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教师教育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构建良好的专业底蕴从中外教育史开始。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官学的衰废和私学的兴起
程凤农
孔丘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思想
董吉贺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张献华
战国时期的教育
墨家的教育思想
王元凯,程凤农
孟轲的教育思想之“性善论”
张献华
《学记》及其教育思想
程凤农
秦汉时期的教育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程凤农
贾谊的教育思想之“论胎教”
张献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颜之推论教育
董吉贺
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的科举考试
程凤农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宋代的书院制度
李云鹏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陈鹏飞
苏湖教学法
王录平
明朝的教育
明朝的文教政策
程凤农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淑芹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清代科举制度
李云鹏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壬子癸丑学制
王录平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张献华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
王淑芹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教育的起源和史前教育
王淑芹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王淑芹
古希腊的教育
古风时代的教育
王淑芹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
董吉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陈鹏飞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王录平
古罗马的教育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王淑芹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基督教教育
张献华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李云鹏
中世纪大学的特征
李云鹏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
程凤农
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王录平
分科教学
王录平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王淑芹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思想
程凤农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儿童管理的思想
程凤农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幼儿园教育理论
张献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
程凤农
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王淑芹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论什么是教育
董吉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
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王元凯
赞科夫的教育实验及其发展性教学理论
王元凯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王元凯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上)
程凤农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下)
程凤农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思潮
程凤农
  • 第一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奴隶制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先后约1600年,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可概括为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 1.1官学的衰废和私学的兴起

    官学衰废,私学兴起是春秋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特征。

  • 1.2孔丘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思想

    培养的才兼备的君子

  • 1.3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 第二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是春秋时期教育的延续并达到鼎盛

  • 2.1墨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教育脱胎于六艺教育,却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显示出特色

  • 2.2孟轲的教育思想之“性善论”

    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

  • 2.3《学记》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文化教育政策的演变和实施

  • 3.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论人性和善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3.2贾谊的教育思想之“论胎教”

    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是最早较为完整地提出"胎教"思想的人.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主要王朝学校教育的发展

  • 4.1颜之推论教育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包含颜之推在儿童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真知灼见。

  •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文教政策、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及中外教育交流

  • 5.1隋唐的科举考试

    产生、发展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 第六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宋朝书院的发展,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宋元时期的蒙学等。

  • 6.1宋代的书院制度

    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

  • 6.2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最负盛名的大教育家。

  • 6.3苏湖教学法

    “苏湖教学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993-1059年))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

  • 第七章明朝的教育

    文教政策、官学制度、科举制度及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 7.1明朝的文教政策

    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 7.2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反映了其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 第八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文教政策、官学制度、书院、科举制度等

  • 8.1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是国家人才选拔的根本制度。

  • 第九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壬子癸丑学制及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 9.1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校系统。

  • 9.2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 第十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管理措施等。

  • 10.1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 第十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希伯来的教育

  • 11.1教育的起源和史前教育

    教育的起源,bai主要是4个起源学说,主张和代表du人物。其中着重3个学说

    1.生物zhi起源dao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 11.2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古希伯来教育是希伯来人崇信耶和华为唯一上帝。其信念是:“敬畏上帝是智慧之始,是知识之始,是荣誉、是光荣、是偷快、是欢乐的王冠”。其教育特点是将信神置于求知之上。

  • 第十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 12.1古风时代的教育

    希腊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通常分为一下四个阶段: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古风时代,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的时期,又称早期教育。古典时代,黄金时期。希腊化时期,希腊文明向外传播的时期。

  • 第十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 13.1苏格拉底方法

    既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其教学方法。

  • 13.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一件大事。

  • 13.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以柏拉图的哲学、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理论。

  • 第十四章古罗马的教育

    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教育,基督教的兴起及早期基督教会的教育活动、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 14.1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公元一世纪,昆体良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班上的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

  • 第十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基督教教育、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 15.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十分重视教育,早期基督教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种族背景的人都一视同仁,男女平等接受教育。中世纪的教育主要在宗教或政治层面,重视教会领袖与神职人员的训练超过普通个人

  • 15.2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基础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 15.3中世纪大学的特征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 第十六章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著作与世界观;教育目的、作用和普及教育、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论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论教育与教学管理

  • 16.1泛智教育

    泛智教育就是将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无所不包的艺术。

  • 16.2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及的“原则”很多,其中的教学原则多达37条。

  • 16.3分科教学

    按照夸美纽斯的理想,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应具备博学、德行和虔信三种品质。按照其泛智思想,博学又指知识周全、行动熟练,并能用优美语言表达其知识和行动。与此相适应,夸美纽斯提出了五种学科的教学法,即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语文教学法、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灌输虔信的方法......

  • 第十七章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实施、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等。

  • 17.1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

  • 第十八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 18.1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思想

    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他的教育学体系的重心是关于和谐发展的要素教育的理论,而这一理论又体现在他的初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

  • 第十九章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等。

  • 19.1赫尔巴特儿童管理的思想

    赫尔巴特认为,父母、国家或其他权威的社会机构才应该是真正的儿童管理者。但由于管理与训育相通,都是为了让儿童服从社会秩序,管理也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应该承担管理儿童的职责。

  • 第二十章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论学校教育等。

  • 20.1幼儿园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幼儿园课程等。

  • 第二十一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学校”与“劳作学校”理论。

  • 21.1新教育运动

    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

  • 第二十二章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论幼儿的发展、论自由、纪律与工作、幼儿教育的内容

  • 22.1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蒙台梭利是新教育运动中著名的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探讨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 第二十三章杜威的教育思想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材;思维与教学方法、道德教育等。

  • 23.1杜威论什么是教育

    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剌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

  • 第二十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

    二战后苏联教育的恢复与发展、50-80年代苏联的教育改革;凯洛夫、赞科夫、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俄罗斯联邦的教育。

  • 24.1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教学论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主要讨论了教学过程问题以及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的检查和评定等问题。

  • 24.2赞科夫的教育实验及其发展性教学理论

    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一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不仅包括智力的发展,而且包括学生情感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发展、性格的发展、身体发展、思想道德的发展等儿童个性所有方面。赞可夫教学理论的根本思想就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 24.3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

  • 第二十五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和实践

  • 25.1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上)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主要是解决就业与升学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就业,促进就业,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

  • 25.2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下)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主要是解决就业与升学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就业,促进就业,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

  • 第二十六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教育分支、新传统教育派、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等

  • 26.1终身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1 官学的衰废和私学的兴起

    1.2 孔丘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思想

    1.3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2.1 墨家的教育思想

    2.2 孟轲的教育思想之“性善论”

    2.3 《学记》及其教育思想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3.1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3.2 贾谊的教育思想之“论胎教”

    视频数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4.1 颜之推论教育

    视频数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5.1 隋唐的科举考试

    视频数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6.1 宋代的书院制度

    6.2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6.3 苏湖教学法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明朝的教育

    7.1 明朝的文教政策

    7.2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8.1 清代科举制度

    视频数1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9.1 壬子癸丑学制

    9.2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视频数2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0.1 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

    视频数1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1.1 教育的起源和史前教育

    11.2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视频数2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12.1 古风时代的教育

    视频数1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3.1 苏格拉底方法

    13.2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3.3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视频数3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14.1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视频数1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5.1 基督教教育

    15.2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15.3 中世纪大学的特征

    视频数3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16.1 泛智教育

    16.2 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6.3 分科教学

    视频数3
  • 第十七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七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17.1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视频数1
  • 第十八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八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18.1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思想

    视频数1
  • 第十九章  作业测试
    第十九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9.1 赫尔巴特儿童管理的思想

    视频数1
  • 第二十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0.1 幼儿园教育理论

    视频数1
  • 第二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一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21.1 新教育运动

    视频数1
  • 第二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二章 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22.1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视频数1
  • 第二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23.1 杜威论什么是教育

    视频数1
  • 第二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

    24.1 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24.2 赞科夫的教育实验及其发展性教学理论

    24.3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视频数3
  • 第二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五章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25.1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上)

    25.2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下)

    视频数2
  • 第二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六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26.1 终身教育思潮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