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在2010年获浙江省精品课程;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总学时60,其中理论学习36课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实验24课时,总学分3学分(其中线上1学分)。
一、《遗传学》共有教学授课微视频26个,视频总时达260分钟。课程试题库共计821道试题,且在不断更新补充完善中。拓展资源70个:包括课程实验与实践、网络参考资料、书籍杂志参考资料、文件参考资料、视频动画参考资料以及上课多媒体课件。
二、本在线课程共约7个学时,1学分,开课时间为2025年2月21日至2025年07月31日;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遗传学》第3版,戴灼华、王亚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教学计划如下:
1、绪论 1课时
2、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2课时
3、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3课时
4、连锁遗传分析 3课时
5、核外遗传分析 2课时
6、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3课时
7、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3课时
8、细菌的遗传分析 3课时
9、病毒的遗传分析 3课时
10、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 2课时
11、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 3课时
12、染色体畸变 3课时
13、转座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2课时
14、免疫遗传分析 3课时
15、群体遗传与进化 3课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总学时63,其中理论学习39课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实验24课时,总学分3学分(其中线上1学分)。
1、线下学习:课程理论核心知识学习在线下完成。
2、线上学习:重点知识在线上加以学习,学习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课件、测试题、作业题和课程相关知识拓展资料,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发帖问疑难的问题,在线上进行师生互动讨论。
3、线下实验课:开设遗传学的综合性实验。
六、成绩评价: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以作业、测验、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达到改进、完善教学,确保掌握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的作用。
2、终结性评价:以闭卷形式进行期末考试,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
3、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完成测试、考试、作业及发帖”作为成绩计算的依据,各项比例如下:(1)视频观看占30%; (2)作业成绩占25%; (3)测验成绩占25%; (4)考试成绩占10%;(5)发帖讨论成绩占5%,普通帖子1分一个,精华帖子1.5分一个;(6)笔记成绩占5%,普通笔记1分一个,精华笔记1.5分一个;
4、成绩考核内容包括线上占24%、实验占16%和期末考试占60%。
5、本课程最终成绩 = 线上成绩*权重值+线下成绩*权重值+实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