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抒情言志形成的两股巨流,汇合成浩瀚的诗海,奔腾不息。本章阐述诗与志、诗与情。
-
●1.1诗与志
“志”所言的是理想、抱负、信仰、精神,也是梦想。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本节阐述中国诗歌“诗言志”的传统。
-
●1.2诗与情(上)
诗是表达感情最好的载体。本节阐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亲情与友情主题。
-
●1.3诗与情(下)
自古以来,爱情一直是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本节阐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爱情主题。
-
第二章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内涵源于生活,源于丰富的文化传统。本章阐述诗与典、诗与史、诗与歌。
-
●2.1诗与典
“典”,即指典故,或出于诗文,或出于故事。本节阐述中华经典诗词使事用典的传统。
-
●2.2诗与史
文学源于生活,每个时期的历史总会给文学留下时代的烙印,诗词也不例外。本章阐述诗与史的关系。
-
●2.3诗与歌
诗言志,歌永言。从诗经、楚辞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诗与歌都是相结合的。本章阐述诗与歌。
-
第三章中国古典诗歌与传统艺术
文化是诗歌的土壤,中国文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旺盛活力。本章阐述诗与画、诗与剧。
-
●3.1诗与画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画意指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一幅想象中的画,无形胜有形。本节阐述诗与画。
-
●3.2诗与剧(上)
戏剧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是矛盾冲突。本节以《长恨歌》尖锐的矛盾和紧张的冲突为例,阐述诗与剧的关系。
-
●3.3诗与剧(下)
《长恨歌》为戏剧提供了创作源泉。本节介绍由《长恨歌》改编而成的戏剧作品。
-
●3.4诗词创编课本剧——《少年心事》
把中华经典诗词以戏剧的形式搬上校园舞台,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本节展示由李贺诗词创编而成的课本剧——《少年心事》(节选)。
-
第四章经典唐诗选读(一)
本章解读《登鹳雀楼》《子夜吴歌》《终南山》等经典唐诗。
-
●4.1《登鹳雀楼》(五绝、诗与志)
本节以《登鹳雀楼》为例阐述诗与志,感受盛唐诗人奋发昂扬的时代精神。
-
●4.2《子夜吴歌》(乐府、诗与歌)
本节以《子夜吴歌》为例阐述诗与歌,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简洁凝练,意蕴深长的风格特点。
-
●4.3《终南山》(五律、诗与画)
本节以《终南山》为例阐述诗与画,感受王维诗歌“诗中有画”和“诗中参禅”的独特风格特点。
-
第五章经典唐诗选读(二)
本章解读《春夜喜雨》《长恨歌》《安定城楼》等经典唐诗。
-
●5.1《春夜喜雨》(五律、诗与情)
本节以《春夜喜雨》为例阐述诗与情,感受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真挚、隽永深远的风格特点。
-
●5.2《长恨歌》(古诗、诗与剧)
本节以《长恨歌》为例阐述诗与剧,学习这首叙事长诗在人物形象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
●5.3《安定城楼》(七律、诗与典)
本节以《安定城楼》为例阐述诗与典,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用典的独特魅力。
-
第六章经典红色诗词选读
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本章介绍若干首毛泽东诗词。
-
●6.1毛泽东诗词(上)
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本节讲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
●6.2毛泽东诗词(下)
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本节讲解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感悟一代伟人的“中国梦”和“太平世界”的理念。
-
●6.3声情并茂(诵读要领)
本节介绍“熟能生巧”“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诗情画意”等诵读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