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与中国
日本作家与中国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1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上海海洋大学
开课教师齐珮
学科专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日本作家与中国》主要以日本文学史的重要时期为序,梳理各重要代表作家和优秀作品以日本文学史的重要时期为序,梳理各重要代表作家和优秀作品。主要介绍明治、大正、昭和、平成时期的10为作家与中国的关系,包括:夏目漱石、佐藤春夫、中岛敦以及村上春树等。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概论
齐珮
“中国情趣”热潮
齐珮
大正文人的上海体验
永井荷风的江南巡礼
齐珮
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趣味
齐珮
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批判
齐珮
由“中国情趣”热管窥近代日本社会
齐珮
明治时期
森鸥外与中国文学
森鸥外的中国文学趣味——《舞女》(上)
齐珮
森鸥外的中国文学趣味——《舞女》(下)
齐珮
森鸥外的中国文学趣味——《雁》
齐珮
森鸥外的历史小说(上)——《鱼玄机》
齐珮
森鸥外的历史小说(下)——《寒山拾得》
齐珮
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思想观的影响(上) —— 儒家入世思想
齐珮
中国传统思想观的影响(中) —— 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齐珮
中国传统思想观的影响(下) —— 禅宗超越痛苦思想
齐珮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云的应用
齐珮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山的应用
齐珮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花的应用
齐珮
表现形式的模仿
齐珮
创作手法的借鉴
齐珮
夏目漱石汉诗文的意义与价值(上)
齐珮
夏目漱石汉诗文的意义与价值(下)
齐珮
中国传统诗文对夏目漱石创作的影响
齐珮
大正时期
永井荷风与中国文学
永井荷风的思想历程
齐珮
永井荷风的西洋体验
齐珮
近代文明批判(上)
齐珮
近代文明批判(下)
齐珮
永井荷风的江户趣味(上)
齐珮
永井荷风的江户趣味(中)
齐珮
永井荷风的江户趣味(下)
齐珮
思想化的花柳小说
齐珮
风俗化的花柳小说
齐珮
江户趣味与王次回的香奁诗(上)
齐珮
江户趣味与王次回的香奁诗(下)
齐珮
永井荷风颓废的历史文化意识
齐珮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
谷崎的“中国趣味”及其成因
齐珮
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解析
齐珮
佐藤春夫与中国文学
佐藤春夫的中国之旅
齐珮
《星》与中国民间传说“陈三五娘”
齐珮
佐藤春夫的亚洲言说
齐珮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
“翻案小说”的精神机制
齐珮
“翻案小说”中的常态与变量
齐珮
“翻案小说”的互文性
齐珮
昭和时期
横光利一与中国文学
横光利一对“五四运动”的误读
齐珮
横光利一对工人形象的扭曲
齐珮
武田泰淳与中国文学
武田泰淳的中国情结概述
齐珮
武田泰淳的中国情结分析
齐珮
中岛敦与中国文学
中岛敦的中国题材作品(上)
齐珮
中岛敦的中国题材作品(下)
齐珮
中岛敦文学创作的精神机制(上)
齐珮
中岛敦文学创作的精神机制(下)
齐珮
东西文化碰撞下的中岛敦
齐珮
平成时期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中国印象
齐珮
村上春树的中国之旅
齐珮
结语
日本的亚洲论述与当下思想课题
日本能否轻装“入海”
齐珮
东南亚之地域化研究
齐珮
东南亚之历史化研究
齐珮
东南亚地域秩序的重建
齐珮
精致的日本国家主义论
齐珮
  • 第一章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

    《日本作家与中国》这门课是要探讨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命题,从这个命题的梳理、讲解和分析当中,从中可以建构一个近代日本文人的中国观。
    在日本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大正时期出现了“中国情趣”的热潮。在当时闭塞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东西文化和思想的冲突,近代日本知识分子陷入苦闷彷徨中,于是到中国上海旅行成为他们追求梦想、宣泄感情的手段。

  • 1.1概论

    本节课是采取了一个逆向的透视法,通过日本人对待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态度还有认识,反观近代日本社会来透视日本在近代化过程当中所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

  • 1.2“中国情趣”热潮

    在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20年代在这个期间里日本国内出现了中国情趣的热潮。尤其是在大正时期的日本文化界,“中国情趣”作为一个话题,在当时的报纸、杂志受到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几乎所有的文人和画家都曾经到过中国旅行,并且留下了大量的游记和以中国题材为中心创作的作品群。

  • 1.3大正文人的上海体验

    接下来课程就以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为代表来依次解释一下上海在他们心目中,在他们的创作当中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 1.4由“中国情趣”热管窥近代日本社会

    日本作家的“上海体验”或者说“中国情趣”在近代与日本文人的感情上思想上存在着契合,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关系。本节课主要讲述为什么其原因。

  • 第二章明治时期

    明治作为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公元1868年--1912年日本使用此年号,共计四十五年。
     明治天皇在位期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维新的主要成果是日本近代工业迅速崛起。日本从此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并使日本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 2.1森鸥外与中国文学

    本节主要讲森鸥外与中国文学,森鸥外是明治时期的文学家,他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的深刻。他出生于津和野藩的藩主龟井家的典医世家,作为医师来说,是当时最优秀的文化人,后来去德国留学,通过德文又遍读了包括古希腊、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等从古至今的西方古典名著。将东西方文化融于一身的鸥外,会对中国文化有其特殊的理解。

  • 2.2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学

    关于夏目漱石汉诗文与中国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夏目漱石自幼热爱汉学,在他的汉诗文的创作当中,他有意或者是无意地接受了汉学的影响,在他的汉诗文作品当中,能发现许多中国元素的痕迹。

  • 第三章大正时期

    大正时代时间为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大正时代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大正时代是政党政治活跃的黄金时代。该时代的根本特征是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本章主要介绍大正时期的四位作家: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及芥川龙之介

  • 3.1永井荷风与中国文学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一个先达,但是,无论从当时文坛对他的接受程度来看,还是从后世的评论者对他的认识来看,荷风文学的本质并不能够仅仅用这一句话就简单地概括完事。荷风通往艺术的象牙塔之路是十分曲折的,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之中,他的每一次的转变都招致了文坛的各种误解。

  • 3.2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

    谷崎润一郎,他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唯美派的代表作家。他因为早期创作的《麒麟》《少年》等作品受到了永井荷风的推荐登上了文坛。他的创作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年代,在其长达55年的创作生涯当中先后形成了注重官能美和日本传统美的两种创作风格。在谷崎润一郎的文学创作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那就是中国元素对他的创作的影响。

  • 3.3佐藤春夫与中国文学

    这一讲通过爬梳他的中国题材作品的创作经历,去追索对佐藤春夫的中国观具有承启意义的一篇短篇小说叫做《星》。从文学史的角度来探讨这篇作品,并且结合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这个命题,通过这篇作品来把握近代日本的亚洲想象的建构过程。

  • 3.4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

    中国学者王晓平先生评价芥川龙之介说“他是旧日本人与自己真正理解的汉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极大裂痕之时的最后一代人了”。芥川始终都保持着自己对中国的浪漫主义想象。即使在明治维新之后,中国由现代性国家急速的跌落为前现代或者叫做反现代的国家,日本抛弃了对中国的学习和模仿,“脱亚入欧”成为日本寻求现代化的新路径之后,芥川仍旧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编织着自己的“中国情结”,将中国文化作为寻找个体精神家园和诗意存在的最后的栖居地。

  • 第四章昭和时期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昭和年号取自《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昭和时期是日本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合共64年;但由于开始时是年底,终结时是年初,所以若严格计算,则为62年又2周。

  • 4.1横光利一与中国文学

    本节主要讲解横光利一的中国观主要以他的小说《上海》为例来阐述横光利一的中国观是具有如何的特征。

  • 4.2武田泰淳与中国文学

    本节我们要把目光做一个转换,在前几节,我们一直围绕着 日本的明治和大正时期的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的问题在进行讲解。
    在这一节,我们要把目光转换到了中日关系最为特别和紧张的昭和时期。在这一个时期里面有一个很特别的作家叫做武田泰淳。在这一节我们主要讲的就是武田泰淳与中国以及中国文学的关系。

  • 4.3 中岛敦与中国文学

    谈到与中国文学有密切关系的日本作家,在这其中卓有成就而又未被中国读者所充分认识的,号称“小芥川”的中岛敦是值得一提的。
    中岛取材于中国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为素材而创作的作品有《山月记》、《我的西游记》、《盈虚》、《牛人》、《名人传》、《弟子》、《李陵》等等。其中《山月记》、《名人传》、《弟子》、《李陵》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第五章平成时期

    平成时期主要讲解一位日本作家——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村上春树。村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我而言,‘中国’不是想写而刻意去想象,‘中国’是我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记号’。 ”反之,村上对于热爱文学的中国年轻人也是一种印记。

  • 5.1村上春树

    这一节我们来了解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日本的现代作家村上春树,村上春树作为日本乃至全球著名的作家,先后创作出了 12 部长篇小说, 这些小说当中或多或少的都提到了中国,中国的人、中国的事。

  • 第六章结语

    本次课程我们主要围绕的是日本的亚洲论述和当下的思想课题这样的一个话题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白石隆的《海洋帝国如何思考亚洲》这一本书为线索来介绍一下日本的当今的亚洲论述以及中日两国关系。

  • 6.1日本的亚洲论述与当下思想课题

    白石隆的这本《海洋帝国——如何思考亚洲》这本书剖析了日本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于当下的日本海洋文明论的实质。它采用了精致的包装来解释了日本的国家主义问题,仍然处理的是以中日两国关系为核心的亚洲地域秩序问题。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

    1.1 概论

    1.2 “中国情趣”热潮

    1.3 大正文人的上海体验

    1.4 由“中国情趣”热管窥近代日本社会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明治时期

    2.1 森鸥外与中国文学

    2.2 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学

    视频数1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大正时期

    3.1 永井荷风与中国文学

    3.2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

    3.3 佐藤春夫与中国文学

    3.4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

    视频数20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昭和时期

    4.1 横光利一与中国文学

    4.2 武田泰淳与中国文学

    4.3 中岛敦与中国文学

    视频数9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平成时期

    5.1 村上春树

    视频数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结语

    6.1 日本的亚洲论述与当下思想课题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