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民间音乐
浙西南民间音乐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浙西南民间音乐》涵盖了浙西南地区的畲族民歌、汉族民歌、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舞蹈音乐以及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等多个方面。每个板块都有独特的种类、特点、音乐风格和艺术特征,并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 该课程以“凸显民族特色,彰显地方情怀”为设计原则,旨在发挥“立德树人”和“文化自觉”的功能。它从课程中提取思政元素、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浙西南民间音乐》深度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课程数字化资源、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技术三要素,构建了一个体系化、结构化、可视化的知识框架。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学生可观测基于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快速定位重难点知识和薄弱知识,逐个提升掌握程度,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AI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支撑课程教学全场景。持续推进AI技术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智慧课程的教学应用。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浙西南民间音乐概述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浙西南民间音乐概述
罗俊毅
民族调式简介
谢华丽
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起源
谢华丽
畲族民歌题材内容
谢华丽
畲族民歌音调特点
谢华丽
畲族民歌文学特色(上)
谢华丽
畲族民歌文学特色(下)
谢华丽
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一)
谢华丽
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二)
谢华丽
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三)
谢华丽
畲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谢华丽
戏曲
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上)
周星
松阳高腔(下)
周星
缙云婺剧
婺剧概述
黄丽群
婺剧唱腔艺术及行当分类
黄丽群
婺剧脸谱
黄丽群
婺剧声腔(一)高腔、昆腔
黄丽群
婺剧声腔(二)乱弹、滩簧
黄丽群
婺剧声腔(三)徽戏、时调
黄丽群
婺剧器乐曲《花头台》
黄丽群
婺剧斗台
黄丽群
婺剧进校园
黄丽群
二都戏
黄丽群
汉族民歌
浙西南汉族民歌简介
谢华丽
沙铺山歌
沙铺山歌人文生态环境
谢华丽
沙铺山歌的内容
谢华丽
沙铺山歌的旋律特点
谢华丽
沙铺山歌的唱腔特点
谢华丽
沙铺山歌保护传承
谢华丽
缙云歌谣
缙云歌谣概述
谢华丽
缙云歌谣特点
谢华丽
舞蹈音乐
浙西南舞蹈音乐概述
谢华丽
处州板龙
谢华丽
青田采茶
谢华丽
青田鱼灯舞
谢华丽
青田百鸟灯舞
谢华丽
畲族传师学师
谢华丽
说唱音乐
丽水鼓词
学习资料
丽水鼓词概况
程远
丽水鼓词演出方式
程远
丽水鼓词的发展
程远
陈十四夫人戏
程远
丽水鼓词的传承
程远
传承人访谈
程远
松阳鼓词
程远
青田鼓词
青田鼓词概况
程远
青田鼓词的传承与发展
程远
民间器乐
云和汀州吹打
王茜
松阳月宫调
王茜
松阳竹溪锣鼓
松阳竹溪锣鼓概况
王茜
保护与传承发展
王茜
缙云丝竹锣鼓
王茜
缙云独角台场
独角台场概述
王茜
独角台场的特色与传承
王茜
遂昌昆曲十番
遂昌昆曲十番概述
王茜
遂昌昆曲十番的艺术价值
王茜
遂昌昆曲十番的传承现状
王茜
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
快快端枪打匪军
谢华丽
土地革命歌
谢华丽
插秧歌
谢华丽
五更里
谢华丽
哪里来的半夜客
谢华丽
红军来时喜泪流
谢华丽
慰劳红军歌
谢华丽
八月十五红军来
谢华丽
工农兵联合起来
谢华丽
  • 第一章浙西南民间音乐概述

    (1)了解浙西南民间音乐的基本状况
    (2)能熟知浙西南民间音乐的种类
    (3)了解浙西南民间音乐的特点
    (4)有意识得去保护、传承与发展它们
    (5)简介民族调式

  • 1.1浙西南民间音乐概述

    本节主要全方位的介绍了浙西南民间音乐的大致状况、分布、种类、特点。

  • 1.2民族调式简介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调式理论,包括五声调式以及七声调式的音阶结构。此外还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作为范例,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判断传统歌曲的调式调性。

  • 第二章畲族民歌

    本章深入全面的讲解了畲族民歌的起源、内容、音调、文学特色以及它的传承现状。

  • 2.1畲族民歌起源

    本节主要从畲族的分布、山歌的特点介绍畲族民歌的起源。

  • 2.2畲族民歌题材内容

    本节主要根据歌词所反映的内容和作用将畲族的民歌种类进行分类。

  • 2.3畲族民歌音调特点

    本节主要将畲族民歌的山歌调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五种基本曲调,并一一介绍。

  • 2.4畲族民歌文学特色(上)

    本节主要从畲族民歌的内容上进行深入分析畲歌的文学特色以及内涵。

  • 2.5畲族民歌文学特色(下)

    本节主要从创作手法上对畲族民歌的文学特色进行深入分析。

  • 2.6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一)

    本节主要从浙江畲族的发源地来讲解景宁角调式畲族民歌的衍变过程与轨迹。

  • 2.7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二)

    从畲族作品分析的角度来讲解景宁角调式的特有现象。

  • 2.8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三)

    本节主要讲述景宁角调式民歌的旋法特点以及景宁畲民生存的地域特征与“角调式”独特性之联系。

  • 2.9畲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本节主要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讲述畲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第三章戏曲

    本章主要介绍婺剧的起源、现状及其传承状况;婺剧六大声腔特色及经典剧目欣赏,以及婺剧脸谱特色等。还介绍浙西南民间戏曲二都戏的艺术特色,流传情况以及经典剧目等。

  • 3.1松阳高腔

    3.1.1松阳高腔概述(上)
    本节主要介绍了松阳高腔的流行地域、历史及其发展现状,为大家初步了解松阳高腔的灿烂遗存提供帮助。

    3.1.2松阳高腔概述(下)
    本节主要介绍了松阳高腔传统剧目及其现存状况,并将其现存的曲牌来源进行归纳,同时对松阳高腔的曲词结构、曲牌分类进行了简要介绍。

  • 3.2缙云婺剧

    第一节 讲述婺剧起源于明朝中叶,是浙江省第二大地方剧种,主要流传于丽水、金华、衢州、临海、建德等地乡村,素有“徽戏的正宗,京戏的祖宗,南戏的活化石”之称,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拥有800多个大小剧目,3000多首曲牌,婺剧有:高腔、乱弹、滩簧、徽戏、昆腔、时调等六大声腔。
    第二节 介绍婺剧唱腔特色及其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
    第三节 介绍婺剧脸谱的特色,注重讲述其具有性格化、寓意化、图案化,脸谱色彩的寓意,以及常见的脸谱勾脸方法。
    第四节 介绍婺剧六大声腔中的高腔和昆腔,他们的分类以及欣赏经典剧目及其特色。
    第五节 介绍婺剧六大声腔中的乱弹和滩簧,介绍他们的主要唱调,欣赏经典唱段。
    第六节 介绍婺剧六大声腔中的徽戏和时调,介绍其唱腔特色,欣赏经典唱段。
    第七节 介绍婺剧大型器乐曲《花头台》,分析其艺术特色,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等。
    第八节 介绍婺剧斗戏习俗,斗戏恢弘场面,引发社会学、民俗学的思考。
    第九节 介绍婺剧进校园的状况,婺剧进校园的方式方法,进校园举措,以及获得的成果。

  • 3.3二都戏

    介绍浙西南地方小戏二都戏,从舞台表演程式、水袖功、语言特色、语音的古老性,以及其与本土道教的关联等分析其地方特色。

  • 第四章汉族民歌

    本章主要讲解了浙西南汉族民歌的大致种类及分布,重要讲述了浙江云和沙铺山歌以及缙云歌谣两个种类。

  • 4.1浙西南汉族民歌简介

    本节主要简单介绍浙西南汉族民歌的分布、种类以及特点。

  • 4.2沙铺山歌

    4.2.1沙铺山歌人文生态环境:本节主要介绍云和沙铺山歌的人文生态环境。
    4.2.2沙铺山歌内容:本节主要从沙铺山歌的内容把沙铺山歌进行了分类讲解。
    4.2.3沙铺山歌的旋律特点:从音调、节奏、旋法、曲式等不同的角度对沙铺山歌的旋律特点进行分析讲解。
    4.2.4沙铺山歌的唱腔特点:本节从沙铺山歌的核心音调(山歌调)入手,对沙铺山歌的唱腔从声乐的角度进行了专业的讲解。
    4.2.5沙铺山歌保护传承:从非遗的角度对沙铺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呼吁社会各界能够重视。

  • 4.3缙云歌谣

    4.3.1缙云歌谣概述:本节概括的介绍了缙云歌谣的定义、分类、艺术特色以及伴奏乐器等。
    4.3.2缙云歌谣内容:本节分类讲述了缙云歌谣的特点以及内容。

  • 第五章舞蹈音乐

    本章主要讲述了浙西南民间舞蹈的种类以及它们各具特色的音乐。

  • 5.1浙西南舞蹈音乐概述

    本节主要讲解了浙西南舞蹈音乐的种类、分布以及各自的音乐特点。

  • 5.2处州板龙

    本节主要对处州板龙的分布、特点、扎制、音乐进行了简单介绍。

  • 5.3青田采茶

    本节主要从采茶的内容、特点、舞蹈、音乐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述。

  • 5.4青田鱼灯舞

    本节主要从青田鱼灯的兴起——发展——传承为主线,从各个角度对青田鱼灯的舞蹈、音乐进行了介绍。

  • 5.5青田百鸟灯舞

    本节主要对百鸟灯在不同的阶段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并且对百鸟灯的舞蹈、音乐也作了细致的分析。

  • 5.6畲族传师学师

    本节主要对百鸟灯在不同的阶段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并且对百鸟灯的舞蹈、音乐也作了细致的分析。

  • 第六章说唱音乐

    丽水鼓词是一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及周边地区流传的说唱艺术,其中尤以丽水莲都区大港头镇、青田县、松阳县的鼓词最为有代表性。本章节对丽水(大港头)、青田、松阳的鼓词做了概述,并从鼓词的演出形式、发展、传承做了详细的介绍,还推荐了鼓词的传统剧目供观众欣赏。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专访,使观众更加近距离了解鼓词,政府部门对鼓词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也是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希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鼓词。

  • 6.1丽水鼓词

    6.1.1丽水鼓词概况
    介绍鼓词的由来,以及在丽水各地的分布情况,讲述鼓词的表演形式和调式、体裁特点,还有流传下来的代表性的曲目,邀请鼓词传承人杨建军老师现场表演。
    6.1.2丽水鼓词演出方式
    介绍丽水鼓词的表演方式,重点介绍门头鼓和包场鼓,它们演奏的场合和表演形式的特点。讲述丽水鼓词的缘起和发展脉络。
    6.1.3 丽水鼓词的发展
    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丽水鼓词的发展,以及“文革”时期收到的打压。文革后又涌现出一批鼓词艺人,其中章永金和黄景农最为有名。

    6.1.4陈十四夫人戏
    介绍鼓词的传统剧目《陈十四夫人》,从陈十四夫人的人物背景入手,讲述老百姓为何信服她的原因,以及它的娱神、祈福功能还有社会功能。对唱《陈十四夫人》这部戏要求的环境、摆设等,也做了详细的描述。
    6.1.5丽水鼓词的传承
    介绍了鼓词在丽水文化的地位,以及文化部门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大量工作,从调查、建档到建立《“八个一”保护实施方案》,对鼓词进行活态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6.1.6传承人访谈
    走进丽水市大港头镇的“弘农堂”,现场采访了丽水鼓词的非遗传承人杨建军老师,对丽水鼓词的发展脉络,演唱特点,以及各种演唱形式都有现场的记录,声情并茂。

  • 6.2松阳鼓词

    介绍松阳鼓词的起源以及它的独特的表演形式--歌唱,叙述、评论、插花、语气、模仿、表情等手法,以及各种表演形式的环境和人物背景,松阳鼓词与高腔的联系,也有介绍,最后用一段视频来展现。

  • 6.3青田鼓词

    6.3.1青田鼓词概况
    介绍青田鼓词又称“盲词”的由来,青田鼓词的发展过程,还有青田鼓词的声腔流派和句株式,最后还介绍了青田鼓词不同时代有代表性的艺人。
    6.3.2青田鼓词的传承与发展
    介绍青田县文化部门为了更好的对鼓词进行保护,从08年开始对鼓词进行收集、 整理、录音和存档的工作。鼓词说唱的曲目宣扬传统美德文化,,对封建邪恶的憎恨,传承忠孝仁义道德,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

  • 第七章民间器乐

    (1)了解浙西南六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
    (2)掌握各民间器乐的特色
    (3)关注各民间器乐的艺术价值
    (4)有意识得去保护、传承与发展它们

  • 7.1云和汀州吹打

    本节主要介绍云和汀州吹打的由来,演奏形式、代表曲目,传承状况及主要价值

  • 7.2松阳月宫调

    本节主要介绍松阳月宫调的历史渊源,表演内容与形式,音乐特征,传承状况与主要价值

  • 7.3松阳竹溪锣鼓

    本节主要介绍松阳竹溪锣鼓的历史渊源、演奏特色,文化价值及濒临状况

  • 7.4缙云丝竹锣鼓

    本节主要介绍缙云丝竹锣鼓的乐器组合、表演形式、重点曲目、传承状况和主要价值

  • 7.5缙云独角台场

    本节主要介绍缙云独角台场的历史渊源、表演特色、主要音乐和主要传承人物

  • 7.6遂昌昆曲十番

    本节主要介绍遂昌昆曲十番的乐器、风格特征、分布状况、传承现状、艺术特征和主要价值

  • 第八章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

    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

  • 8.1快快端枪打匪军

    快快端枪打匪军

  • 8.2土地革命歌

    土地革命歌

  • 8.3插秧歌

    插秧歌

  • 8.4五更里

    五更里

  • 8.5哪里来的半夜客

    哪里来的半夜客

  • 8.6红军来时喜泪流

    红军来时喜泪流

  • 8.7慰劳红军歌

    慰劳红军歌

  • 8.8八月十五红军来

    八月十五红军来

  • 8.9工农兵联合起来

    工农兵联合起来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浙西南民间音乐概述

    1.1 浙西南民间音乐概述

    1.2 民族调式简介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畲族民歌

    2.1 畲族民歌起源

    2.2 畲族民歌题材内容

    2.3 畲族民歌音调特点

    2.4 畲族民歌文学特色(上)

    2.5 畲族民歌文学特色(下)

    2.6 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一)

    2.7 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二)

    2.8 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三)

    2.9 畲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视频数9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戏曲

    3.1 松阳高腔

    3.2 缙云婺剧

    3.3 二都戏

    视频数1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汉族民歌

    4.1 浙西南汉族民歌简介

    4.2 沙铺山歌

    4.3 缙云歌谣

    视频数8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舞蹈音乐

    5.1 浙西南舞蹈音乐概述

    5.2 处州板龙

    5.3 青田采茶

    5.4 青田鱼灯舞

    5.5 青田百鸟灯舞

    5.6 畲族传师学师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说唱音乐

    6.1 丽水鼓词

    6.2 松阳鼓词

    6.3 青田鼓词

    视频数9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民间器乐

    7.1 云和汀州吹打

    7.2 松阳月宫调

    7.3 松阳竹溪锣鼓

    7.4 缙云丝竹锣鼓

    7.5 缙云独角台场

    7.6 遂昌昆曲十番

    视频数10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

    8.1 快快端枪打匪军

    8.2 土地革命歌

    8.3 插秧歌

    8.4 五更里

    8.5 哪里来的半夜客

    8.6 红军来时喜泪流

    8.7 慰劳红军歌

    8.8 八月十五红军来

    8.9 工农兵联合起来

    视频数9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