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男士洗手间的小便池左下脚雕刻有一只苍蝇,实验证明,这样的设计会减少80%的体液溅出,它比任何一条名言警句都有效!这就是情境的力量,它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左右我们的行为。当我们置身于某种情境时,似乎会被某种魔力所控制,常常变得身不由己。

     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情境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思想与行为的科学,它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认知,攻击行为、利他行为、态度理论、偏见、从众、说服、人际吸引和群体影响等。

  •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对自己有何帮助。

      一个人究竟会特立独行还是随波逐流?小别胜新婚,还是离久情疏远?欲速则不达,还是迟疑失先机?长期太忙太穷真的会变傻吗?为什么节食减肥的人往往在身心疲惫时无法抵御美食的诱惑?为什么围观的人越多,帮助行为越少,这是道德的滑坡吗?为什么有些人一开车就会变得脾气暴躁?以上这些问题,社会心理学会从社会情境的视角,给你更好的答案。

      如果你想要在诸如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社会治理、儿童教育、谈判诉讼和人际交往等领域取得最大的成功,那么你必须学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会你通过解读情境来理解人性,教会你置身事外思考问题可以让你深刻地认识到,怎样通过改变情境因素影响他人,同时也可以让你抵御负面情境的影响。

  •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社会心理学》 是为广大非心理学专业人士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 相对于其它类似的心理学课程强调“知”的灌输,我们教学团队的课程设计更加注重“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学思维方式。

        在课程设上,我们 秉承“以学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事说理”  的教学理念,强调 课程内容的通用性,致力于拓宽学生的多元思维方式,提升其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选取教学内容和设计章节标题。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本课程既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又考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内容选取上一方面体现趣味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前沿性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

在章节标题设计上,切中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

(2)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

本课程每一小节的内容都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内容。首先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其次,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然后,找到问题的答案,深化对该理论的认知,最后,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再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3)以案例为载体促使教学内容更有画面感。

每一小节的知识点都以生动、有趣的案例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社会生活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社会心理学何为?
1.1感知情境,理解人性—社会心理学何为?
第一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社会认知
2.1 我是谁——社会情境影响自我认知
2.2 青春痘长在哪里,你不会担心?——聚光灯效应
2.3失败是成功之母吗?——习得性无助
2.4 失败是成功之母吗?——归因模式
2.5 我很优秀,而他只是运气好吗?——自尊
2.6 睡觉时胡子该放哪里?——自动化思维和控制性思维
2.7 长期太忙太穷会变傻吗?——稀缺思维
2.8 皇帝用什么砍柴?——锚定效应
2.9 察言更需观色——社会认知的非语言线索
2.10 越相信什么就越发生什么吗?——自证预言
第二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单元作业
第三章 攻击行为
3.1 人类为什么会有战争?
3.2 攻击行为是天生的吗?
3.3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有攻击性?
3.4 什么时候你最想打人?
3.5 攻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吗?
3.6 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能减少攻击吗?
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四章 利他行为
4.1 你会无偿地帮助他人吗?
4.2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帮助他人?
4.3 他人的存在有助于助人行为吗?
4.4 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助人行为?
4.5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4.6 利他行为可以学习和模仿吗?
第四章 章节测试
第五章 态度和行为
5.1 我们是世界的中立观察者吗?
5.2 名为“蝌蚪啃蜡”的饮料,你会喝吗?
5.3 筷子仅仅是一个餐具吗?——态度的形成
5.4 人们为什么会言行不一致?——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5.5 人人都可能成为恶魔吗?——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六章 偏见
6.1为什么被伤害的总是“我”?——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6.2 男主外,女主内,谁定的?——偏见的社会根源
6.3 为什么说犹太人只是替罪羊而已?——偏见的动机根源
6.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偏见的认知根源
6.5 自证预言: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偏见的后果
第六章 单元作业
第六章 单元测试
第七章 从众
7.1 排队效应,你中招了吗?——何谓从众
7.2 顺从、服从、接纳——从众的表现形式
7.3 睁眼也能说瞎话——从众实验的经典研究
7.4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预测从众的因素
7.5 你会比别人更从众吗?——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
第七章 章节测试
第八章 说服
8.1 条条大道通罗马——说服的路径
8.2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说服的要素一
8.3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说服的要素二(上)
8.4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说服的要素二(上)
8.5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说服的要素三
8.6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说服的要素四
8.7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抵制说服
第八章 单元测试
第九章 人际吸引
9.1 以貌取人——外表的吸引力
9.2 谁会帮助你——相似性吸引
9.3 取长补短——互补性吸引
9.4 高处不胜寒——出丑效应
9.5 糖衣炮弹——赞美效应
9.6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人格魅力
9.7 我为什么讨厌你——人际排斥
9.8 爱与吸引力
9.9 怦然心动——一见钟情效应
9.10 缘来是你——熟悉效应或曝光效应
第九章 单元测试
第十章 社会影响
10.1 树欲静而风不止——群体的影响
10.2 迷失在群体中的你——去个性化
10.3 做事时有人在场你会怎样?——促进和懈怠
第十章 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