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5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开课教师陈永敢李珍马军杨波张雅剑
学科专业理学生物科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教学内容贴合专业需求,专任教师掌握微生物领域必须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以清晰明了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让您畅游于微生物奇妙世界。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什么是微生物
杨波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杨波
微生物学的五大共性
杨波
原核微生物
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染色
李珍
细菌细胞的构造
李珍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构造
李珍
细菌细胞壁的其他类型
李珍
细菌的繁殖及群体形态
李珍
放线菌
李珍
蓝细菌
李珍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李珍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的概述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李珍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李珍
真核微生物细胞构造——细胞器
李珍
酵母菌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李珍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李珍
霉菌
李珍
真菌的孢子
李珍
蕈菌
李珍
病毒与亚病毒
什么是病毒?
马军
病毒的特点
马军
病毒的分类
马军
病毒的繁殖
马军
病毒与实践
张雅剑
亚病毒
张雅剑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
杨波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杨波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杨波
培养基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杨波
培养基的种类
杨波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化能异养微生物代谢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上)
张雅剑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下)
张雅剑
自养微生物代谢
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张雅剑
自养微生物的碳固定
张雅剑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
张雅剑
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上)
张雅剑
生物固氮(下)
张雅剑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张雅剑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陈永敢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陈永敢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陈永敢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陈永敢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陈永敢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陈永敢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陈永敢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陈永敢
微生物生态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上)
杨波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下)
杨波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杨波
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
杨波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通用分类单元
陈永敢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陈永敢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
陈永敢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陈永敢
传染与免疫
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陈永敢
传染
陈永敢
非特异性免疫
陈永敢
特异性免疫
陈永敢
  • 绪章绪论

    从微生物的基本概念,我们人类与微生物世界认识的历史,从基础讲解微生物。

  • 0.1什么是微生物

    讲解微生物的概念,解释微生物小、简、低的含义,明确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 0.2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微生物难以认识的四个主要原因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 0.3微生物学的五大共性

    举例讲解五大共性的基础是其体积小、面积大的独特体制,由这一个共性就可衍生出其它四个共性。

  •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主要是讲解原核微生物细菌细胞的基本形态、构造、繁殖,以及放线菌、蓝线菌的形态及构造,最后介绍了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基本形态。

  • 1.1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染色

    了解细菌细胞常见的形态、大小,介绍常用的染色方法。

  • 1.2细菌细胞的构造

    一般构造指细菌都具有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特殊构造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具有,一般指糖被、鞭毛、菌毛和芽孢等。

  • 1.3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构造

    G+和G-细胞壁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内含体、核区。

  • 1.4细菌细胞壁的其他类型

    糖被、鞭毛、菌毛和芽孢等。

  • 1.5细菌的繁殖及群体形态

    细菌的繁殖主要为裂殖,少数进行芽殖。

  • 1.6放线菌

    介绍放线菌的形态构造和各种孢子的产生方式并介绍了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由孢子和菌丝两种方式。

  • 1.7蓝细菌

    蓝细菌的细胞形态大体分为5群,蓝细菌的构造与革兰氏阴性菌相似,蓝细菌的几种特化形式。

  • 1.8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本节介绍这3类原核生物的特征。

  •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主要介绍了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2.1真核微生物的概述

    主要是讲解了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都有差别,介绍了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涉及到的方面以及介绍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及功能 。

  • 2.2酵母菌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 2.3霉菌

    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真菌的孢子,霉菌的菌落。

  • 2.4真菌的孢子

    什么是蕈菌,蕈菌菌丝分化。

  • 2.5蕈菌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这两种繁殖方式可以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真菌的孢子特点是小、轻、干、多、形态和色泽多种多样,具有休眠的功能和较强的抗逆性。

  •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

    主要是讲解了病毒的定义,病毒的特性,病毒的繁殖。

  • 3.1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 3.2病毒的特点

    主要介绍了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基因组,分类。

  • 3.3病毒的分类

    主要介绍了巴尔的摩分类系统,以及DNA病毒和RNA的区别。

  • 3.4病毒的繁殖

    讲解了病毒繁殖的过程,主要是吸附、侵入、脱壳、合成、装配、释放。

  • 3.5病毒与实践

    学习掌握病毒与人类实践的关系,病毒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产生效益的过程。

  • 3.6亚病毒

    学习掌握亚病毒的定义,进一步学习亚病毒的五大组成成员。

  •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主要是讲解了微生物的溜达营养要素,它的营养类型以及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选用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培养基的种类。

  • 4.1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主要是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 4.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主要是介绍了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和能源的需要划分的四大营养类型。

  • 4.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就目前对细胞膜结构及其传递系统的研究,认为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有4种方式,即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

  • 4.4培养基

    主要是介绍了培养基的概念,配制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考虑4个原则和四种方法以及培养基的划分依据。

  •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介绍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通过举例详细讲解了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

  • 5.1化能异养微生物代谢

    通过举例讲解了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的途径。

  • 5.2自养微生物代谢

    首先掌握学习生物氧化的定义,具体学习生物氧化,脱氢、递氢和受氢的3个阶段。

  • 5.3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

    首先回顾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定义,学习掌握两用代谢途径、代谢物回补顺序。

  • 5.4生物固氮

    首先学习生物固氮的定义,其次学习掌握固氮微生物的类型。

  • 5.5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了解代谢调节的定义,了解代谢调节的方式。

  •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方法以及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分析了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对于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 6.1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测生长量的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计繁殖数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 6.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主要讲解了微生物同步生长的概念和获得生物同步生长的方法,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

  • 6.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温度、氧气、PH值。

  • 6.4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主要讲解了控制微生物的几个基本概念,高温灭菌的种类以及影响加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高温对培养基成分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止。

  •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讲解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育种。

  • 7.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通过3个经典实验证明了核酸是负载遗传信息真正物质基础,介绍质粒的定义和特点、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分离鉴定及种类。

  • 7.2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介绍了基因突变类型、突变率和突变特点并且利用自发突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诱变剂育种。

  • 7.3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原核生物基因重组方式有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方式有有性杂交和准性杂交。

  • 7.4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介绍了菌种衰退的概念,防止衰退的方法、复壮的方法以及菌种的保藏方法。

  •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微生物生态主要是通过讲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分析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

  • 8.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上)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主要是包含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

  • 8.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下)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 8.3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极少单独存在,大多是多种群聚集在一起,当微生物的不同种类或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出现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内时,它们之间互为环境,相互影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表现出复杂的关系。

  • 8.4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

    通过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和磷素循环为例介绍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

  • 第九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主要是讲解了微生物的分类及奠定方法。

  • 9.1通用分类单元

    分别介绍了七级分类单元以及种的概念,分别定义了学名、亚种、变种、型、菌株的定义。

  • 9.2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分别讲解了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的发展过程与三域学说的提出及发展。

  • 9.3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

    主要内容是《伯杰氏手册》的介绍和提要。

  • 9.4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分为经典鉴定法和现代法,其中经典的鉴定指标包括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生态特征、生活史等,现代方法包括核酸分析、细胞化学成分和数值分类法。

  •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学习掌握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了解什么是传染,传染的途径,掌握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区别。

  • 10.1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了解学习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的类型。

  • 10.2传染

    首先了解学习传染与传染病的关系,学习掌握“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病原体、宿主和环境。

  • 10.3非特异性免疫

    学习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掌握吞噬作用,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因素。

  • 10.4特异性免疫

    学习掌握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什么是微生物

    0.2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0.3 微生物学的五大共性

    视频数3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1.1 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染色

    1.2 细菌细胞的构造

    1.3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构造

    1.4 细菌细胞壁的其他类型

    1.5 细菌的繁殖及群体形态

    1.6 放线菌

    1.7 蓝细菌

    1.8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2.1 真核微生物的概述

    2.2 酵母菌

    2.3 霉菌

    2.4 真菌的孢子

    2.5 蕈菌

    视频数8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病毒与亚病毒

    3.1 什么是病毒?

    3.2 病毒的特点

    3.3 病毒的分类

    3.4 病毒的繁殖

    3.5 病毒与实践

    3.6 亚病毒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4.1 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

    4.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3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4.4 培养基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1 化能异养微生物代谢

    5.2 自养微生物代谢

    5.3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

    5.4 生物固氮

    5.5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视频数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1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6.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6.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6.4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7.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7.2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7.3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7.4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视频数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8.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上)

    8.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下)

    8.3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8.4 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9.1 通用分类单元

    9.2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9.3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

    9.4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视频数4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10.1 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10.2 传染

    10.3 非特异性免疫

    10.4 特异性免疫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