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水与水足迹
虚拟水与水足迹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6
开课时间2024/11/18 - 2025/01/17
课程周期9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993年,英国学者Tony Allan在研究中东水问题时,提出“虚拟水”概念,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首次揭示出消费与贸易行为对区域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2002年,荷兰学者A.Y. Hoekstra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耗,不仅包括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直接用水,也包括间接用水。水足迹概念将人们的生产、消费活动与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联系起来,让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总体消耗和污染最终是与生产、消费产品的类型和数量密不可分的。

       虚拟水与水足迹拓宽了我们对水资源的认识范畴,对研究更广的视域下的水资源利用规律具有独特阐释力,促进了水资源管理领域观念以及制度的创新,为区域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战略储备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这是第1门关于虚拟水与水足迹的课程,三位主讲教师通过九个章节、40个知识点,从概念、应用与展望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全面系统阐述虚拟水与水足迹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使同学们能够建立较为全面的虚拟水与水足迹理论方法体系,形成科学理念。

课程大纲
绪论
1.1课程开设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蓝水、绿水与灰水
2.1水文循环与水资源利用
2.2蓝水的概念及定量表达
2.3绿水的概念及定量表达
2.4灰水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虚拟水
3.1虚拟水与虚拟水流动概述
3.2区域间虚拟水流动量的计算方法
3.3.1虚拟水战略概述
3.3.2我国南北方粮食虚拟水流动
3.3.3典型灌区虚拟水流动评价
水足迹
4.1水足迹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4.2水足迹评价对象与内容
4.3.1水足迹量化方法概述
4.3.2我们一天消耗多少水?
水足迹与农业水管理
5.1农业水足迹概念与科学内涵
5.2.1作物绿水足迹形成过程及量化方法
5.2.2作物蓝水足迹形成过程及量化方法
5.2.3作物灰水足迹形成过程及量化方法
5.2.4区域农业水足迹计算方法
5.3.1河套灌区作物生产水足迹评价
5.3.2黄河流域作物生产水足迹评价
5.3.3全国作物生产水足迹评价
5.3.4全球作物生产水足迹评价
5.4水足迹在农业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水足迹与工业水管理
6.1工业用水特征及工业水足迹
6.2.1工业水足迹量化方法
6.2.2典型工业产品水足迹计算案例
6.3.1基于水足迹的工业用水评价
6.3.2可持续工业水足迹
水足迹与区域水管理
7.1区域水资源配置概述
7.2国民经济与水资源系统的互馈关系
7.3.1区域水足迹可持续评价
7.3.2区域水足迹限额
7.4.1基于虚拟水与水足迹的区域产业布局调整
7.4.2基于虚拟水的区域水资源管理
基于虚拟水与水足迹的全球水管理
8.1水资源全球化配置
8.2基于虚拟水的全球水资源再分配
8.3虚拟水贸易的合理性评价
展望
9.1虚拟水与水足迹理论研究前沿与进展
9.2虚拟水与水足迹领域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