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课程介绍
本次课首先介绍了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其次,从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介绍。
-
●0.1课程介绍
本次课首先介绍了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其次,从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介绍。
-
第一章口语交际
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从社会的需求看,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成为了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本章设置了介绍、倾听交谈、演讲、朗诵四次课,旨在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
●1.1介绍
介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职场中洽谈业务时,如果能选择恰当时机并较为得体地进行介绍,将会为接下来的业务往来起到助力作用,否则可能会因此失之交臂。本节课主要学习自我介绍及居间介绍相关要求,名片及握手相关礼仪。通过学习介绍相关知识,能在职场中较为得体地进行各类介绍。
-
●1.2倾听交谈
在与人进行交谈时,听和说构成交谈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互相影响。本次课主要学习倾听的含义、影响倾听的因素,交谈注意事项及求职交谈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倾听交谈的基本技巧,能进行有效倾听,得体交谈。
-
●1.3演讲
演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艺术活动,不仅在校园中经常出现,在实际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本节课将从演讲的含义、特点和分类入手,了解关于演讲的基本知识;重点学习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技巧以及缓解演讲过程中紧张感的方法。
-
●1.4朗诵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因此,朗诵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朗诵的含义、作用;掌握朗诵基本技巧,一是朗诵的内部技巧:形象感受的运用、逻辑感受的运用、内在语的运用及语气的运用,一是朗诵的外部技巧:重音、停顿、语速、句调。并通过学习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恰当地语言表达。
-
第二章职场写作
职场写作模块,主要带领学生了解关于应用文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职场必备的应用文书写作方法及文章的分析与处理等,因此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精选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计划、总结、新闻、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等文种,了解相应文种的含义、特点、分类等,在此基础上学习各文种的写作结构,掌握写作技巧和撰写的注意事项。教学形式方面,讲练结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结合实际活动项目练习撰写,在写作过程中消化理解知识。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种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受到较为系统的应用文书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为满足学生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求做好写作知识储备。
-
●2.1应用文概述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成俗的惯用格式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本次课从应用文含义、特点、写作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学习常用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具体的应用文书打好基础。
-
●2.2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是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要有计划,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这是古人说明计划的重要性。本次计划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计划的含义及种类;理解计划与总结的关系;掌握计划的写作结构及写作技巧;在实际生活中能撰写常见的计划。
-
●2.3总结
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一个时期的实践活动作出回顾并分析研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事务文书。通过总结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总结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总结的具体格式;把握总结的注意事项,理解总结的重要性,撰写较为完整地、具有实际意义的总结。
-
●2.4新闻写作
新闻是现实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之一,新媒体时代下,不仅应会看、读新闻,还应该能够会写新闻。本节关于新闻的学习,从新闻的含义、特点和分类等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关于新闻的基本常识;重点掌握消息的写作结构,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会读、会写新闻,能够将身边的真人真事以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新闻视角,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感度和深刻性。
-
●2.5求职信、求职简历
当今时代,人才济济,就业压力和职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如何能够在众多的求职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作为职业生涯的缩影——求职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节课在了解求职信和简历的含义、特点的基础上,主要教给学生求职信的格式和简历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积累材料的意识,主动作为,为求职应聘增添亮点。
-
第三章经典诵读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同时,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白居易《长恨歌》、李清照《永遇乐》《点绛唇》、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均为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的经典诗词篇章,它们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
●3.1长恨歌
《长恨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本次课对作者白居易进行了介绍,并对诗歌文本进行了解读。
-
●3.2李清照词两首
生活在北宋和南宋交替之际的李清照,以其婉约词风而享誉文坛。作为女词人,其一生经历曲折,尤其是在南渡以后,经历了国破家亡,强烈的孤寂感使得她的创作风格在人生前后两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本节主要选取李清照人生不同时期的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在感受作品的悲欢情绪之外,学习作品的抒情手法,重点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忠贞思想,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爱国之情。
-
●3.3金缕曲·赠梁汾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纳兰性德的身世、性格及对其创作的影响;理解纳兰性德在《金缕曲》中用典的含义;感受纳兰性德在此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生形象和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深厚友情。学习纳兰对待友情,不论身世地位、民族、年龄,而选择志同道合之人,树立正确择友观。
-
第四章文学品读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不仅要发挥语言类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同时要注重人文作用与审美作用的担当,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本模块是在精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以文本赏析为依托,以精神教化为目的,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正确的处世之道,最终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在教学内容上精选了七篇文选,从经典文化古籍到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古文形式到现代文形式,涵盖人物传记、处世之道、艺术规律、读书学习等多项内容。从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基本内容入手,以文本为依托延伸至创作的精神主旨及现实意义。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培养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学会读书;鼓励学生在品鉴文选的基础上,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思维的角度,从而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主动拓展文本的现实意义及对于人生的启示启发,从而学会做人。
-
●4.1我的读书经验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我的读书经验》为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创作的一篇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本次课对作者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文章提出的四条读书经验进行了解读。精其选,即读书要有选择,多阅读经典书籍;解其言,要利用工具书,将书籍中的文字意思弄懂;知其意,读书要做到“得意忘言”,抛开语言文字的拐棍,领会精神实质;明其理,告诉我们读书要学以致用。
-
●4.2礼记·大学(节选)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西汉儒者戴圣编撰,共49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的先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的论述。《大学》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是《礼记》中的一篇。本次课介绍了“三纲领”的具体内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的具体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是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
-
●4.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篇杂文记叙了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把握文章主旨:被他人安排(包括自己,按照他人的意志)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意味着自由被扼杀;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自由生活的设置。同时,了解王小波生平、主要作品及成就,学会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文章的手法以及对于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
●4.4西湖七月半
生活在易代之际的张岱,在经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之后,坚定地选择忠于旧朝,并以避居山林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内心的忠贞思想。本节课关于《西湖七月半》的学习,要明确作者笔下的五类游湖赏月之人及其各自赏月的特点,找出二鼓前后游人赏月情景的强烈对比,从中感受作者暗含其中的不入世俗的清冷孤高及对社会变化无常、盛衰兴亡的感叹。
-
●4.5方山子传
《方山子传》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为其好朋友陈慥创作的一篇传记类文章。本次课对作者苏轼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这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了分析。文章从四方面的“异”,介绍了苏轼与的相遇、相交,通过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
●4.6伯夷列传
《 伯夷列传》是史学家创作的一篇文言文。该篇是和的合传,冠《》列传之首。本次课对作者司马迁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这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了分析。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
●4.7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创作的一篇揭示重复与变化艺术规律的文章。本次课主要从作者介绍、篇章结构分析、故宫设计思想三方面进行学习。体会“持续性”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艺术规律,重点掌握明清故宫重复与变化艺术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进行拓展学习,掌握故宫的基本设计思想,学习中华传统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