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介绍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误差的分类,如何处理带有误差的观测值,测量平差的定义、任务和内容
-
●1.1绪论
介绍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误差的分类,如何处理带有误差的观测值,测量平差的定义、任务和内容
-
第二章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
介绍偶然误差的规律性及其正态分布,介绍衡量精度的指标 方差 中误差 平均误差 或然误差 极限误差 相对误差、方差(阵)、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及其表征
-
●2.1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介绍偶然误差的规律性及其正态分布,介绍衡量精度的指标 方差 中误差 平均误差 或然误差 极限误差 相对误差、方差(阵)、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及其表征
-
●2.2衡量精度的指标
衡量精度的指标
-
第三章协方差传播率及权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
-
●3.1协方差传播率及权
协方差传播率及权
-
●3.2协方差传播率的应用举例
利用协方差传播率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交会定点的精度
-
●3.3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
权的定义、特点及量纲,测量上常用定权方法举例
-
●3.4协因数阵与权阵
协因数、协因数阵、权阵的定义及其关系与举例
-
●3.5协因数传播率
协因数传播率公式的导出及应用(权倒数传播率)
-
●3.6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及其实际应用
如何由不等精度观测值的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如何由双观测值之差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及其算例
-
●3.7系统误差的传播
介绍系统误差与综合方差的概念,系统误差的传播、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的联合传播
-
●3.8综合练习
通过两个算例,巩固协方差传播率及权有关知识的应用
-
第四章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
●4.1测量平差概述
介绍几何模型、必要元素、必要观测(量)、多余观测的概念及其关系,进一步阐述测量平差的任务
-
●4.2函数模型
介绍四种平差函数模型(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区别、形式、特点。
-
●4.3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以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为例介绍函数模型线性化的方法
-
●4.4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四种平差方法具有共同的随机模型,但函数模型不同
-
●4.5参数估计与最小二乘原理
参数估计与最小二乘原理
-
第五章条件平差
条件平差
-
●5.1条件平差原理及算例
推导条件平差原理,介绍条件平差解题步骤
-
●5.2条件方程
介绍条件平差中t的计算,条件方程的类型,测角网条件方程的列立
-
●5.3精度评定
介绍条件平差如何根据随机模型进行精度评定并以算例说明
-
第六章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
●6.1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原理
推导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计算步骤
-
●6.2精度评定
介绍利用协因数传播率推导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有关协因数矩阵和根据随机模型进行精度评定的思路
-
●6.3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示例
以三角网为例,说明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如何平差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
-
第七章间接平差
间接平差
-
●7.1间接平差原理
推导间接平差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计算步骤
-
●7.2误差方程
误差方程
-
●7.3精度评定
精度评定
-
●7.4间接平差特例——直接平差
介绍直接平差原理并通过算例说明其应用
-
●7.5三角网坐标平差
通过三角网坐标平差算例,巩固间接平差原理及精度评定的解题思路
-
●7.6导线网间接平差
导线网间接平差
-
●7.7坐标转换间接平差
坐标转换间接平差
-
●7.8GPS网间接平差
通过GPS网间接平差算例,巩固间接平差模型的理解及应用
-
第八章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
●8.1引例
针对具体事例,讨论如何利用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列方程
-
●8.2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
讲述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
-
第九章概括平差函数模型
概括平差函数模型
-
●9.1基本平差方法的概括函数模型
通过四种基本平差模型的回顾,引出概括平差函数模型
-
●9.2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原理
在最小二乘准则下导出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的法方程及法方程的解
-
●9.3各种平差方法的共性与特性
介绍概括平差往四种基本平差模型转换的思路及特点
-
第十章误差椭圆
误差椭圆
-
●10.1点位中误差及其计算
介绍点位中误差的概念、计算方法
-
●10.2点位任意方向上的位差
介绍点位任意方向上位差的计算公式
-
●10.3基于极值E、F为坐标系的任意方向
基于极值E、F为坐标系的任意方向
-
●10.4误差曲线及误差椭圆
介绍误差曲线及误差椭圆的概念,误差椭圆三要素及其计算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