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战略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被正式确立以来, 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而且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形成独立分支,作为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它集中研究一个组织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以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最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课程中率先开设;我们国家是在1991年开始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清华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开展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中开设这门课程,后来各个本科管理类专业陆续开始开设此课程。1996年原“国家教委管理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将企业战略管理列为管理类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13门主干课程之一,建议各管理学院、系为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2018年后,战略管理被列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据调查,目前国内大多数管理学院、系都非常重视与发达国家的管理教育接轨,都已将这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确定为管理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2.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应用到多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核心知识点才能够完成综合应用分析和决策制定;战略管理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全面掌握还必须与现实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尤其是中国本土优秀的成功企业和企业家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相关战略分析与制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点较为丰富且自成体系,众多的战略分析工具、战略决策过程和方法,只有应用于实际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家的实际情景之中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样子就需要结合本土企业案例(包括视频资料介绍,也包括本土中小企业家的现场说法)才能够精准掌握和全面应用。
3.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性掌握战略管理思维和思想,熟悉并理解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战略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结合具体企业复杂环境进行战略变革识别、战略决策与执行能力。
4.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本课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注重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根据战略管理教育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或深入企业和市场调研。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和工具、统计资料和数据,分析市场,寻求商机;鼓励学生参与模拟实践、创新创业大赛,考察研究现实的中小企业等,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鼓励学生战略思维,提出战略管理思路,积极培养学生敏锐的战略管理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基本技能。
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理论、知识、方法和工具及其具体应用,对战略管理理论和过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结合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分析、评价。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战略管理概述;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制定;企业战略选择、制定与实施等。
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战略决策与执行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学科和课程基本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企业经营与管理决策实践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3:素质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思维训练和决策管理能力,并力求体现传统管理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结合的特色,具有政治素养、远大理想,培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以及创新创业精神。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思想的先进性、理论的严密性与方法的实用性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具备发现组织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具有潜在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行为能力和素质。
--------《战略管理》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