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5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吉林大学
开课教师王聪慧陈晓华熊健
学科专业工学机械类
开课时间2025/02/20 - 2025/08/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如果现在有一台非常好用的新机器或者新装置,你想分析一下它的结构如何?如何实现功能?怎么运动吗?

如果你想创新设计一种新机械或新装置,首先要分析它是怎么动的,靠什么结构来实现,进而分析它的受力性、工作可靠性、制造性、运动精度、使用寿命等。

   机械原理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习者进行机械产品实现运动要求的机构设计,所以这门课在国外也有叫作“机构学”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具有按照机械的使用要求进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综合设计的初步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怎样将课程改革的内容深入下去,特别是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怎样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复合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创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机械原理课程体系。

    吉林大学机械原理慕课的教学录像是在保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研制开发的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章的内容拆分成各个知识点,录制教学片,经认真编辑而成。机械原理慕课的教学录像中,将生产实际中应用的机械原理实例展现在课堂上,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建立的机械原理慕课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录像片、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后测验、参考试卷等内容。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课时目标
  • 1.2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
  • 1.3 机械原理研究内容、目的和学习方法
  • 1.4 机械原理研究的前沿内容
  • 1.5 PPT
  • 1.6 章节测验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2.1 课时目标
  • 2.2 机构的组成
  • 2.3 机构运动简图
  • 2.4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 2.5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 2.6 虚拟仿真实验
  • 2.7 PPT
  • 2.8 思维导图
  • 2.9 章节测验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 3.1 课时目标
  • 3.2 瞬心法运动分析
  • 3.3 矢量方程图解法运动分析
  • 3.4 机构运动的解析法分析
  • 3.5 机构力分析
  • 3.6 机械效率
  • 3.7 PPT
  • 3.8 思维导图
  • 3.9 章节测验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4.1 课时目标
  • 4.2 连杆机构的定义
  • 4.3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类型及应用
  • 4.4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
  • 4.5 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
  • 4.6 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法设计
  • 4.7 实现两连架杆对应位置的四杆机构解析法设计
  • 4.8 PPT
  • 4.9 思维导图
  • 4.10 章节测验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5.1 课时目标
  • 5.2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 5.3 名词概念和从动件的运动形式
  • 5.4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 5.5 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 5.6 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
  • 5.7 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 5.8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作用力
  • 5.9 压力角与机构尺寸的关系
  • 5.10 滚子半径和平底尺寸的确定
  • 5.11 PPT
  • 5.12 思维导图
  • 5.13 章节测验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 6.1 课时目标
  • 6.2 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 6.3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 6.4 渐开线
  • 6.5 渐开线标准齿轮
  • 6.6 标准齿条
  • 6.7 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
  • 6.8 渐开线齿廓的加工
  • 6.9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
  • 6.10 虚拟仿真实验
  • 6.11 变位齿轮
  • 6.12 齿轮设计练习
  • 6.13 斜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
  • 6.14 蜗杆传动
  • 6.15 圆锥齿轮简介
  • 6.16 虚拟仿真实验
  • 6.17 PPT
  • 6.18 思维导图
  • 6.19 章节测验

轮系及其设计

  • 7.1 课时目标
  • 7.2 轮系及其类型
  • 7.3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 7.4 基本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 7.5 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 7.6 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确定
  • 7.7 轮系的功用
  • 7.8 虚拟仿真实验
  • 7.9 PPT
  • 7.10 思维导图
  • 7.11 章节测验

间歇机构及其他常用机构

  • 8.1 课时目标
  • 8.2 间歇运动机构
  • 8.3 间歇运动机构(2)
  • 8.4 PPT
  • 8.5 思维导图
  • 8.6 章节测验

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

  • 9.1 课时目标
  • 9.2 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概述
  • 9.3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 9.4 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 9.5 最大盈亏功和飞轮转动惯量计算
  • 9.6 PPT
  • 9.7 思维导图
  • 9.8 章节测验

机械的平衡

  • 10.1 课时目标
  • 10.2 机械的平衡目的和内容
  • 10.3 刚性转子的平衡
  • 10.4 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
  • 10.5 PPT
  • 10.6 思维导图
  • 10.7 章节测验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 11.1 课时目标
  • 11.2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 11.3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11.4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举例

课程导航

  • 12.1 登陆指南
  • 12.2 课程特色
  • 12.3 课程概述
  • 12.4 教学日历
  • 12.5 课程资源
  • 12.6 先导课程
  • 12.7 学习目标
  • 12.8 学习内容
  • 12.9 学习活动
  • 12.10 学习测评
  • 12.11 答疑及作业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