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介绍什么是昆虫,它在动物界的地位和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中外昆虫学史和昆虫学的分支学科及学习昆虫学的意义
-
●1.1 昆虫的多样性
介绍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和昆虫的生物多样性
-
●1.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介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包括昆虫对植物的危害、对人和其他动物的危害以及昆虫的有益方面;
-
●1.3昆虫简史
介绍中外昆虫学简史和著名昆虫学家;
-
●1.4昆虫学的分支和学习意义
介绍昆虫学的分支学科及学习昆虫学的意义
-
第二章昆虫的形态
介绍昆虫形态学简史、昆虫头部、胸部和腹部外部形态和结构,昆虫形态与仿生学。
-
●2.1昆虫形态学的范围与发展
介绍昆虫形态学的研究范围、研究简史与进展
-
●2.2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介绍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包括昆虫的大小、形状、色彩及性别以及昆虫体躯的分段等。
-
●2.3昆虫的头部与颈部
介绍昆虫的头部和颈部。包括头壳的结构、头部感官眼及触角等的结构与类型、昆虫的口器(如: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嚼吸式、舐吸式、刺舐式、捕吸式、虹吸式、刮吸式和锉吸式等)的基本结构与变化;颈部的结构与骨片。
-
●2.4昆虫的胸部
介绍昆虫的胸部结构,包括:胸部的基本结构(如背板、侧板和腹板的结构)、足的基本结构、足的类型和昆虫足与仿生学等;翅的起源、翅的基本结构、基本类型,翅的关节、翅的变化、翅脉与模式脉序、翅的折叠、飞行与连锁,昆虫翅与仿生学及翅的研究意义等。
-
●2.5昆虫的腹部
介绍昆虫腹部的结构,包括:腹部的基本结构(如腹部形状、节数、分区、背板和腹板骨片的组成等);腹部生殖性附肢——雌雄外生殖器及锁钥学说;腹部非生殖性附肢等。
-
第三章 昆虫的内部解剖及生理
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介绍昆虫内部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3.1昆虫体腔的基本结构
介绍昆虫体腔的特点、血窦和内部器官系统的位置。
-
●3.2体壁
介绍昆虫体壁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昆虫体壁的色彩。
-
●3.3消化系统
介绍昆虫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消化道的组成、唾液腺和昆虫的消化与吸收
-
●3.4昆虫排泄器官及其生理
介绍昆虫排泄器官及其生理,包括马氏管及其功能,马氏管-直肠的排泄生理和昆虫的其他排泄器官。
-
●3.5昆虫的循环系统
介绍昆虫的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循环系统的构造、心脏的搏动与血液循环;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等。
-
●3.6昆虫的呼吸系统
介绍昆虫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气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和昆虫的其他呼吸方式。
-
●3.7昆虫的神经系统
介绍昆虫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交感神经系统和周缘神经系统;神经活动的传导等。2)感觉器官:感受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感触器、化学感受器、听觉器和视觉器等。
-
●3.8昆虫的肌肉系统
介绍昆虫的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昆虫肌肉的特点,肌肉的组织结构,肌肉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和肌肉收缩的类型等。
-
●3.9昆虫的生殖系统
介绍昆虫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雌性生殖系统和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昆虫的交配与受精等生殖活动。
-
●3.10昆虫的激素与外信息素
介绍昆虫的激素与外信息素,包括:昆虫激素的概念、昆虫三种主要激素(促前胸腺激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来源、结构和功能;外激素或化学信息素的概念与种类。
-
第四章昆虫的生物学与行为学
介绍昆虫生物学和行为学研究简史、昆虫个体发育(如:生殖方式、生长发育阶段和生命周期)及各发育阶段的习性及行为。
-
●4.1昆虫生物学与行为学的范围和研究意义
介绍昆虫生物学与行为学的概念、范围和研究意义。
-
●4.2昆虫的生殖方法
介绍昆虫的生殖方法,包括昆虫生殖方法的类型和昆虫孤雌生殖、胎生、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特殊的生殖方法及生物学意义。
-
●4.3昆虫的胚前发育、胚中发育 与胚胎发育
介绍昆虫的胚前发育与胚胎发育,包括:卵子和精子的结构与形成;胚胎发育的过程与遗传背景。
-
●4.4昆虫的胚后发育
介绍昆虫的胚后发育:昆虫的变态类型;卵的孵化、幼虫期的生长、蜕皮及完全变态幼虫的类型;蛹期及蛹的类型;成虫的形成。
-
●4.5成虫的生物学及昆虫生活史
介绍成虫的生物学及昆虫生活史。成虫的生物学包括羽化和昆虫成虫的生活;昆虫生活史包括:生活史的概念;昆虫生活史的多样性,如:化性、世代重叠、局部世代、世代交替、休眠与滞育等
-
●4.6昆虫的习性
介绍昆虫的各种习性,包括:昆虫昼夜节律、食性与取食行为、趋性、群集性、拟态、伪装、发音、发光、交配和学习行为等习性或行为,以及昆虫行为产生的机制。
-
●4.7昆虫行为产生的机制
昆虫行为产生的机制
-
第五章昆虫的分类
介绍分类学的基本原理、昆虫纲的分类体系和各目的分类
-
●5.1分类学基本概念
介绍分类学基本原理,包括:分类学的定义与研究意义、分类特征、生物阶元、物种概念、命名法等。
-
●5.2昆虫纲的分类体系
介绍昆虫纲的分类体系。即:六足总纲的纲和目的组成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简介
-
●5.3昆虫纲常见目科的分类
介绍昆虫纲常见目科的分类。包括:常见的蜻蜓目、蜉蝣目、等翅目、蜚蠊、螳螂目、螳虫脩目的目特征和经济意义;直翅目、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的目特征和常见科的识别;其他目的简单介绍。
-
●5.4补充小目1-无翅亚纲:
补充小目1-无翅亚纲:
-
●5.5补充小目2-不完全变态其他小目
补充小目2-不完全变态其他小目
-
●5.6补充小目3-完全变态其他小目
补充小目3-完全变态其他小目
-
●5.7昆虫分类学的发展
昆虫分类学的发展
-
第六章昆虫生态学
介绍生态学概述;昆虫的个体生态学(环境分析)、昆虫的种群生态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及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等。
-
●6.1生态学基本概念
介绍生态学概论,包括: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学的历史与发展;生态学的特点与分支等
-
●6.2 环境分析(个体生态学)
介绍昆虫个体生态学,即环境分析,包括:环境的概念,影响昆虫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等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及其对昆虫的影响。
-
●6.3种群生态学
介绍昆虫种群生态学,包括:种群的主要特征与结构、种群增长与生态对策和自然种群的研究方法(如:抽样调查和生命表等)
-
●6.4群落生态学
简单介绍群落生态学,包括群落的概念、一般特征与结构以及群落的发展和演替
-
●6.5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
介绍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特征和生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概念。
-
●6.6生态学三大问题
介绍昆虫生态学三大问题。即:在昆虫学、害虫治理和有益昆虫利用的研究中,应注意协调的资源、环境和科学伦理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