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运用工程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山东理工大学
开课教师郭栋肖振谭德荣赵金培
学科专业工学交通运输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于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汽车拓宽了人的活动疆域,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匠心,满足了人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高速高效是汽车产业方向的永恒方向,如何提高汽车的性能并充分发挥汽车的性能,使人民生活空间更加广阔、交往更加便利、思维更加活跃,是课程学习拟达成的目标。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绪言
郭栋
汽车使用条件
郭栋
汽车运行工况
郭栋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郭栋
汽车动力性
汽车动力性概念及评价指标
汽车动力性概念及评价指标(上)
郭栋
汽车动力性概念及评价指标(下)
郭栋
汽车驱动力
郭栋
汽车滚动阻力
郭栋
汽车空气阻力
郭栋
汽车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郭栋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郭栋
汽车功率平衡图
郭栋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郭栋
汽车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
郭栋
汽车循环行驶工况
郭栋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郭栋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郭栋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措施
郭栋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措施
郭栋
汽车制动性
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郭栋
汽车制动过程分析
郭栋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郭栋
制动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
郭栋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郭栋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郭栋
汽车操纵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定义
郭栋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郭栋
轮胎的侧偏特性
郭栋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及影响因素
郭栋
汽车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定义
郭栋
人体对平顺性的反应
郭栋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郭栋
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
郭栋
空间频率谱转换时间频率谱
肖振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肖振
汽车双质量系统的运动方程与振型分析
肖振
汽车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肖振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肖振
汽车通过性
汽车通过性定义
肖振
支撑通过性评价指标
肖振
汽车几何通过性
肖振
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牵引力控制系统在改善汽车动力性中的应用
谭德荣
缸内直喷技术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中的应用
谭德荣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改善汽车制动性中的应用
谭德荣
车身稳定系统在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
谭德荣
主动悬架在改善汽车平顺性中的应用
谭德荣
空气悬架在改善汽车通过性中的应用
谭德荣
  • 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认识汽车单片机

  • 1.1绪言

    汽车单片机原理

  • 1.2汽车使用条件

    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 1.3汽车运行工况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与应用领域

  • 1.4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1.4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 第二章汽车动力性

    单片机工作环境的建立

  • 2.1汽车动力性概念及评价指标

    单片机工作环境的建立

  • 2.2汽车驱动力

    Keil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 2.3汽车滚动阻力

    2.3汽车滚动阻力

  • 2.4汽车空气阻力

    2.4汽车空气阻力

  • 2.5汽车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2.5汽车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 2.6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2.6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 2.7汽车功率平衡图

    2.7汽车功率平衡图

  • 2.8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2.8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和汽车的附着率

  • 第三章汽车燃油经济性

    C语言入门知识

  • 3.1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

    3.1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

  • 3.2汽车循环行驶工况

    3.2汽车循环行驶工况

  • 3.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3.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 3.4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3.4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 3.5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措施

    3.5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措施

  • 3.6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措施

    3.6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措施

  •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

  • 4.1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4.1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 4.2汽车制动过程分析

    4.2汽车制动过程分析

  • 4.3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3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 4.4制动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

    4.4制动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

  • 4.5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5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4.6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4.6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 第五章汽车操纵稳定性

    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

  • 5.1汽车操纵稳定性定义

    5.1汽车操纵稳定性定义

  • 5.2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5.2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 5.3轮胎的侧偏特性

    5.3轮胎的侧偏特性

  • 5.4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及影响因素

    5.4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及影响因素

  • 第六章汽车平顺性

    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 6.1汽车平顺性定义

    6.1汽车平顺性定义

  • 6.2人体对平顺性的反应

    6.2人体对平顺性的反应

  • 6.3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6.3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 6.4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

    6.4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

  • 6.5空间频率谱转换时间频率谱

    6.5空间频率谱转换时间频率谱

  • 6.6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6.6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 6.7汽车双质量系统的运动方程与振型分析

    6.7汽车双质量系统的运动方程与振型分析

  • 6.8汽车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6.8汽车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 6.9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6.9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 第七章汽车通过性

    第七章 汽车通过性

  • 7.1汽车通过性定义

    7.1汽车通过性定义

  • 7.2支撑通过性评价指标

    7.2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

  • 7.3汽车几何通过性

    7.3汽车几何通过性

  • 第八章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八章 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 8.1牵引力控制系统在改善汽车动力性中的应用

    8.1牵引力控制系统在改善汽车动力性中的应用

  • 8.2缸内直喷技术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中的应用

    8.2缸内直喷技术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中的应用

  • 8.3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改善汽车制动性中的应用

    8.3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改善汽车制动性中的应用

  • 8.4车身稳定系统在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

    8.4车身稳定系统在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

  • 8.5主动悬架在改善汽车平顺性中的应用

    主动悬架在改善汽车平顺性中的应用

  • 8.6空气悬架在改善汽车通过性中的应用

    8.6空气悬架在改善汽车通过性中的应用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1.1 绪言

    1.2 汽车使用条件

    1.3 汽车运行工况

    1.4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2.1 汽车动力性概念及评价指标

    2.2 汽车驱动力

    2.3 汽车滚动阻力

    2.4 汽车空气阻力

    2.5 汽车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2.6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2.7 汽车功率平衡图

    2.8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视频数9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

    3.1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

    3.2 汽车循环行驶工况

    3.3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3.4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3.5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措施

    3.6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措施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汽车制动性

    4.1 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4.2 汽车制动过程分析

    4.3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4 制动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

    4.5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6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

    5.1 汽车操纵稳定性定义

    5.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5.3 轮胎的侧偏特性

    5.4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及影响因素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1 汽车平顺性定义

    6.2 人体对平顺性的反应

    6.3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6.4 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

    6.5 空间频率谱转换时间频率谱

    6.6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6.7 汽车双质量系统的运动方程与振型分析

    6.8 汽车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6.9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视频数9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汽车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定义

    7.2 支撑通过性评价指标

    7.3 汽车几何通过性

    视频数3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8.1 牵引力控制系统在改善汽车动力性中的应用

    8.2 缸内直喷技术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中的应用

    8.3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改善汽车制动性中的应用

    8.4 车身稳定系统在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

    8.5 主动悬架在改善汽车平顺性中的应用

    8.6 空气悬架在改善汽车通过性中的应用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