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艺术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3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宁波大学
开课教师廖松清王蕾王金旋
学科专业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该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是一门人文科学板块方法经验与技能型的素质类课程。针对选课学生重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的前提下,该课程通过对中国各类型的概述,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感性认识;通过对各类型音乐的欣赏和部分片段的学唱,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的同时,培养其懂得如何把握不同类型的中国音乐的风格及其音乐特色。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民歌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民歌概览
廖松清
花开四季——民歌的题材上
廖松清
花开四季——民歌的题材下
廖松清
民歌的功能上
廖松清
民歌的功能下
廖松清
马灯调的故事
廖松清
曲艺
曲艺音乐概览
廖松清
曲艺音乐的类别
廖松清
京腔京韵,京韵大鼓
廖松清
苏州评弹,可以听的江南风情
廖松清
“九腔十八调”——陕北说书
廖松清
“文”与“野”——四明南词与宁波走书
廖松清
乐器与器乐
器乐音乐的发展概览
廖松清
文人与古琴
廖松清
文人为何爱古琴
廖松清
古琴与养生
王蕾
中国鼓
王金旋
琵琶的前世今生
王金旋
江南丝竹
廖松清
浙江吹打乐
廖松清
从文字谱到工尺谱——记谱法
廖松清
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与养生
王蕾
戏曲
戏曲的历史概览
廖松清
汤显祖与牡丹亭
廖松清
国之精粹——京剧
廖松清
“无丑不成戏”——丑角
廖松清
西北大地的奇葩——秦腔
廖松清
遍地开花的花鼓戏
廖松清
甬剧双城记
廖松清
“三吾文化”与祁剧
廖松清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何为?
廖松清
夜上海——内地流行音乐
廖松清
三足鼎立的香港流行音乐
廖松清
港剧里的流行音乐
廖松清
台湾流行音乐里的那人那歌
廖松清
台湾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廖松清
  • 第一章民歌

    民歌,宛若一条长长的线,串起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各个种类,也串起来中国大众审美的链条。本章从民歌的历史,到民歌的题材及功能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最后一节立足本土,对当地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进行了梳理。

  • 1.1民歌概览

    对民歌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梳理,结合音视频展现了一幅民歌的历史画卷。

  • 1.2花开四季——民歌的题材上

    民歌的抒情是直接透彻的。来自于对生活最直接的感慨,顺着心意,唱成曲调,是最直白的抒情。围绕民歌的题材花、开、四季这三个主题,展开对民歌的认识。

  • 1.3花开四季——民歌的题材下

    民歌的抒情是直接透彻的。来自于对生活最直接的感慨,顺着心意,唱成曲调,是最直白的抒情。围绕民歌的题材花、开、四季这三个主题,展开对民歌的认识。

  • 1.4民歌的功能上

    传统社会时期,民歌是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节是对民歌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进行介绍。

  • 1.5民歌的功能下

    传统社会时期,民歌是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节是对民歌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进行介绍。

  • 1.6马灯调的故事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吉庆喜事,宁波各地的“跑马灯”活动便热闹起来,奏起来、舞起来、唱起来,吹吹打打唱唱跳跳,一派欢乐祥和、生机勃勃的气氛。“宁波马灯调”不仅成为宁波传统文化的一种丰厚积淀,更成为宁波人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 第二章曲艺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章对曲艺的历史、类别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之后从南到北,对不同地域的曲艺品种再做介绍。

  • 2.1曲艺音乐概览

    什么是曲艺?它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呢?本节从曲艺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

  • 2.2曲艺音乐的类别

    依据唱腔在各地域的流行,以音乐为主要特征,我们将曲艺音乐分为鼓词类、弹词类、琴书类、道情类和牌子曲类。本节就会一一对其代表性的曲种做一概览。

  • 2.3京腔京韵,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一种在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拥有众多观众的曲艺品种。本节将通过两位代表人物刘宝全、骆玉笙的从艺经历、代表作品,带领同学们领略该曲种的风格特点。

  • 2.4苏州评弹,可以听的江南风情

    苏州人为什么爱听评弹?本节从评弹的音乐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结合苏州园林的视觉体验,让学生感受苏州评弹的独特魅力。

  • 2.5“九腔十八调”——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本节从陕北说书所用的乐器、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来介绍这个曲种。

  • 2.6“文”与“野”——四明南词与宁波走书

    本节从历史到代表人物来介绍宁波的两种曲艺品种,一文一野,四明南词和宁波走书。

  • 第三章乐器与器乐

    与以往的分类略有不同,此章的内容包含了乐器和器乐品种两个大的分类。乐器以古琴、琵琶、鼓作为对象,从历史到养生,都进行了一番解读。器乐的部分以江南一带的江南丝竹和浙江吹打乐为例,融入了主讲教师的研究成果。最后一节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我国的工尺谱发展历程。

  • 3.1器乐音乐的发展概览

    我国的民族乐器、器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本节从最早的出土乐器讲到20世纪,梳理了器乐的历史脉络。

  • 3.2文人与古琴

    在古代,琴被视为乐器之君,能匡正不正的行为。这一节我们将从古琴与历史上的著名文人的故事和作品来看文人与古琴千丝万缕的联系。

  • 3.3文人为何爱古琴

    为什么我们会将古琴于文人结合在一起?为何文人会如此钟爱古琴?本节将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并通过几首代表作品来一一讲解。

  • 3.4古琴与养生

    古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又是如何促进人的养生的呢?本节将会为你揭晓

  • 3.5中国鼓

    鼓类乐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它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本节将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现。

  • 3.6琵琶的前世今生

    琵琶起端于丝绸之路上古老的乐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有三种形式,分别是阮咸、曲项琵琶和五弦直项琵琶。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发展和变化的呢?本节将会一一告诉你。

  • 3.7江南丝竹

    通过江南丝竹的历史及三首乐曲的片段的欣赏,我们能感觉到江南丝竹“你繁我简、你进我让、你停我进、你高我低”的美学追求和中和包容的精神内涵,我们欣赏江南丝竹,她的婉约,她的轻盈,她的优雅,她的活泼……弦外之音中所积淀的更是华夏文明的精神和我们需要传承的。

  • 3.8浙江吹打乐

    浙江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创造了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既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同样值得珍视的音乐文化。十番是明末以来流行于江南民间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本节将对遂昌昆曲十番、鼓亭锣鼓、梅花锣鼓做一阐释。

  • 3.9从文字谱到工尺谱——记谱法

    中国的乐谱是何时出现?从文字谱到工尺谱,中国的乐谱经历了哪些变化,他们又有什么特点?本节就会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 3.10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与养生

    听音乐可以养生?可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有这样的效果吗?本节课中,老师在遵循有节制的用乐的基础上推荐中国传统器乐作品,教会大家如何选择养生的音乐作品。

  • 第四章戏曲

    戏曲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舞台艺术。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本章先从戏曲的历史展开,展现戏曲的基本面貌。再以剧种为单位,从全国性剧种,到地方性剧种,对其历史和代表剧目、经典唱段做一展示。除此以外,还增加了对一个行当——丑角进行单独的讲述。

  • 4.1戏曲的历史概览

    戏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至先秦的乐舞和俳优,但正是确立和形成却是再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本节将对其发展的历史做系统的梳理。

  • 4.2汤显祖与牡丹亭

    昆山腔产生于江苏昆山,是南曲流传到昆山后结合当地音乐而成。本节将以一个代表人物和一部代表作,来看昆曲的独特魅力。

  • 4.3国之精粹——京剧

    京剧一定是近两百年以来,发展速度最快,听众接受程度最广的一个剧种。本节将对京剧的形成历史做一简单梳理,同时,对京剧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进行对比性的赏析。

  • 4.4“无丑不成戏”——丑角

    在中国传统戏曲孕育、形成、成熟、发展的数千年历程中,始终可以看到“丑”的踪迹。它以戏谑、调侃、嘲弄、讽刺等方式,笑对人生,直面社会、讽刺时弊、鞭笞恶人,在或欢笑或苦涩或沉重的笑声中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本节将从技巧、唱功等当面来展现丑角的独特魅力。

  • 4.5西北大地的奇葩——秦腔

    最早关于秦腔的文字记载,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的抄本《钵中莲》传奇中的“西秦二犯”。由此可见,秦腔至少已有逾400年的历史。清康熙末至乾隆、乾庆年间(17世纪至19世纪初),秦腔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并在陕西形成同州腔、周至腔;在甘肃形成陇州腔、陇西梆子等支系。本节将从秦腔的唱腔、伴奏乐器、代表艺人、代表剧目来通晓其艺术魅力。

  • 4.6遍地开花的花鼓戏

    很多人都知道花鼓戏,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四处开花。尤其是我国的中部地区,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城市名字命名的花鼓戏。从湖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到荆州花鼓戏,本节将用音视频展现各地花鼓戏的基本面貌。

  • 4.7甬剧双城记

    甬剧,它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却是在两个不同的城市,也就是宁波和上海。它在不同城市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呢?本节将会这一问题进行阐释。

  • 4.8“三吾文化”与祁剧

    祁剧,是湖南省的一种汉族地方戏,又称为祁阳班子,清末称为“楚南戏”,民国初年称“祁阳戏”,建国后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为何会将祁剧和三吾文化联系在一起?祁剧又有哪些特色?主讲教师会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来一一解答。

  • 第五章流行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由中国人创造、创作,为中国人所接受、欣赏的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国流行音乐,承继的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俗音乐文化传统;借鉴、吸收的是欧美流行音乐元素;并且在现当代文化、经济背景下,融合了当今中国人新的世俗审美心态、情感。本章从名称,到中国流行音乐的三个重要地区,来一一展现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程。

  • 5.1流行音乐何为?

    中国流行音乐的形成过程中,学堂乐歌、民族民间音乐、爵士乐、西洋乐器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节将从这几个方面做一概括。

  • 5.2夜上海——内地流行音乐

    为什么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本节将从文化背景,以及能够为流行乐进行传播的媒介等方面来解答。

  • 5.3三足鼎立的香港流行音乐

    香港的流行音乐主要呈现为三种形式,国语歌曲、英文歌曲和粤语歌曲。本节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展现早期香港流行音乐的面貌。

  • 5.4港剧里的流行音乐

    随着1970年代的香港开始兴起了电视,看电视便成为了香港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休闲方式。香港无线电视台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感的商业电视剧,而这时也开始有了收视率这个用来衡量剧作质量好坏的一种标准。此时,伴随着电视剧而作的主题曲也一度成为唱片公司的宠儿,且在东南亚、新加坡等华人地区造成了强烈反响。

  • 5.5台湾流行音乐里的那人那歌

    以邓丽君为代表的台湾流行音乐究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节将从邓丽君的作品中告诉大家答案。

  • 5.6台湾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本节将从一个唱片公司,一个音乐人,一首歌和一个组合来展现台湾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民歌

    1.1 民歌概览

    1.2 花开四季——民歌的题材上

    1.3 花开四季——民歌的题材下

    1.4 民歌的功能上

    1.5 民歌的功能下

    1.6 马灯调的故事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曲艺

    2.1 曲艺音乐概览

    2.2 曲艺音乐的类别

    2.3 京腔京韵,京韵大鼓

    2.4 苏州评弹,可以听的江南风情

    2.5 “九腔十八调”——陕北说书

    2.6 “文”与“野”——四明南词与宁波走书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乐器与器乐

    3.1 器乐音乐的发展概览

    3.2 文人与古琴

    3.3 文人为何爱古琴

    3.4 古琴与养生

    3.5 中国鼓

    3.6 琵琶的前世今生

    3.7 江南丝竹

    3.8 浙江吹打乐

    3.9 从文字谱到工尺谱——记谱法

    3.10 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与养生

    视频数10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戏曲

    4.1 戏曲的历史概览

    4.2 汤显祖与牡丹亭

    4.3 国之精粹——京剧

    4.4 “无丑不成戏”——丑角

    4.5 西北大地的奇葩——秦腔

    4.6 遍地开花的花鼓戏

    4.7 甬剧双城记

    4.8 “三吾文化”与祁剧

    视频数8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流行音乐

    5.1 流行音乐何为?

    5.2 夜上海——内地流行音乐

    5.3 三足鼎立的香港流行音乐

    5.4 港剧里的流行音乐

    5.5 台湾流行音乐里的那人那歌

    5.6 台湾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