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诗经》《老子》《庄子》选粹
品读经典:《诗经》《老子》《庄子》选粹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平台学堂在线
开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
开课教师刘彦彦
学科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15 - 2025/07/22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共分三块,分别是品读《诗经》选粹;品读《老子》选粹;品读《庄子》选粹。由于《诗经》十五国风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因此选择十五国风中的代表作品进行品读,在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不仅介绍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地域文化性格、历史文化背景,还会从经学、理学、文学等不同的角度解读《诗经》,通过对《诗经》“外部”文化的理解来促进学习者对《诗经》的艺术表现与审美意义做出自己的判断,深刻体会到《诗经》中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学习者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品读《老子》选粹,选取《老子》重要的思想观念,通过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分析解读方法,不仅还原其产生的历史语境,而且在品读过程中进行现代意义的解读和阐释,赋予时代高度的现代思想观念的照射,使学习者更加深切的体会老子的人文关怀和老子智慧。品读《庄子》选粹,主要围绕着庄子哲学思想中五大哲思进行品读。通过“庄周梦蝶”引发哲学之问,通过对“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生动形象的剖析品读,最终落入“逍遥游”归结出庄子对绝对自由的人生追求。对《庄子》有代表性的寓言既进行通俗易懂的阐释,又有剖析入微、发人深思的辨析,对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观念都会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启悟的作用。

课程大纲
绪章 诗经篇
诗经篇—前言
第一章 《周南·关雎》
●1.1 “南”的由来
●1.2 “关睢”中的浪漫爱情
●1.3经学阐释与诗歌魅力之尬
第二章 《周南·卷耳》
●2.1品读《卷耳》
●2.2众说纷纭的《卷耳》
第三章 《召南·野有死麕 》
●3.1品读《野有死麕》
●3.2对山野恋歌的曲解
第四章 《邶风·静女》
●4.1《静女》的主旨之辨
●4.2品读巜静女》
●4.3分析《静女》艺术特色
第五章 《邶风 柏舟》
●5.1品读《邶风 柏舟》
●5.2主旨感悟与特色品味
第六章 《鄘风 柏舟》
●6.1矢志不渝的巜柏舟》之恋
●6.2解读巜柏舟》主旨与特色
第七章 《卫风 氓》
●7.1品读女性婚姻的悲歌
●7.2婚前和婚后的反差
●7.3痛定思痛的觉悟
第八章 《诗经·卫风·木瓜》
●8.1品读“永以为好”的《木瓜》
●8.2纷繁的主旨解读
第九章 《诗经·王风·黍离》
●9.1品读《黍离》之悲
●9.2以胜景写哀情
第十章 《诗经·王风·采葛》
●10.1品读缠绵的巜采葛》
●10.2言人人殊的主旨与诗歌特点
第十一章 《诗经·郑风·溱洧》
●11.1巜溱洧》里的民俗风情
●11.2特色与主旨的品读
第十二章 《诗经·秦风·蒹葭》
●12.1豪迈的秦风与卓殊的《蒹葭》
●12.2品读在水一方飘渺的意境
第十三章 《诗经·秦风·无衣》
●13.1尚勇好战的秦人精神
●13.2品读士气昂扬的《秦风·无衣》
第十四章 《诗经·陈风·月出》
●14.1月下曼舞话《月出》
●14.2 “诗无达诂”的丰富想象
第十五章 《 国风 豳风 七月》
●15.1周族的农业文化与历史(上)
●15.2周族的农业文化与历史(下)
●15.3豳地的风土人情
●15.4西周的风俗礼制(上)
●15.5西周的风俗礼制(下)
第十六章 《诗经·大雅·生民》
●16.1后稷神奇的诞生史
●16.2农神的稼穑之道
●16.3周民族的农业文化
第十七章 道德经
●17.1为什么要学道德经
●17.2老子其人
●17.3《道德经》其书(上)
●17.4《道德经》其书(中)
●17.5《道德经》其书(下)
●17.6以无为本
●17.7相反相成(上)
●17.8相反相成(中)
●17.9相反相成(下)
●17.10道法自然
●17.11上善若水(上)
●17.12上善若水(下)
●17.13尊道贵德
●17.14为而不争
第十八章 庄子
●18.1庄子其人
●18.2庄周梦蝶
●18.3大鹏与蓬间雀
●18.4秋水
●18.5齐生死
●18.6庖丁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