大规模在线开放“宪法学”课程相比,我们的“宪法学”课程有如下三个鲜明特点:

    1.系统讲解马工程教材《宪法学》。这是到目前为止,第一门系统根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教材《宪法学》(第二版)所制作的课程。在我国当下,“马工程”教材具有最强政治性和最高权威性,也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结合丰富的制度实践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宪法制度与理论。马工程《宪法学》也是公务员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和南审等高校法学硕士入学考试(宪法部分)的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组建了强大的辅导团队(六位老师和十几名研究生助教),共同回答学生疑问。

    2.系统讲解中国宪法学。这是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依据的“宪法学”课程。由于宪法学理论研究的繁荣,人们对宪法学的理解各异,宪法学课程也就呈现出多样性。而本课程是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宪法学”课程,立足中国立场,围绕中国宪法文本,用世界的眼光,透析中国宪法的制度逻辑。

    3.突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的讲解。南京审计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监督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所以我们的“宪法学”课程也体现学校特色,将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作为重点,对“监察”“审计”等制度有专门的讲解。

课程大纲

导论

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宪法学的分类和特征

第三节 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要求

导论-测验

第一章 宪法总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四节 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

第五节 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第一章-测验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

第一节 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分述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第四节 政权组织形式

第五节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六节 我国的行政区划与国家象征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国家基本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七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八节 文化制度

第九节 社会制度

第十节 生态文明制度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平等权

第三节 政治权利

第四节 人身自由

第五节 宗教信仰自由

第六节 财产权

第七节 社会权

第八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七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八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九节 监察委员会

第十节 人民法院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三节 国家主席

第四节 国务院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章-测验

第八章 宪法实施的监督

第一节 宪法监督的界定

第二节 宪法监督的模式

第三节 我国的合宪性审查机制

第四节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特点与完善

第八章-测验

课外提升:微课讲座

权利保障的现实逻辑(区分应然与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