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改善人类膳食营养结构方面贡献巨大。但大家知道为什么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吃鱼很难,而如今大家都可以吃到新鲜美味的鱼吗?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可以连续35年占据世界第一位?为什么挪威的三文鱼可以享誉全世界吗?这都离不开鱼类育种工作。
品种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产的有效途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的培育是保障水产种业发展,促进我国及世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提高养殖户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那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选育优良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呢?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雌核发育、性别控制等育种技术已经为水产业培育出了许许多多优良的养殖品种。让养殖户们津津乐道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5号,团头鲂“华海1号”,黄颡鱼“全雄1号”,让挪威人引以为豪的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蛋白利用效率高等多个大西洋鲑优良品种,让全世界水产工作者联合起来,协同培育的GIFT罗非鱼,等等。21世纪,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新的育种技术手段正在逐渐运用到鱼类遗传选育中,如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育种等等。那这些育种技术如何能有效的应用到我们水产养殖经济动物中呢?你如果想了解这些技术的奥妙,想掌握这些技术的运用方法,就请加入华中农业大学高泽霞教授主持,王卫民教授、李艳和、刘寒、朱玉蓉、周小云等老师共同讲授的《鱼类育种学》课程。
第一章 绪论
1.1 鱼类育种学概念
1.2 鱼类育种的目标
1.3 我国鱼类育种技术研究概况
第一章绪论单元测验
第二章 引种与驯化
2.1 引种与驯化的内容及其意义
2.2 鱼类引种与驯化的概况
2.3 引种与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引种与驯化单元测试
第三章 选择育种
3.1 选择育种的一般原理
3.2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选择方法
3.3 选择育种的方法
3.4 育种值估计
3.5 鱼类选择育种实例
第三章选择育种单元测验
第四章 杂交育种
4.1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及育种方法(一)
4.2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及育种方法(二)
4.3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及育种方法(三)
4.4 杂种优势的利用
4.5 鱼类的远缘杂交
4.6 杂交种的鉴定和观测
4.7 杂交育种实例
第四章杂交育种单元测验
第五章 诱变育种
5.1 诱变育种的概念
5.2 诱变育种的方法
5.3 诱变后代的鉴定与选育
第六章 多倍体育种
6.1 鱼类多倍体与多倍体育种
6.2 多倍体鱼的种类及其产生机制
6.3 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简史
6.4 多倍体鱼的人工诱导方法
6.5 多倍体鱼类的鉴定
6.6 多倍体鱼的生物学特性
6.7 多倍体鱼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6.8 多倍体鱼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多倍体育种单元测验
第七章 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
7.1 鱼类天然雌核发育
7.2.鱼类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发
7.3.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定
7.4.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性别、生长与发育
7.5.雌核发育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7.6.鱼类的雄核发育
第七章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单元测验
第八章 鱼类性别控制育种
8.1 鱼类性别类型与性别决定
8.2 鱼类的性逆转
8.4 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与应用
8.3 鱼类性别的控制方法
第八章鱼类性别控制育种
第九章 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
9.1 细胞核移植的研究简史
9.2 鱼类的细胞核移植技术
9.3 细胞核移植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第九章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单元测验
第十章 体细胞杂交
10.1 体细胞杂交的定义及其意义
10.2 促使细胞融合的方法及细胞融合的过程
10.3 体细胞杂交在育种中的应用
10.4 鱼类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第十章体细胞杂交单元测验
第十一章 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技术
11.1 转基因研究历史
11.2 转基因技术概述
11.3 鱼类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11.4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历史
11.5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与应用
第十一章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技术单元测验
第十二章 分子育种技术
12.1 分子育种基本理论
12.2 MAS的遗传学基础
12.3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及分子育种选育实例
第十三章 育种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管理
13.1 品种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13.2 育种与环境
13.3 育种实践中的标记技术
13.4 鱼类育种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3.5 品种的提纯与复壮
第十三章育种工作的管理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