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3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华南理工大学
开课教师苏宏元
学科专业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
开课时间2025/03/03 - 2025/07/31
课程周期22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既有美学理论的阐释,又有美的现象和形态的生动呈现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美理想和情趣,贴近他们的审美关怀,与他们一起解答审美疑问,增长美学知识,从而提升审美修养和素质。课程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 导论,通过鲍姆嘉通对美学的界定以及席勒的“情感教育”理论,提出我们对美育的认识;接着由现代美育之路转向对当代美学 “艺术之死”、“美育转向”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第二章 美术之美,首先在表现与再现中感受不同的审美趣味,接着梳理东方的“意境”追求和西方的“优美与崇高”,并从中总结出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与交融。

  第三章 诗歌之美,则从意象创造、情感律动两个方面提出创作的本质,试图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并试图解释当代语境下诗歌与诗人的存在价值。

  第四章 戏剧之美,梳理其发展的源流和脉络,从戏剧的艺术表现本质上阐述了虚拟性、时空性、戏剧场等概念。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体验当代戏剧作品。

  第五章 人生之美,试图从艺术哲学的角度解读人生和自我。从“向死而生”的命题中解读存在的价值。理解人类自我实现与超越、创造的社会意义。最后回到当下,如何在物欲中寻求真我。

  人文教育的内核与其说是智育和德育,不如说是美育。通过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这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美育》慕课由此而生。

课程大纲

导论:美育新识(苏宏元)

  • 1.1 审美教育溯源
  • 1.2 美育先驱
  • 1.3 审美教育的感性品格
  • 1.4 日常生活审美化

心灵的风景:美术之美(孙珉)

  • 2.1 再现与表现
  • 2.2 优美、崇高与荒诞
  • 2.3 意境
  • 2.4 中西方艺术

情感的家园:诗歌之美(苏宏元)

  • 3.1 抒情表意
  • 3.2 意象
  • 3.3 音律节奏
  • 3.4 “语言的语言”

独白与对话:戏剧之美(周可)

  • 4.1 剧场之美
  • 4.2 表演之美
  • 4.3 动作之美
  • 4.4 仪式之美

意义的追寻:人生之美(谢勇)

  • 5.1 向死而生——人生之美的前提
  • 5.2 志业——人生之美的实现路径
  • 5.3 有趣——人生之美的光晕
  • 5.4 初心——人生之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