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课程概述
本章简单介绍了织机及织造技术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了机织物形成与织机装备、织造准备工艺流程、织机的主要机构和目前普遍采用的织机类型。
-
●1.1课程概述(上)
本小节主要简单介绍了机织物形成与织机装备和织造准备工艺流程两部分内容,并距离介绍了桑蚕丝织物、化纤长丝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
-
●1.2课程概述(下)
本小节主要简单介绍了织机的主要机构,包括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和卷取;还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织机类型,包括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和有梭织机。
-
第二章准备工艺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准备工程各工序的基本知识;掌握包括准备设备的机构作用原理、浸渍原理、卷绕原理、加捻原理、定形原理、上浆原理、干燥原理、张力装置作用原理等准备工程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对织造准备工程各工序的工艺设计与管理能力;要求学生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习惯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素质,以及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
●2.1准备工艺流程
本节主要介绍准备工程的作用和目的,以及织造工艺流程制订依据和方法。
-
●2.2络前准备
本节主要介绍原料检验和选用的方法、常用浸渍助剂的基本性能以及掌握桑蚕丝的浸渍原理和浸渍的工艺参数。
-
●2.3络筒、并丝、捻丝、定型
本节主要介绍络丝的作用和工艺要求、筒子的卷绕原理和成形的分析,比较和络丝张力的分析与控制,达到能控制络丝质量的要求;分析并丝的作用和工艺要求;介绍加捻原理及倍捻原理;了解定型的作用,掌握定型原理和定型工艺的控制,达到控制并丝质量的要求。
-
●2.4整经
本节主要介绍整经的作用和高速织造对整经技术的要求,讲解整经工艺计算,了解整经疵点产生原因,达到控制整经质量的要求。
-
●2.5浆丝
本节主要介绍上浆的作用和技术要求,讲解常用粘着剂的性能及应用、浆液的配置以及上浆工艺控制,分析浆丝疵点产生原因,达到控制浆丝质量的要求。
-
●2.6并轴与穿结经
本节主要介绍并轴的作用和技术要求,掌握并轴张力的分析及工艺的控制,了解停经片、综框和筘的作用,掌握穿结经的方法。
-
第三章开口
本章主要介绍梭口的有关基本概念:经位置线、综平时间、开口方式;经丝(纱)在开口过程中的变形、摩擦移动、附加张力;综框运动规律及对织造的影响;凸轮开口、多臂开口和提花开口三大类不同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选择。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位置线的配合原则,综平时间的选择及其对产品质量及丝线断头率的影响,认识电子多臂开口、电子提花开口机构。
-
●3.1开口的方式及选用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三种梭口形式:单梭口、双梭口和多梭口。在单梭口部分介绍了梭口的形成,经位置线、上机线和水平线,梭口的形状,梭口形成的各个时期,梭口形状及开口方式,梭口的清晰度等内容。
-
●3.2开口过程中经丝变形及张力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梭口高度及综框动程,开口过程中经丝拉伸变形的计算,影响经丝拉伸变形的因素和经纱张力测试等内容。
-
●3.3开口运动规律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综框运动角的表示,综框运动角的分配,综平时间,综框运动规律,综框运动规律部分介绍了简谐运动规律,椭圆比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和多项式运动规律。
-
●3.4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工作原理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凸轮开口机构、连杆开口机构和各种开口机构时间的分配。在凸轮开口机构部分介绍了等径凸轮开口机构,共轭凸轮开口机构。
-
●3.5多臂开口工作原理
本小节主要从多臂机的传动、提综升降机构、花纹控制机构、纹板制作与配备和多臂机的运动分析五个方面介绍了机械式多臂机;还介绍了一种新型拉刀拉钩式多臂机,最后介绍了旋转电子多臂机原理及其控制。
-
●3.6提花开口工作原理
本小节主要从机械式提花机和电子提花机两个方面介绍了提花机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四章引纬
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1.引纬运动对织机运转、产品质量、环境、能耗、经济效益等的影响;2.引纬方式、引纬方式的比较与选择;3.剑杆引纬特点及应用、剑杆引纬形式、剑杆引纬原理、剑杆引纬机构与工艺;4.喷气引纬的特点与应用、喷气引纬原理、喷气引纬系统和喷气引纬工艺;5.喷水引纬的特点与应用、喷水引纬原理、喷水引纬系统和喷水引纬工艺;6.片梭引纬特点与应用、片梭引纬系统、片梭引纬原理、片梭引纬工艺参数;7.多相织机的特点与应用、工作原理。8.储纬装置及其工作原理、无梭织造布边的要求与布边装置、引纬性能测试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引纬机构的特点、工作原理、选择原则及引纬工艺。
-
●4.1引纬方式及选择
本小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引纬方式、引纬方式的比较和引纬方式的选择。其中引纬方式的比较主要比较了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和有梭织机的引纬速度,织机生产效率,备件耗损,纬丝回丝率,织物质量、织物适应性、能熬及噪声和看台率等。
-
●4.2喷水引纬
本小节主要从喷水引纬的特点、喷水引纬原理、喷水引纬系统、喷水引纬工艺和典型喷水织机四个方面介绍了喷水织机。
-
●4.3喷气引纬
本小节主要从喷气引纬特点、喷气引纬原理、喷气引纬系统、喷气引纬工艺和典型喷气织机五个方面介绍了喷气织机。
-
●4.4剑杆引纬
本小节主要从剑杆引纬的特点、剑杆引纬形式、剑杆引纬原理、剑杆引纬机构与工艺和典型剑杆织机五个方面介绍了剑杆织机。
-
●4.5片梭引纬
本小节主要从主要从片梭引纬特点、片梭引纬系统、片梭引纬原理和片梭引纬参数四个方面介绍了片梭织机。
-
●4.6储纬装置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储纬装置工作原理和储纬装置。储纬装置部分主要介绍了储纬器、测长储纬器。
-
●4.7布边装置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布边的要求和包括绞边装置、折入边、加捻边和废边在内的布边装置。
-
第五章打纬
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1.四连杆、六连杆打纬机构及其分析;2.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特点及应用;3.打纬与织物形成的关系;4.影响织物形成区的各种因素及相关性;5.打纬运动测试技术与打纬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织物形成区的定义及理论计算公式,共轭凸轮外形曲线的选择对打纬、引纬的影响。
-
●5.1连杆打纬机构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连杆打纬机构中的四连杆打纬机构和六连杆打纬机构。
-
●5.2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工作原理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和共轭凸轮打纬运动规律。
-
第六章送经
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1.上机张力及影响经丝张力周期性变化的因素;2.经缩产生的原因和对织造成本的影响;3.机械式自动调节送经机构、电子式自动调节送经机构、并列双织轴送经机构;自动调节式和积极式送经机构的区别和应用;4.送经与卷取的配合。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动调节式送经机构的工作原理、上机张力的确定原则。
-
●6.1送经方式与选用
本小节简单的介绍了送经的要求及消极式(negative)送经机构、自动调节式(automatic regulating)送经机构和积极式(positive)送经机构。
-
●6.2送经机构工作原理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机械式(mechanical)自动调节送经机构、电子式自动调节送经机构和并列双织轴送经机构。机械式(mechanical)自动调节送经机构部分主要介绍了Hunt式无级变速送经机、Zero-Max型无级变速送经机构和摩擦联轴器式自动调节送经机构。
-
第七章卷取
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1.纬纱在织物中的排列方式、卷取机构分类及其应用;2.机械式积极卷取机构、电子式积极卷取机构与工作原理;3.卷取机构的纬密计算及变换;4.卷取纬档分析与新型纬密调整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卷取机构工作原理、纬密的计算和变换,了解卷曲纬档的分析方法及新型纬密调整器。
-
●7.1卷取方式与应用
本小节主要从消极式和积极式卷取、间歇式和连续式卷取和直接卷取和间接卷取三个角度介绍了卷取方式于应用。
-
●7.2卷取机构工作原理
本小节主要从机械式积极卷取机构和电子式积极卷取机构两个方面介绍了卷取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八章多色纬制织
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1.多色纬制织的应用和分类;2.喷水织机选纬机构与工作原理;3.喷气织机选纬机构与工作原理;4.剑杆织机选纬机构与工作原理;5.片梭织机选纬机构与工作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梭织机选色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
●8.1喷水、喷气织机选纬机构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喷水织机选纬机构和喷气织机选纬机构。
-
●8.2剑杆和片梭织机的选纬机构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机械式选纬机构和电磁式选纬机构等两种剑杆织机选纬机构;介绍了MW1-1混纬织造、2EP(ZSM)双色织造、4SP(VSD)四色织造和4EP(VSQ)四色织造四种片梭织机选纬机构。
-
第九章综合讨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1.织机主要机构工作的配合;2.织造工艺参数的选择,织造参数、上机参数的定义与选择;3.梭口高度、后梁高低、综平时间、上机张力、纬丝张力选择原则;4.织机的理论和实际台时产量和平方米产量的计算;5.织疵种类及减少的措施、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的措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织造上机参数的确定及织机各部分运动的有机配合。
-
●9.1综合讨论
主要介绍如下内容:1.织机主要机构工作的配合;2.织造工艺参数的选择,织造参数、上机参数的定义与选择;3.梭口高度、后梁高低、综平时间、上机张力、纬丝张力选择原则;4.织机的理论和实际台时产量和平方米产量的计算;5.织疵种类及减少的措施、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的措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织造上机参数的确定及织机各部分运动的有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