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强化同学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解服装材料、识别服装材料、选择服装材料、设计服装材料的能力目标。同时引导同学们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起源与新型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为同学们今后从事服装的设计、生产与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0.1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本节将介绍服装的概念、服装材料的概念及其具体分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认识服装材料的不同类别以及纺与织的起源。
-
●0.2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服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服饰也早已超越了御寒保暖的基本需求,成为承载不同民族文化、审美的物质载体。从材料发展的角度来看服装材料的发展也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普通的棉、麻到如今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化学纤维材料,人们对于服装材料的运用已经极为娴熟。从目前材料在服饰发展中的地位来看,材料已经远远走在了服装造型和配色的前面,成为了当前服饰设计的动力和源头,其发展趋势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
自然界中细长的物体很多,通常把长度比直径(直径在几微米或几十微米)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成为纤维。本章将系统介绍服装材料用纤维的分类、基本特征、常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性能、特征以及纤维的鉴别方法。
-
●1.1纤维分类及基本特征
影响纤维外观特征、性能以及品质的因素是纤维的构成特征和纤维的形态特征,本节重点介绍纤维的分类及不同类别纤维的构成特征和形态特征。
-
●1.2常用天然纤维及其性能特征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人类使用天然纤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中国科学技术史记载,我国于4000-5000年前已出现蚕丝及麻类织物,3000年前出现毛布,2000年前出现棉类织物。本节对棉、麻、丝、毛四种常用天然纤维做系统讲解,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天然纤维的起源、发展、性能及特征。
-
●1.3常用化学纤维及其性能特征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可分为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类,本节主要介绍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及其性能特征。
-
●1.4纤维鉴别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产品分析,需要对纺织纤维进行科学鉴别。纤维鉴别包括形态特征鉴别和理化性质鉴别。形态特征鉴别常用显微镜观察法。理化性质鉴别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熔点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等。
-
第二章服装用纱线
纱线是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纤维集合体,是纱和线的统称。本章介绍纱线的基本概念、分类,纱线物理特征的表征指标,花式纱线和特殊纱线的概念、特征及适用服装,分析纱线品质对织物外观及其性能的影响。
-
●2.1纱线的分类及其特征
本节介绍纱线的概念、分类,捻度,捻向的概念和识别,线密度的作用、概念以及其四种具体的表征方法。
-
●2.2复杂纱线
花式纱线是在成纱过程中采用特殊工艺和特种设备对纤维和纱线进行特殊加工而获得的具有特殊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本节介绍花式纱线和特殊纱线的概念、特征及适用服装。
-
●2.3纱线对织物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纱线的结构(捻度、捻向、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 纱线细度等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纱线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从而影响到织物和服装的外观、舒适性、耐用性和保养性。本节分析纱线品质对织物外观及其性能的影响。
-
第三章服装用织物结构及其服用性能
本章介绍织物的概述、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的种类、结构及特征,织物风格的概念及评价,织物的鉴别与分析。
-
●3.1织物概述
本节介绍织物概述及常用机织物和针织物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
●3.2织物组织
本节深入分析织物组织结构特征,组织的类别、特征及其对织物的影响,描述织物特征的织物结构参数。
-
●3.3影响服装外观的织物性能
本节系统解析影响织物性能的因素及其客观表征指标和测试方法。
-
●3.4织物风格的定义与评价
本节介绍织物风格的定义、织物主客观风格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
●3.5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本节介绍非织造织布的结构、特征及产品。
-
●3.6织物的鉴别分析
本节介绍织物正反面的鉴别方法、织物经纬向的确定以及织物原料的鉴别方法。
-
第四章新型服装材料
服装材料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以人为本”,其宗旨将始终围绕着人的健康,舒适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断开发新产品。服装材料向高科技、功能化发展,纺织面料的竞争将成为新型纤维、环保染化料等的竞争。本章系统介绍新型天然纤维服装材料、新型再生纤维服装材料、新型合成纤维服装材料及功能性服装材料。
-
●4.1新型天然纤维服装材料
在天然纤维领域,专家们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前提下,不断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或者开发出新型的纺织用天然纤维,来满足人们对纺织材料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环保性的需求。本节讲述的新型天然纤维服装材料包括天然彩色棉、新型麻纤维、新型毛纤维和蚕丝新面料。
-
●4.2新型再生纤维服装材料
再生纤维属化学纤维范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再生纤维书纤维复转材料层出不穷,本节着重介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两大类别,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涉及Lyocell纤维、Modal(莫代尔)纤维、丽赛(Richcel)纤维和竹纤维;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有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玉米纤维(聚乳酸纤维PLA)。
-
●4.3新型合成纤维服装材料
合成纤维服装材料有强力高、保形性好易洗快干、免烫、易保养、耐用性好、耐化学药品性能好等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常规的合成纤维服装材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研制开发出新型的合成纤维,并结合合理的纱线和织物结构及新型的后整理,开发出新型的合成纤维服装材料,诸如异形纤维、超细纤维、复合纤维、差别化纤维、易染性合成纤维、高性能纤维和纳米纤维等。
-
●4.4功能性服装材料
功能性服装材料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例如安全保健、舒适卫生等功能,其开发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性能,满足人们对自然、舒适、美观、健康的时尚需求。本节重点介绍舒适性服装材料、卫生功能服装材料、医疗保健功能服装面材料和防护性服装材料。
-
第五章服装用毛皮与皮革
毛皮是最古老的天然服装材料之一,本章介绍了毛皮和皮革的概念、分类,分析了典型品种的特征及其适用的服装,毛皮和皮革的质量要求及质量鉴定方法。
-
●5.1毛皮
毛皮又称裘皮、皮草,是鞣制后的动物毛皮(毛被+皮板)。本节系统介绍毛皮的概念和结构,毛皮的品种和特点。
-
●5.2皮革
皮革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皮板。本节介绍皮革的品种、特点和人造皮革
-
●5.3毛皮与皮革的鉴别与保养
本节介绍天然毛皮与人造毛皮的鉴别方法、天然皮革与人造皮革的识别方法以及毛皮与皮革的保养。
-
第六章服装辅料
服装是一个工程,包括设计,制作,其中制作过程分各种环节,最重要一环节就是材料选定,材料中又分面料布匹和其它辅料。这其它辅料我们统称服装辅料,它是除面料外装饰服装和扩展服装功能的必不可少元件。本章介绍辅料的主要种类和作用,分析了衬料、里料、填料、扣紧材料、线料和商标标识及装饰材料等辅料的品种特点、适用的服装、部位和工艺要求,选择原则。
-
●6.1服装衬料
本节介绍衬料和垫料的使用部位和作用,衬料的分类与特点,热熔粘合衬,服装用衬的选择。
-
●6.2服装里料
本节介绍服装里料的作用与种类,常见里料的品种与特性,适用的服装、部位和工艺要求,选择原则。
-
●6.3填料
本节介绍填料的概念、分类、新型填絮料和保暖填絮料的选用;垫料的概念、作用、类别及选用原则。
-
●6.4扣紧材料
本节介绍服装的扣紧材料,钮扣、拉链、服装用的绳带、尼龙搭扣等方面的知识,适用的服装、部位和工艺要求,选择原则。
-
●6.5线料
缝纫线的用料和成本在整件服装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直接影响着缝纫效率、缝制质量和外观品质。本节介绍天然纤维缝纫线、合成纤维缝纫线、混纺缝纫线及新型缝纫线。
-
●6.6商标标识及装饰材料
本节介绍商标标识及装饰辅料的作用、分类与特点。
-
第七章服装面料艺术再造
无论时尚怎样发展与变化,造型、材料与色彩是服装设计永恒的三要素。服装面料是构架人体与服装的桥梁,是服装设计师 使设想物化的重要载体,服装面料的特性能够左右服装的外观和品质。因此,对于服装面料的选用和处理,决定了整个服装设计的效果。本章系统介绍面料艺术再造的概念、发展、方式、方法及灵感来源。
-
●7.1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概念及意义
本节详尽阐述面料艺术再造的概念和内涵,使学生在开展设计工作前能有个清晰的理论认识和明确的工作方向,准确定位设计工作内容,从而调动设计工作积极性。
-
●7.2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现状及趋势
本节介绍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源起、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7.3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原则
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是一个充满综合性思考的艺术创造过程,追求艺术效果的体现是其宗旨,但因其设计主题是人,载体是服装面料,因此再服装面料艺术再造过程中,用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本节介绍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4个原则:体现服装的功能性、体现面料性能和工艺特点、丰富面料表面艺术效果、实现服装的经济效益。
-
●7.4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灵感来源
本节通过正确全面地认识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灵感来源,丰富学生对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设计理念,开拓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设计思维。
-
●7.5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实现方法
本节课介绍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实现方法,结合设计灵感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服装面料再造的设计动手能力,体验使设想物化的过程以及各个实现方法的不同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