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山东联盟)
社区工作(山东联盟)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3学分,48学时。本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它承担着培育社区工作人才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学习后续实务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始终以“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培育新时代社区工作专业人才”为核心使命,在学校办学定位即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基础上,本课程定位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利他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应用型社区服务与治理人才,紧密对接国家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战略需求,聚焦社区工作的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以“理论素养夯实、实践能力强化、职业价值观塑造”为三维目标,旨在通过 “理论+实践”“线上+线下”“课堂+社区”的三维融合模式,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基础知识、社区工作模式、社区工作过程与方法、社区工作实务等核心知识,同时具备解决社区矛盾、推动居民参与、创新基层服务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体系中承担“桥梁”作用,衔接微观与宏观社会工作方法,衔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突出“校社协同育人”特色。通过与地方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及社会组织共建实践基地,实现“课堂-社区”双向赋能,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更新。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社区和社区工作
学习资料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社区的由来与概念
张文华
社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张文华
学习资料
社区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张文华
社区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张文华
社区工作者
张文华
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张文华
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
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
西方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历程
王晓恬
西方战后社区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王晓恬
社区睦邻组织
王晓恬
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
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和社会救助实践
王晓恬
近代社区工作的发展
王晓恬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
王晓恬
我国港台地区的社区工作
王晓恬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张文华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张文华
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区工作理论的含义和分类
斯满红
功能主义理论
斯满红
社会冲突理论
斯满红
社会交换理论
斯满红
赋权理论
斯满红
社会支持理论
斯满红
社区工作过程与方法、技巧
社区工作过程
准备
宋婷
建立专业关系
宋婷
社区分析
宋婷
计划
宋婷
行动
宋婷
评估
宋婷
社区工作方法、技巧
需求评估的方法、技巧
宋婷
调动资源的方法、技巧
宋婷
发动居民的方法、技巧
宋婷
召开居民大会的方法、技巧
宋婷
培养社区领袖的方法、技巧
宋婷
策划社区活动的方法、技巧
宋婷
社区工作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基本假设和目标
王晓恬
地区发展的工作策略、工作员角色及该模式的优缺点
王晓恬
地区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
王晓恬
社会策划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的概念、基本假设及目标
王晓恬
社会策划模式的工作策略、工作员角色及该模式的优缺点
王晓恬
社会策划模式的案例分析
王晓恬
社会行动模式
社会行动模式的定义、基本假设及目标
王晓恬
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工作员的角及优点及该模式的优缺点
王晓恬
社区行动的介入方法和步骤
王晓恬
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缘起与我国发展社区照顾的背景
张文华
社区照顾的概念与目标
张文华
社区照顾的基本模式与工作技巧
张文华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概念
张文华
社区矫正的功能
张文华
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
张文华
社区矫正的内容与工作程序
张文华
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
社区服务概述
什么是社区服务
宋婷
社区服务的形式
宋婷
社区治理
什么是社区治理
宋婷
社区治理的主体
宋婷
  • 第一章社区和社区工作

    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知识。
    理解社区工作的概念及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概况。
    掌握社区工作的概念、功能。

  • 1.1社区的由来与概念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的由来和对社区的界定

  • 1.2社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的构成要素和分类

  • 1.3社区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 1.4社区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社区工作的特征及功能

  • 1.5社区工作者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社区工作者的概念及其承担的角色

  • 1.6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今天我们主要讲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 第二章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

    了解中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脉络。
    理解本土化社区工作的开展情况。
    掌握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 2.1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讲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及发展历程

  • 2.2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讲我国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及发展历程

  • 第三章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理解社区工作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掌握社区工作专业价值的应用。

  • 3.1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指指导专业工作者实践的一套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

  • 3.2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价值观的具体化,是相对微观的,对社区工作的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更强。

  • 第四章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
    理解社区工作主要理论的观点。
    掌握社区工作相关理论的应用。

  • 4.1社区工作理论的含义和分类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 4.2功能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通常简称为功能主义,是在以往有关功能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4.3社会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社会学界,是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

  • 4.4社会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对社区工作者改善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4.5赋权理论

    赋权一词是由Empowerment翻译过来的,又可译作“充权” 、“增权”或“增能”,它和“权力”( power) 及“无权”( powerlessness) 密切相关

  • 4.6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对社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区工作者可以利用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第二,社区工作者可以以社区为基地,以直接服务为主,第三,社区工作者可以帮助补足和扩展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 第五章社区工作过程与方法、技巧

    了解社区工作的具体过程。
    理解社区工作有一般过程,但需要灵活运用。
    掌握社区工作过程的步骤及其内容。

  • 5.1社区工作过程

    社区工作过程,本节包括六个知识点,准备、建立专业关系、社区分析、计划、行动与评估
    专业关系是指社区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为解决社区问题,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形成的平等、互动的助人关系
    社区分析是指通过社区调查等方法收集社区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专业分析,以确定社区问题或需求的过程。
    行动是指社区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按照工作计划采取社区行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
    需求评估是我们最初确定服务方向的起点。是开展项目策划的基石。

  • 5.2社区工作方法、技巧

    本节包括六个知识点,需求评估的方法、技巧;调动资源的方法、技巧;发动居民的方法、技巧;召开居民大会的方法、技巧;培养社区领袖的方法、技巧;策划社区活动的方法、技巧。
    需求评估是对服务对象情况进行了解(是什么),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现状)及其成因(原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的过程。
    社区资源调动是我们开展社区服务最重要的服务内容
    接触社区居民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通过讲话,访问,电话交流、电子媒介等不同形式进行。
    开放空间技术不仅用于召开居民会议,同时也可以观察与培养社区领袖。

  • 第六章社区工作模式

    了解社区工作有一定的模式可循。
    理解社区工作有一般工作模式,但需要灵活运用。
    掌握社区工作不同模式的具体开展。

  • 6.1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是指在一个地区内,社区工作者协助居民分析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助与互助的方式,广泛参与地区事务,解决问题,推动地区发展的一种模式。

  • 6.2社会策划模式

    地区发展的工作策略、工作员角色及该模式的优缺点。根据杰克・罗斯曼的总结,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改变策略是把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然后讨论、决定。

  • 6.3社会行动模式

    本节我们主要讲第六章的第三个知识点地区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即如何运用地区发展模式开展社区工作。

  • 第七章社区照顾

    了解社区照顾的历史发展。
    理解社区照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掌握社区照顾的定义,基本内容与工作技巧。

  • 7.1社区照顾的缘起与我国发展社区照顾的背景

    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反院舍化”运动的结果。也就是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对失依儿童、老人、精神病患者等实行的也是院舍照顾如儿童院、老人院、精神病医院等。虽然,院舍照顾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而又无依无靠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 7.2社区照顾的概念与目标

    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
    在这个定义中正式社会服务系统主要是指政府、社会组织等部门与机构组成的服务系统,非正式社会服务系统主要是指家庭、朋友、邻居、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系统。服务与支持的内容既包括物质的帮助、行动的照顾,也包括心理援助和整体关怀.

  • 7.3社区照顾的基本模式与工作技巧

    第一种模式是在社区内接受照顾:是指专业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设立的服务机构或家庭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的服务与支持。
    第二种模式是由社区负责照顾:是指主要由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及志愿者等非专业人士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的服务与支持。

  • 第八章社区矫正

    了解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
    理解社区矫正实施的意义。
    掌握社区矫正的定义及如何开展。

  • 8.1社区矫正的概念

    传统上的矫正主要指的是机构矫正也就是监狱矫正。
    监狱矫正是刑事司法管理体系中犯罪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体现的是司法正义

  • 8.2社区矫正的功能

    一是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因此具有惩罚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监督和管理。社区矫正对象虽然生活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行动自由权,但是需要服从社区矫正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 8.3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

    社区矫正是一个外来语,它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使社区矫正思想由孕育走向成熟,并逐渐由学说渗透到立法,再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

  • 8.4社区矫正的内容与工作程序

    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监督管理。按照中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二是教育矫正。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三是帮困扶助。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 第九章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

    了解社区服务的历史发展。
    理解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掌握开展社区服务和进行社区治理的内容及方法。

  • 9.1社区服务概述

    1987年在民政部主持召开的大连市民政工作现场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社区服务的设想,同年九月民政部又在武汉主办了一次全国性的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两次会议都对社区服务做出了定义式解释,但都带有极强的经验性色彩及认识上的局限性。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首次将社区服务列入第三产业的范畴,并赋予其优先发展的地位,民政部又联合国务院所属的13个部委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社区服务业”这一概念,并指出了社区服务的产业属性。
    1994年,民政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在总结全国社区服务工作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针对原来对于社区服务定位不足之处,民政部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福利属性的原则,社区服务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项事业,又是一种产业。作为事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社会服务;作为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第三产业,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福利属性上。

  • 9.2社区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特别是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显现,国家和社会之外的第三部门出现。在社会结构三分的背景下,社区治理的三大主体—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它们各自的职责和作用也不相同。


    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2、市场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3、第三部门第三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4、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社区和社区工作

    1.1 社区的由来与概念

    1.2 社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1.3 社区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1.4 社区工作的特征与功能

    1.5 社区工作者

    1.6 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

    2.1 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

    2.2 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3.1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3.2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视频数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4.1 社区工作理论的含义和分类

    4.2 功能主义理论

    4.3 社会冲突理论

    4.4 社会交换理论

    4.5 赋权理论

    4.6 社会支持理论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社区工作过程与方法、技巧

    5.1 社区工作过程

    5.2 社区工作方法、技巧

    视频数1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社区工作模式

    6.1 地区发展模式

    6.2 社会策划模式

    6.3 社会行动模式

    视频数9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社区照顾

    7.1 社区照顾的缘起与我国发展社区照顾的背景

    7.2 社区照顾的概念与目标

    7.3 社区照顾的基本模式与工作技巧

    视频数3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社区矫正

    8.1 社区矫正的概念

    8.2 社区矫正的功能

    8.3 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

    8.4 社区矫正的内容与工作程序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

    9.1 社区服务概述

    9.2 社区治理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