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上)(鲁东大学)
有机化学(上)(鲁东大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3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是认识物质世界的科学,是创造缤纷多彩美好世界的科学,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科学。有机化学是从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迅猛,与多学科广泛交叉渗透,碰撞出了令人惊喜的”火花“,为了人类的健康美好生活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让我们走进有机化学的天地,领悟有机化学的魅力吧!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涵义与特点
刘希光
产生与发展
刘希光
有机结构理论与化学键
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与分子模型
刘刚
价键理论
刘刚
分子轨道理论
刘刚
共振论
刘刚
诱导效应
刘春萍
共轭效应
刘春萍
空间效应与场效应
刘春萍
共价键的键参数、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类型
刘春萍
有机分子结构、构象与对映异构
有机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刘春萍
链状烷烃的构象
刘春萍
环己烷的构象
刘春萍
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手性的判断
刘春萍
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刘春萍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刘春萍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有机物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刘刚
休克尔规则与芳香性
刘刚
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分析
刘刚
有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态理论
刘刚
速率控制与平衡控制
刘刚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与基的名称
刘刚
顺序规则
刘刚
构型命名法
刘刚
烃类化合物的命名
链状烷烃的命名
高太平
环烷烃的命名
高太平
烯烃、炔烃的命名
高太平
芳香烃的分类与命名
高太平
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高太平
醇、酚、醚的分类与命名
高太平
烷烃、烯烃、炔烃的反应及机理
烷烃的性质与机理
烷烃的氧化反应与热裂解反应
高学珍
烷烃的卤代反应
高学珍
烷烃卤代反应机理
高学珍
烯烃的性质与机理
烯烃与卤素的亲电加成反应
徐胜广
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马氏加成
徐胜广
碳正离子重排
徐胜广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和自由基加成反应
徐胜广
烯烃的聚合反应及应用
徐胜广
烯烃的氧化反应
徐胜广
烯烃的还原反应—催化氢化
徐胜广
共轭二烯烃的1,4-亲电加成反应
徐胜广
炔烃的性质与机理
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温全武
炔烃的自由基加成与亲核加成反应
温全武
炔烃的氧化与还原反应
温全武
炔氢的酸性及炔化物的生成
温全武
环烷烃的性质
温全武
芳烃、卤代烃的反应及机理
芳烃的性质与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芳烃的结构分析与亲电取代反应类型
温全武
卤代、硝化与磺化反应
温全武
芳烃的F-C烷基化与酰基化反应
温全武
芳烃的加成与氧化反应
温全武
芳烃亲电取代的定位效应与理论解释(上)
温全武
芳烃亲电取代的定位效应与理论解释(下)
温全武
卤代烃的性质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纪春暖
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纪春暖
SN1和SN2的立体化学
纪春暖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纪春暖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与机理
纪春暖
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
纪春暖
醇、酚、醚的反应及机理
醇的性质与机理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纪春暖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纪春暖
醇与卤化磷和氯化亚砜的反应
纪春暖
醇与含氧酸反应
纪春暖
醇的脱水反应及机理
纪春暖
醇的氧化和脱氢反应、邻位二醇的特征反应
纪春暖
酚的性质
酚羟基的反应
高学珍
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纪春暖,高学珍
醚的性质
醚钅羊 盐的形成与醚键的断裂
高学珍
醚过氧化物的生成
高学珍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紫外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原理与紫外光谱图
高太平
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关系
高太平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的原理与红外光谱图
高学珍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与谱图解析
高学珍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的原理与核磁共振方程
于明武
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
于明武
化学等价和磁等价
于明武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于明武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于明武
质谱
质谱原理与质谱图
于明武
质谱峰的类型与判断
于明武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有机合成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烷烃、烯烃、炔烃的制备
高太平
芳香烃的制备
高太平
卤代烃的制备
高太平
醇的合成
高太平
酚的制备
高太平
醚的制备
高太平
有机合成方法
有机合成的意义、基本要求
刘刚
逆合成法分析-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技巧
金仁成
增长碳链和缩短碳链的方法
金仁成
碳骨架的重排反应
金仁成
碳环的合成
金仁成
选择性控制
金仁成
官能团之间的转换与保护
金仁成
绿色合成原理
高太平
  •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合成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学与生物学、医学、食品、农业、环境等密切相关,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大作用。有机化合物的碳的成键特点使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本章内容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通过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和立体结构、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熟悉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1.1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发展中的自然科学,通过本节学习,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明确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1.2有机结构理论与化学键

    本节内容包含有机化合物 碳的成键特征、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共振论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解释、有机分子中的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空间效应、形成有机物的共价键特征,在反应中的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 1.3有机分子结构、构象与对映异构

    由于有机分子碳的成键特征, 有机分子的结构复杂。有机分子的结构、构型、构象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有机化合物中普遍存在着同分异构和对映异构现象,通过对有机分子结构的分析,建立有机分子的空间立体概念。

  • 1.4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依赖与结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机分子的结构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很大影响。本节通过结构分析树立结构与物理性质、结构与芳香性、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辨证认识。

  • 1.5有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有机反应从始态到终态经历了价键断裂和生成的过程,过渡态理论解释了有机反应的变化过程;在多方向反应中,反应取向取决于反应条件的控制—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

  •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种类数目繁多,有机化合物通常根据碳骨架和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严格的命名原则。本章主要讨论有机化合物基的命名,顺序规则,构型命名以及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烃和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醚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 2.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基的名称、顺序规则和构型命名法。

  • 2.2烃类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数目繁多,其分类方法主要按骨架结构及官能团进行分类。本节学习内容包括链状烷烃、环状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 第三章烷烃、烯烃、炔烃的反应及机理

    本章的内容为烷烃、烯烃、炔烃的反应和机理。烷烃的重要反应为卤代反应,其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卤代的链锁反应机理。烯烃的反应主要为碳碳双键的加成与氧化反应以及受双键影响的邻位氢的取代反应。其重要的反应机理为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炔烃的反应主要为碳碳三键的加成与氧化反应,炔烃的反应。其主要的反应机理为碳碳三键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和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 3.1烷烃的性质与机理

    烷烃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烷烃在一般情况下是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和裂解反应。烷烃与卤素在加热、光照等条件下发生自由基卤代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的机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通过碳自由基进行。

  • 3.2烯烃的性质与机理

    由于碳碳双键的成键特征,烯烃容易发生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与卤素的加成、与氢卤酸的加成、聚合反应、硼氢化反应等和氧化还原反应。其重要的反应机理为亲电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具有共轭加成的特点。

  • 3.3炔烃的性质与机理

    炔烃的碳碳三键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和亲电加成,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炔氢具有酸性且能生成相应的炔化物。

  • 3.4环烷烃的性质

    小环化合物由于其形成了弯曲键,具有很大的角张力,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和催化氢化的开环反应。

  • 第四章芳烃、卤代烃的反应及机理

    本章包括芳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机理。芳香烃的重要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的四种类型,反应机理为经过σ络合物中间体的亲电取代机理。卤代烃的重要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其反应机理主要是SN1和SN2反应机理。另外,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

  • 4.1芳烃的性质与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芳香烃的基本结构为苯环,苯环由于形成离域键而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和氧化,能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磺化、硝化、卤代、付-克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的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定位基的性质不同,对进一步亲电取代的影响不同,芳烃的亲电取代存在有定位效应。

  • 4.2卤代烃的性质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卤代烃由于卤素的影响,使分子具有极性,其典型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的反应等。

  • 第五章醇、酚、醚的反应及机理

    醇、酚、醚都含有C-O单键,本章讨论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习醇的取代与消除反应机理,醚键断裂机理。

  • 5.1醇的性质与机理

    醇的性质包括醇的酸性、与氢卤酸的反应、与含氧酸反应成酯、脱水反应、氧化反应等。邻位二醇既有特殊的性质。

  • 5.2酚的性质

    酚的性质一方面为苯环影响下的酚羟基的反应,一方面是酚羟基影响下的芳环上的反应,两者互相影响,使反应活性发生变化。

  • 5.3醚的性质

    醚的C-O-C键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能生成钅羊盐,弱化C-O键,发生醚键断裂。

  • 第六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四大谱图已成为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重要方法。本章学习有机四谱的基本原理,谱图特征及有机物的谱图解析。

  • 6.1紫外光谱

    简述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原理、紫外光谱与有机分子结构的关系和紫外光谱的应用。

  • 6.2红外光谱

    简述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

  • 6.3核磁共振

    简述核磁共振氢谱的基本原理、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 6.4质谱

    简述质谱的原理,质谱的应用。

  •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有机合成方法

    有机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合成法。对有机合成和绿色有机合成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合成技巧有较深刻的理解。

  • 7.1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本节主要讨论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合成方法。

  • 7.2有机合成方法

    有机合成意义非凡。完成有机合成的基础一是熟练运用有机合成反应,二是具备巧妙的合成技巧。本节主要包括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技巧、有机合成方法及绿色有机合成原理。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1.1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1.2 有机结构理论与化学键

    1.3 有机分子结构、构象与对映异构

    1.4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1.5 有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视频数21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2.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2.2 烃类化合物的命名

    视频数9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烷烃、烯烃、炔烃的反应及机理

    3.1 烷烃的性质与机理

    3.2 烯烃的性质与机理

    3.3 炔烃的性质与机理

    3.4 环烷烃的性质

    视频数1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芳烃、卤代烃的反应及机理

    4.1 芳烃的性质与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4.2 卤代烃的性质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视频数12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醇、酚、醚的反应及机理

    5.1 醇的性质与机理

    5.2 酚的性质

    5.3 醚的性质

    视频数10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6.1 紫外光谱

    6.2 红外光谱

    6.3 核磁共振

    6.4 质谱

    视频数11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有机合成方法

    7.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7.2 有机合成方法

    视频数1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