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是在传统胚胎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解释生物个体发生、发育以至衰老死亡的生物学过程和机制的综合性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07年开设发育生物学实验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发育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系。课程以“拓展发育生物学基础理论、解析动植物发育分子机制、培育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模式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发育生物学经典实验和前沿技术,从分子、细胞和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探察动植物发育的现象及分子机理。
我校发育生物学实验分为动物和植物两个模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也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开出系统且兼具探索性的教学内容,我们以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列实验,力求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深入探寻发育现象的本质和内涵。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利用模式生物开展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培育科研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迅速抓住科学问题,举一反三,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储备,为独立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项目包括实验理论、实验操作、虚拟仿真三部分。实验理论部分着重从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和技术应用等层面介绍实验背景,以及如何基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设计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实验操作部分以微距近景的方式呈现完整的实验流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掌握操作细节。虚拟仿真项目让学生通过操作模拟的方式完成实验的操作过程,掌握实验技术与方法,弥补实验类慕课无法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所导致的不足,辅助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