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温州理工学院
开课教师张心谷周一帆
学科专业工学建筑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反映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多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通过系统性地阐述外国建筑发展史,使学生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认识各时代的建筑的特点与意义,加深对建筑学学科特征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张心谷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张心谷
拉布鲁斯特
张心谷
埃菲尔及其铁塔
张心谷
城市规划原理
张心谷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张心谷
霍塔的贡献
张心谷
瓦格纳
张心谷
芝加哥学派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张心谷
詹尼
张心谷
德意志制造联盟
张心谷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张心谷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张心谷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张心谷
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
张心谷
教育家格罗皮乌斯
张心谷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
张心谷
勒·柯布西耶
张心谷
勒·柯布西耶
张心谷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 (上)
张心谷
密斯·凡德罗 (下)
张心谷
赖特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上)
张心谷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下)
张心谷
阿尔瓦·阿尔托
张心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战后的建筑概况
张心谷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张心谷
未来城市——建筑电讯、新陈代谢派
张心谷
高层建筑
张心谷
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张心谷
建筑预制装配的发展
张心谷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理性主义与粗野主义
张心谷
技术精美倾向与雅典主义
张心谷
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张心谷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张心谷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张心谷
杰弗里·巴瓦
张心谷
多西
张心谷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张心谷
路易斯·康
张心谷
贝聿铭
张心谷
约翰·伍重
张心谷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后现代主义
张心谷
新理性主义与新地域主义
张心谷
解构主义
张心谷
库哈斯
张心谷
李伯斯金
张心谷
安藤忠雄
张心谷
卒姆托
张心谷
王澍
张心谷
  •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了解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2)理解当时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3)熟悉城市规划原理

  • 1.1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本节主要介绍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它们的发展历史,具体建筑案例以及代表建筑师。

  • 1.2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本节主要介绍新技术材料的发展历史,各材料、技术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 1.3城市规划原理

    本节主要介绍工业革命之后的城市规划原理,包括巴黎改建、新协和村、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以及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1)了解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2)理解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3)熟悉德意志制造联盟

  • 2.1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起源于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以及起源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还介绍欧洲各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

  • 2.2芝加哥学派

    本节主要介绍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主要理论,以及赖特的草原式住宅的基本特点。

  • 2.3德意志制造联盟

    本节主要介绍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2.4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1)了解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及其流派 (2)理解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3)了解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托的建筑思想

  • 3.1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本节主要介绍战后初期,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建筑设计仍在进行。同时,涌现了坚持探新的流派,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至上主义。

  • 3.2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本节主要介绍现代派诞生的历史、现代建筑设计原则及风格、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各个阶段发展历史。

  • 3.3格罗皮乌斯

    本节主要介绍格罗皮乌斯的生平、包豪斯以及教学理念,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品: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自宅、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 3.4勒·柯布西耶

    本节主要介绍柯布西耶的生平,他的多米诺系统、《走向新建筑》、纯粹主义,以及萨伏伊别墅与新建筑的五点原则。

  • 3.5密斯·凡德罗

    本节主要介绍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拉罗舍住宅、柯布西耶的住宅、工作室、马赛公寓。通过建筑作品,来了解柯布西耶的设计手法与建筑思想。

  • 3.6赖特

    本节主要介绍密斯·凡德罗的生平、他的“少即是多”的建筑思想、早期的里尔住宅与“五个项目”、巴塞罗那德国馆。

  • 3.7阿尔瓦·阿尔托

    本节主要介绍阿尔瓦·阿尔托的生平、建筑人情化设计理念,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如: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维普里图书馆、1939年纽约世博会芬兰馆、玛利亚别墅、卡雷别墅。

  • 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1)了解战后的建筑概况 (2)理解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3)了解未来城市——建筑电讯、新陈代谢派

  • 4.1战后的建筑概况

    本节主要介绍1945年之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以英国、法国、北欧、美国为例介绍当时的建设活动以及建筑理念。

  • 4.2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本节主要介绍1945年之后的城市规划案例,以科技城、副都中心以及新城建设三方面做分别阐述。

  • 4.3未来城市——建筑电讯、新陈代谢派

    本节主要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规划工作者提出了各种未来城市的设想方案。以英国的建筑电讯、美国的富勒、日本的新城代谢派为代表。介绍各自的未来城市方案、建筑特点、设计理念。

  • 4.4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

  • 4.5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 4.6建筑预制装配的发展

    建筑预制装配的发展

  •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1)了解理性主义与粗野主义 (2)理解技术精美倾向与典雅主义 (3)了解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 5.1理性主义与粗野主义

    本节主要介绍理性主义与粗野主义的建筑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品。案例包括理性主义作品:阿姆斯特丹的儿童之家、中央贝赫保险公司大楼;以及粗野主义作品:马赛公寓、亨斯特顿学校、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系大楼、仓敷市厅舍、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 5.2技术精美倾向与雅典主义

    本节主要介绍技术精美倾向与典雅主义的建筑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品。技术精美倾向作品主要以密斯的作品为代表:克朗楼、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以及典雅主义作品: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美国新德里大使馆、纽约林肯中心。

  • 5.3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本节主要介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的建筑特点以及代表作品:伊姆斯住宅、美国空军士官学院教堂、旧金山圣玛丽亚大教堂、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山梨文化会馆、静冈新闻及广播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

  • 5.4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 5.5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 5.6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了解后现代主义 (2)理解新理性主义与新地域主义 (3)了解解构主义

  • 6.1后现代主义

    本节主要介绍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建筑思潮发展历程、几部有影响力的理论巨著,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几个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老年人公寓、圣·约瑟夫喷泉广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波特兰市政厅、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

  • 6.2新理性主义与新地域主义

    本节主要介绍以罗西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建筑,其代表作品:圣·卡塔多公墓、格拉拉公寓、威尼斯双年展水上剧场、博尼芳丹博物馆;新地域主义则是以莫奈奥与路易斯·巴拉干为代表,代表作品:马德里银行大楼、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巴拉干住宅、克里斯特博马厩与艾格斯托姆住宅。

  • 6.3解构主义

    本节主要介绍解构主义的来源以及代表作品:拉维莱特公园、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海牙国立舞剧院、东京札幌餐厅、屋顶加建项目。

  • 6.4库哈斯

    库哈斯

  • 6.5李伯斯金

    李伯斯金

  • 6.6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 6.7卒姆托

    卒姆托

  • 6.8王澍

    王澍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1 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1.2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1.3 城市规划原理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2.1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2.2 芝加哥学派

    2.3 德意志制造联盟

    2.4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3.1 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3.2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3.3 格罗皮乌斯

    3.4 勒·柯布西耶

    3.5 密斯·凡德罗

    3.6 赖特

    3.7 阿尔瓦·阿尔托

    视频数1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4.1 战后的建筑概况

    4.2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4.3 未来城市——建筑电讯、新陈代谢派

    4.4 高层建筑

    4.5 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4.6 建筑预制装配的发展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5.1 理性主义与粗野主义

    5.2 技术精美倾向与雅典主义

    5.3 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5.4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5.5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5.6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视频数1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6.1 后现代主义

    6.2 新理性主义与新地域主义

    6.3 解构主义

    6.4 库哈斯

    6.5 李伯斯金

    6.6 安藤忠雄

    6.7 卒姆托

    6.8 王澍

    视频数8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