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英国学者Tony Allan在研究中东水问题时,提出“虚拟水”概念,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首次揭示出消费与贸易行为对区域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2002年,荷兰学者A.Y. Hoekstra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耗,不仅包括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直接用水,也包括间接用水。水足迹概念将人们的生产、消费活动与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联系起来,让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总体消耗和污染最终是与生产、消费产品的类型和数量密不可分的。
虚拟水与水足迹拓宽了我们对水资源的认识范畴,对研究更广的视域下的水资源利用规律具有独特阐释力,促进了水资源管理领域观念以及制度的创新,为区域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战略储备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这是第1门关于虚拟水与水足迹的课程,三位主讲教师通过九个章节、40个知识点,从概念、应用与展望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全面系统阐述虚拟水与水足迹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使同学们能够建立较为全面的虚拟水与水足迹理论方法体系,形成科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