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
《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
6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2
开课时间2025/02/20 - 2025/06/22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曹立波老师主讲的慕课《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从一百二十回中提炼出十五个经典情节,依次为演说荣国府、宝黛初逢、刘姥姥进府、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宝黛诉肺腑、宝玉挨打、咏白海棠、香菱学诗、白雪红梅、探春理家、群芳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宝玉出家等。

经典章回的选取,侧重与《红楼梦》的小说主旨、主要人物关系密切的情节。如写家族悲剧的演说荣国府、元妃省亲、探春理家、抄检大观园;反映人生悲剧的黛玉葬花、宝玉挨打、群芳夜宴、宝玉出家;凸显婚恋悲剧的宝黛诉肺腑、黛死钗嫁等。此外,还详细品读了反映诗情画意和精雅趣尚的咏白海棠、香菱学诗、白雪红梅等章回。

课文适当关注《红楼梦》手抄本和木刻本流传过程中的版本异文,探寻经典名著的成书过程。诸如宝黛初逢情节中黛玉的眉眼和年龄、宝玉挨打情节中宝钗对宝玉吐露感情时含蓄与否,以及香菱学诗情节中的《咏月》诗等都存在版本异文,评讲中给予了详细的解析。同时,所选内容还兼顾了目前各出版社的中学教材所涉及的《红楼梦》三十多个章回。

课程特色体现在诗说、网说和图说上,也是本课程的学习路径。分别聚焦于《红楼梦》这部一百二十回章回小说的语言、结构和情节方面的艺术成就。

诗说,力求发掘诗情画意,探讨传神文笔。以回目中的一个字、叙事中的一首诗、写人时的一段话等为切入点,细读这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集大成之作的经典名著,领会书中词藻惊人,馀香满口的语言艺术。

网说,通过网状结构的宏观视角,考察《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如刘姥姥进贾府,从第六回的一进,关涉到二进、三进,前后照应。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进贾府等情节,都是借助一位全知或限知的导游,来鸟瞰或漫步于贾府之中。冷子兴鸟瞰贾府的前世今生,林黛玉感知外祖母家的冷暖人情;而刘姥姥的几度进出,则成为荣国府盛衰聚散的见证。

图说,通过绘图、读图等途径,体味小说注重空间艺术表现的特色。如荣国府和大观园的游览图、林黛玉从扬州进京的水路图,以及怡红寿宴的座次图等。均直观地表现了小说文字描写的空间场景,便于读者理解。

本学期是本课程的第十三轮运行,教学内容共 15 讲,8个单元,课程运行时间持续 16周,每周四 10:00 推出新课 ,包含测验题、讨论题,每两周发布单元作业一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将根据学生视频观看情况、讨论题互动情况、测验题答题情况、期末考试完成情况和互评参与情况综合评判成绩。

课程大纲

课程导言

课程导言

第一课 演说荣国府

1.1 贾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谱系

1.2 点明贾府的现世萧条和多重危机

1.3 突出宝玉的乖张性格和凤姐的不凡才干

1.4 小人物的大作用

第一课测验题

第二课 宝黛初逢

2.1 黛玉进贾府概述

2.2 黛玉初进贾府的行程与年龄

2.3 犯中求避的人物刻画(一)于同而不同处有辨

2.4 犯中求避的人物刻画(二)凤姐、宝玉与黛玉

2.5 宝黛初见与木石前盟:人生与爱情的悲剧

第二课测验题

第一次单元作业

第三课 刘姥姥进贾府

3.1 概述刘姥姥三进贾府

3.2 一进荣国府 初识王熙凤

3.3 二进荣国府 畅游大观园

3.4 三进荣国府 不忘旧恩人

第三课测验题

第四课 元妃省亲

4.1 概述元春形象的三重身份

4.2 试才题对额极其作用

4.3 元妃省亲:欢乐背后的悲凉

4.4 两种版本的元妃之死

第四课测验题

第二次单元作业

第五课 黛玉葬花

5.1 以花喻人: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

5.2 葬花于土:一抔净土掩风流

5.3 宝黛钗对落花飞絮的态度

5.4 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的呼应

第五课测验题

第六课 宝黛诉肺腑

6.1 概述

6.2 宝黛诉肺腑的直接原因

6.3 宝黛诉肺腑的方式

6.4 诉肺腑后宝黛爱情的发展

第六课测验题

第三次单元作业

第七课 宝玉挨打

7.1 概述

7.2 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

7.3 贾府仕宦地位的隐忧

7.4 贾府主要矛盾的凸显

7.5 贾府家庭教育的思考

第七课测验题

第八课 咏白海棠

8.1 概述

8.2 一、起社定规 宴集诗人

8.3 二、寄兴写情 各抒己志

8.4 三、巧妙结构 再添新人

8.5 四、湘云做东 再咏菊花

第四次单元作业

第八课测验题

第九课 香菱学诗

9.1 香菱形象概述

9.2 香菱三个名字蕴含的坎坷身世

9.3 香菱的三首咏月诗

9.4 香菱形象的意义

第九课测验题

第十课 白雪红梅

10.1 概述

10.2 众儿女的服饰美

10.3 大观园的画面美

10.4 栊翠庵的人情美

10.5 芦雪广的诗意美

第十课测验题

第五次单元作业

第十一课 探春理家

11.1 概述

11.2 身份和才能的错位

11.3 性别和性格的错位

11.4 与王熙凤理家的不同

第十一课测验题

第十二课 群芳夜宴

12.1 概述

12.2 夜宴群芳指哪些人

12.3 占花名 以花喻人

12.4 宴会的自由氛围

12.5 乐极生悲 贾敬之丧

第六次单元作业

第十二课测验题

第十三课 抄检大观园

13.1 概述

13.2 抄检大观园的多重原因

13.3 抄检过程中显示的多重矛盾

13.4 查抄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展现

13.5 查抄大观园象征着理想世界的幻灭

第十三次测验题

第十四课 黛死钗嫁

14.1 概述

14.2 林黛玉之死的艺术必然

14.3 黛玉之死的凄美过程

14.4 黛死钗嫁的艺术效果

14.5 黛死钗嫁的悲剧意蕴

第十四课测验题

第七次单元作业

第十五课 宝玉出家

15.1 概述

15.2 宝玉出家的心路历程

15.3 宝玉出家的多层原因

15.4 宝玉出家的艺术特质

15.5 宝玉出家的三重归宿

15.6 结语

第十五课测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