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能给你带来什么? -
●0.1绪论
介绍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能给你带来什么?
-
第一章自杀问题
自杀问题
-
●1.1自杀现象分析
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中国女性自杀率排在世界第9位,男性自杀率排在世界第17位。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估计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倍-20倍。 -
●1.2自杀原因解释
世界上即使是最健康和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自然会走上自杀的路 。
-
●1.3自杀论
自杀的四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
-
●1.4基本理论和学派(上)
介绍理解主义,现代理论,符号互动论。
-
●1.5基本理论和学派(下)
介绍新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冲突主义,交换论,戏剧论,本土方法论。
-
第二章文化
介绍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功能,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
●2.1文化的含义和要素(上)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2.2文化的含义和要素(下)
文化的基本要素: 物质形态,符号:表情、姿态、外表
规范: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文化的核心内涵。 -
●2.3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介绍民族分野领,个人社会化,社会整合,规范行为。
-
●2.4文化的几种现象
介绍文化的几种现象:主、亚、反文化。
-
●2.5中西方文化对比(上)
中国文化价值观: 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西方文化价值观: 重个人成就,自由、平等、博爱。 -
●2.6中西方文化对比(下)
中国文化价值观: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西方文化价值观: 重个人成就,自由、平等、博爱。
-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含义和条件,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产物和问题。
-
●3.1社会化的含义与条件
含义:从生物人、自然人成长转换为社会人的过程。
-
●3.2社会化历程(上)
社会化的历程,理论准备:弗洛伊德的儿童早期经验论,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论。
-
●3.3社会化历程(下)
三阶段论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嬉戏阶段(play stage)博弈阶段(game stage)“概化的他人”(generalized others)
-
●3.4社会化的产物——社会角色
定义: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社会规定了的该位置应具有的一套行为模式。
-
●3.5社会化的问题——代差
代差:是指不同世代之间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以致产生隔阂和冲突。
-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含义和基本形式以及特殊形式
-
●4.1社会互动含义概述
社会活动的含义:人与人之间依赖性的相互交往。三个要素:行动的意义性,行动的取向性,一定的社会情境。
-
●4.2互动的基本形式(上)
介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的合作与竞争。
-
●4.3互动的基本形式(下)
介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的冲突,调适,同化。
-
●4.4互动的特殊形式(上)
互动的特殊形式——集合行为
-
●4.5互动的特殊形式(下)
互动的特殊形式——集合行为
-
第五章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含义记类型,结构和动力,群体失范和压力。
-
●5.1社会群体的含义及类型
“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被群体所抛弃。” ——陈凯歌
-
●5.2社会结构和动力
介绍群体规模与人际关系。
-
●5.3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上)
介绍群体规范: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并遵守的群体行为标准。可是正式规定,也可是自发形成。
-
●5.4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下)
介绍群体决策: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一般可集思广益,改善决策效果,提高决策水平。
-
●5.5初级群体与社会发展(上)
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就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
●5.6初级群体与社会发展(下)
初级群体承担着个人社会化,提供情感,保持社会稳定等功能。
-
第六章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概述,组织结构,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结构
-
●6.1组织概述(上)
组织是为了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有固定成员和权力结构的社会团体。
-
●6.2组织概述(下)
组织是为了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有固定成员和权力结构的社会团体。
-
●6.3组织的结构形式
直线制,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矩阵式结构。
-
●6.4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结构(上)
非正式结构是组织中部分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
●6.5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结构(下)
非正式结构是组织中部分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
第七章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性别取向和婚姻。
-
●7.1性别(上)
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
●7.2性别(下)
性别差异的原因解释。
-
●7.3性别趋向和不平等(上)
性别歧视与女权主义。
-
●7.4性别趋向和不平等(下)
政治上的性别歧视。
-
●7.5婚姻(上)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费孝通
-
●7.6婚姻(下)
近五年来,我国离婚率以每年7.1%的比例增长。分析立黄昏的原因。
-
第八章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
-
●8.1社会不平等现状(上)
分析社会贫富差距现状。
-
●8.2社会不平等现状(下)
讲解对社会不平等的态度。
-
●8.3社会分层(上)
分层的标准的理论,当前我国分层现状对比美国分层现状。
-
●8.4社会分层(下)
十大社会阶层的界定,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结构形态。
-
●8.5社会流动(上)
个人或社会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转变。
-
●8.6社会流动(下)
社会流动的意义和原则。
-
●8.7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定义,中产阶级在我国的发展,作用与未来发展。
-
第九章社会越轨
脱离社会生活正常轨道,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违法、违警和一般违规行为。积极性、中性、消极性兼具。
-
●9.1社会越轨(上)
社会越轨的含义和类型,原因解释。
-
●9.2社会越轨(下)
失范-机会结构,贴标签理论,差异交往论,差异交往论。
-
●9.3犯罪
犯罪是当局所禁止的并且运用正式制裁予以惩罚的行为。
-
●9.4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则特指对越轨行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