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
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4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包括包括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其中电路基础主要介绍了电子元器件、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线下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等内容。课程由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讲,具有丰富的课练习题、鲜明的教学案例,讲解深入浅出,请让我们一起进入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的课程学习吧!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电路模型与基本定律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电路及电路模型
张冬至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张冬至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张冬至
电压源与电流源
张冬至
储能元件(一)
张冬至
储能元件(二)
张冬至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张冬至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张冬至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等效概念及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
张冬至
电阻Y-△型连接等效变换
张冬至
电源的等效变换
电源的等效变换(一)
张冬至
电源的等效变换(二)
张冬至
含源支路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张冬至
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
张冬至
电路方程分析法
电路分析的方程法简介
张冬至
支路电流法
张冬至
结点电压法
一般电路的结点电压法
张冬至
特殊电路的结点电压法
张冬至
网孔电流法
一般电路的网孔电流分析法
张冬至
特殊电路的网孔电流分析法
张冬至
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一)
张冬至
叠加定理(二)
张冬至
替代定理
张冬至
戴维宁定理
戴维宁定理(一)
张冬至
戴维宁定理(二)
张冬至
戴维宁定理(三)
张冬至
诺顿定理
张冬至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张冬至
一阶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
暂态与稳态
周兰娟
暂态电路中初始条件的确定
周兰娟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周兰娟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周兰娟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周兰娟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周兰娟
相量法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周兰娟
相量
周兰娟
复数
周兰娟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周兰娟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周兰娟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阻抗及其串并联
周兰娟
一般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周兰娟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功率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一)
周兰娟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二)
周兰娟
功率因数的提高
周兰娟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周兰娟
RLC电路的谐振
周兰娟
三相电路
三相电源
周兰娟
三相负载的联结方式
周兰娟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周兰娟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周兰娟
三相电路的功率
周兰娟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周兰娟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周兰娟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周兰娟
线性网络的复频域模型
周兰娟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周兰娟
  • 第一章电路模型与基本定律

    本章介绍了电路与电路模型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理想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基尔霍夫定律。

  • 1.1电路及电路模型

    电路与电路模型

  •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压、电流 和功率

  • 1.3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定义和欧姆定律

  • 1.4电压源与电流源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 1.5储能元件(一)

    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其串并联

  • 1.6储能元件(二)

    电感元件的伏案关系及其串并联

  • 1.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两种表示形式及其扩展应用

  • 1.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表示形式及其扩展应用

  •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介绍了等效变换的定义及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 2.1电路等效概念及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

    介绍等效概念及电阻串并联等效方法

  • 2.2电阻Y-△型连接等效变换

    电阻Y-△型电路等效变换方法

  • 2.3电源的等效变换

    介绍如何进行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 2.4含源支路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介绍了含源支路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 2.5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

    学习如何求解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

  • 第三章电路方程分析法

    本章介绍几种电路的方程分析法

  • 3.1电路分析的方程法简介

    介绍方程法概念及分类

  • 3.2支路电流法

    介绍支路电流法的方法及步骤

  • 3.3结点电压法

    介绍结点电压概念及该方法的使用步骤

  • 3.4网孔电流法

    介绍网孔电流的概念及该方法的使用步骤

  • 第四章电路定理

    本章介绍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电路分析方法

  • 4.1叠加定理

    介绍了线性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叠加定理

  • 4.2替代定理

    介绍了替代定理的使用方法

  • 4.3戴维宁定理

    介绍了戴维宁定理的内容、步骤及参数求解

  • 4.4诺顿定理

    介绍了诺顿定理的内容、步骤及参数求解

  • 4.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介绍了最大功率传输的应用条件及结论

  • 第五章一阶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

    介绍了一阶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经典法和一阶三要素法

  • 5.1暂态与稳态

    介绍了什么是暂态,暂态与稳态的差别

  • 5.2暂态电路中初始条件的确定

    介绍了换路定则及暂态电路中各个电压、电流初始条件的确定

  • 5.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介绍了用经典法分析求解一阶RC电路和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5.4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介绍了用经典法分析求解一阶RC电路和一阶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 5.5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介绍了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概念与分析

  • 5.6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介绍了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及三要素的求解

  • 第六章相量法

    本章介绍了如何使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并给出了电路元件的相量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 6.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介绍了正弦交流电的三个基本要素

  • 6.2相量

    介绍了相量定义,说明如何用复数表示正弦量

  • 6.3复数

    介绍了复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 6.4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给出了交流电路中电路元件的相量模型。

  • 6.5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介绍了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 第七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介绍了交流电路的阻抗及其串并联关系,并介绍了如何使用相量式法和相量图法分析一般交流电路。介绍了交流电路中的各个功率概念,并给出了功率因数提高的办法。介绍了RLC电路的频率特性及谐振发生的条件。

  • 7.1阻抗及其串并联

    介绍了阻抗、导纳及阻抗的串并联等效。

  • 7.2一般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介绍了如何使用相量式法和相量图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 7.3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功率

    介绍了正弦交流电路的各种功率概念及求解方法。

  • 7.4功率因数的提高

    介绍了功率因数低的损害,并提出了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 7.5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介绍了RLC电路的频率特性。

  • 7.6RLC电路的谐振

    介绍了RLC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及应用。

  • 第八章三相电路

    介绍了三相电路的电源、负载联结形式及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求解和测量。

  • 8.1三相电源

    介绍了三相电源中相线电压的关系。

  • 8.2三相负载的联结方式

    介绍了三相负载的联结形式。

  • 8.3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介绍了如何分析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 8.4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介绍了如何分析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 8.5三相电路的功率

    介绍了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和测量问题。

  • 第九章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基本性质和部分分式展开,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反变换进行线性网络的复频域分析。

  • 9.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 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 9.3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 9.4线性网络的复频域模型

    介绍了线性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

  • 9.5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介绍了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电路模型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4 电压源与电流源

    1.5 储能元件(一)

    1.6 储能元件(二)

    1.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8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电路等效概念及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

    2.2 电阻Y-△型连接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等效变换

    2.4 含源支路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2.5 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电路方程分析法

    3.1 电路分析的方程法简介

    3.2 支路电流法

    3.3 结点电压法

    3.4 网孔电流法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

    4.4 诺顿定理

    4.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视频数8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一阶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暂态与稳态

    5.2 暂态电路中初始条件的确定

    5.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5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5.6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相量法

    6.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6.2 相量

    6.3 复数

    6.4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6.5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1 阻抗及其串并联

    7.2 一般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7.3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功率

    7.4 功率因数的提高

    7.5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7.6 RLC电路的谐振

    视频数7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三相电路

    8.1 三相电源

    8.2 三相负载的联结方式

    8.3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8.4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8.5 三相电路的功率

    视频数5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9.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9.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9.3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9.4 线性网络的复频域模型

    9.5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