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学关系
中日文学关系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8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郭雪妮
学科专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再能有勇气忽视周边,而仅仅满足于自我言说。中日文学关系,这门课程是一个窗口,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日互看、互补、互证的平台。我们将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从周边看中国,在一种宏大的历史意识中去追求文学历史的诸多细节,重估中国文学的价值。课程梳理了从隋唐至晚清民国时期中日之间的文学关系;学习了中国作家文集在日本的流传与接受;探讨了日本文人在中国的踏查与书写。以经典性、前沿性为宗旨,既注重以经典文本为依托产生的影响关系,又关注了最新最前沿的国际学术热点问题,期待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为大家打开一个学术视野,同时也提供一个思考中国文学的新角度。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遣唐使与日本古代文学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遣唐使与日本上代文学
什么是遣唐使?
郭雪妮
遣唐使与《万叶集》
郭雪妮
遣唐使题材文学
郭雪妮
入唐僧圆仁相关文学文献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唐武宗的书写
郭雪妮
《今昔物语集》中的圆仁入唐说话
郭雪妮
遣唐使吉备真备的入唐说话
《江谈抄》中的吉备真备说话
郭雪妮
《吉备大臣入唐绘卷》中象征唐土的“高楼”
郭雪妮
中国典籍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中国典籍传入日本
日本人与汉字、汉籍的最初接触
郭雪妮
《史记》与日本古代文学
《史记》的传入与讲读
郭雪妮
《史记》竟宴诗与“文章经国”思想
郭雪妮
《史记》与《源氏物语》
郭雪妮
《白氏文集》与日本古代文学
《白氏文集》传入日本
郭雪妮
《白氏文集》与《枕草子》
郭雪妮
白居易的牡丹诗与日本古代文学
郭雪妮
日本怪谈文学的中国渊源
《剪灯新话》与 日本怪谈文学
《剪灯新话》在东亚世界的翻案
郭雪妮
浅井了意对《剪灯新话》的翻案之一
郭雪妮
浅井了意对《剪灯新话》的翻案之二
郭雪妮
上田秋成对《剪灯新话》的翻案
郭雪妮
上田秋成对《剪灯新话》的翻案
“三言”的东渐的江户读本小说
郭雪妮
“三言”与都贺庭钟的《英草纸》
郭雪妮
“三言”与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
郭雪妮
《聊斋志异》与日本文学
《聊斋志异》的传入及其翻案
郭雪妮
《聊斋志异·黄英》与太宰治的《清贫谭》
郭雪妮
《聊斋志异·竹青》与太宰治的《竹青》
郭雪妮
互动课堂
世阿弥《风姿花传》(上)
郭雪妮
世阿弥《风姿花传》(下)
郭雪妮
晚清时期中日文学关系
晚清赴日使团及黄遵宪的日本书写
黄遵宪与明治文人的诗文酬唱
郭雪妮
黄遵宪的日本体验与诗歌创作
郭雪妮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
郭雪妮
晚清第一次文坛革命与日本明治文学
晚清小说界革命与日本明治文学
郭雪妮
晚清“新文体”与日本的“言文一致”
郭雪妮
梁启超的日本观与小说翻译
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的日本观
郭雪妮
梁启超主办报刊与日本政治小说的翻译传播
郭雪妮
梁启超的小说翻译对近代文体的影响
郭雪妮
民国时期中日文学关系
民国初期留日风潮
科举兴废与民初赴日留学热潮
郭雪妮
鲁迅的日本体验及其文学观
仙台经验与鲁迅文学观的发生
郭雪妮
再谈仙台经验与鲁迅文学观的发生
郭雪妮
鲁迅的日本文学翻译
郭雪妮
周作人的日本体验与文学创作
周作人的东京体验
郭雪妮
再谈周作人的东京体验
郭雪妮
周作人与日本近代文人
郭雪妮
创造社的日本体验
前期创造社人与大正文坛
郭雪妮
创造社的日本体验与文学创作
郭雪妮
从日本看近现代中国
中国游记与“中国趣味”
大正日本与中国趣味
郭雪妮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
《中国游记》成书始末
郭雪妮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书写
郭雪妮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戏曲
郭雪妮
谷绮润一郎的中国游记
谷绮润一郎与中国文坛
郭雪妮
谷绮润一郎笔下的江南美食
郭雪妮
古典中国——日本历史小说的他乡
中岛敦《山月记》
郭雪妮
井上靖的“西域小说”
郭雪妮
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问题
圆桌论坛(上)
郭雪妮
圆桌论坛(下)
郭雪妮
  • 第一章遣唐使与日本古代文学

    遣唐使对日本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将中国文化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 1.1遣唐使与日本上代文学

    讲述遣唐使与日本上代文化的知识

  • 1.2入唐僧圆仁相关文学文献

    介绍入唐僧圆仁和其相关文学文献。

  • 1.3遣唐使吉备真备的入唐说话

    介绍遣唐使吉备真备和他的入唐说话。

  • 第二章中国典籍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

  • 2.1中国典籍传入日本

    介绍中国典籍的日本传入

  • 2.2《史记》与日本古代文学

    讲述《史记》对日本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 2.3《白氏文集》与日本古代文学

    白居易的诗歌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日本怪谈文学的中国渊源

    日本怪谈文学与中国传入日本的古籍息息相关,通过翻案改写等手段,日本历代文人将中国文化融入了日文文学创作。本章以《剪灯新话》《三言》《聊斋志异》为例浅谈中国怪谈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翻案。

  • 3.1《剪灯新话》与 日本怪谈文学

    以比较文学的视角解读《剪灯新话》在日本的翻案作品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 3.2上田秋成对《剪灯新话》的翻案

    介绍《三言》在日本的传播,以比较文学的视角解读《三言》在日本的翻案作品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 3.3《聊斋志异》与日本文学

    介绍《聊斋志异》在日本的传播,以比较文学的视角解读《聊斋志异》在日本的翻案作品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 3.4互动课堂

    通过世阿弥的《风姿花传》介绍日本能戏知识

  • 第四章晚清时期中日文学关系

    中日关系中角色的彻底换位就是在晚清时期逐渐展的。中国的鸦片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严重影响了后来的中日文学关系。本章介绍晚清赴日使团的日本书写;第一次文坛革命与日本明治时期文学的关系;以及日文文化对梁启超的影响。

  • 4.1晚清赴日使团及黄遵宪的日本书写

    介绍晚清赴日使团及黄遵宪的日本书写

  • 4.2晚清第一次文坛革命与日本明治文学

    介绍晚清第一次文坛革命与日本明治文学的关系

  • 4.3梁启超的日本观与小说翻译

    介绍梁启超的日本观与他的小说翻译

  • 第五章民国时期中日文学关系

    民国时期对日留学生的大量输出,通过学习优秀文化图强变革的心态在大量的日本留学生中涌现。本章以周氏兄弟的在日留学体验及文学观的形成,窥探民国时期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 5.1民国初期留日风潮

    介绍民国初期时,中国学生的留日风潮。

  • 5.2鲁迅的日本体验及其文学观

    介绍鲁迅的日本留学体验以及其文学观的形成

  • 5.3周作人的日本体验与文学创作

    介绍周作人在日本的生活体验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

  • 5.4创造社的日本体验

    介绍早期创造社成员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体验,及其对创作社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六章从日本看近现代中国

    从日本近代文学家及其作品,细节化视角入手看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交叉影响。

  • 6.1中国游记与“中国趣味”

    介绍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中所形成的对“中国趣味”的兴趣。

  • 6.2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

    介绍芥川龙之介在中国的游历体验和他的游记创作。

  • 6.3谷绮润一郎的中国游记

    介绍谷崎润一郎对中国的映像和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 6.4古典中国——日本历史小说的他乡

    介绍中国古典小说及地理风情对日本近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6.5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问题

    关于中日文化交流问题的圆桌讨论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遣唐使与日本古代文学

    1.1 遣唐使与日本上代文学

    1.2 入唐僧圆仁相关文学文献

    1.3 遣唐使吉备真备的入唐说话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中国典籍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2.1 中国典籍传入日本

    2.2 《史记》与日本古代文学

    2.3 《白氏文集》与日本古代文学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日本怪谈文学的中国渊源

    3.1 《剪灯新话》与 日本怪谈文学

    3.2 上田秋成对《剪灯新话》的翻案

    3.3 《聊斋志异》与日本文学

    3.4 互动课堂

    视频数1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晚清时期中日文学关系

    4.1 晚清赴日使团及黄遵宪的日本书写

    4.2 晚清第一次文坛革命与日本明治文学

    4.3 梁启超的日本观与小说翻译

    视频数8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日文学关系

    5.1 民国初期留日风潮

    5.2 鲁迅的日本体验及其文学观

    5.3 周作人的日本体验与文学创作

    5.4 创造社的日本体验

    视频数9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从日本看近现代中国

    6.1 中国游记与“中国趣味”

    6.2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

    6.3 谷绮润一郎的中国游记

    6.4 古典中国——日本历史小说的他乡

    6.5 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问题

    视频数10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