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主要介绍中国特色主义新时代的内涵,青年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在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
●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从续写新篇章、战略新安排、生活新向往、梦想新征程、国际性地位五个方面概括了新时代的内涵
-
●0.2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主要介绍青年大学生应该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
-
●0.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意义
讲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的就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
第一章适应大学生活 健康成长成才
主要围绕大学生活的新变化,分析大学生适应环境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如何健康成长成才。
-
●1.1大学生活的新变化
主要从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管理方式四个方面介绍大学环境的新变化。
-
●1.2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1.3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学习的主人、营造和人际关系、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围绕目标树立新理想五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
第二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
●2.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大学生要从人的劳动、人的需要和人的现实性上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
●2.2人生观与世界观
大学生充分了解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密切关系。
-
●2.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主要分析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2.4正确的人生观
从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三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2.5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从而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
●2.6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让大学生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实质,警惕和抵制它们的侵蚀,努力提高人生境界。
-
●2.7成就出彩人生
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第三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
●3.1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
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明确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提高对理想信念问题的理论认知能力,为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储备理论知识。
-
●3.2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从理论上厘清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理论认识,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的前提。
-
●3.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向马克思学习什么,明确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
●3.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主要分析了如何辩证的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理想
主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
●3.6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主要分析共产主义的概念以及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去做。
-
●3.7在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使大学生真正从情感上认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将青春梦想与实现中国梦有机结合。
-
第四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精神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壮志豪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
●4.1中国精神的内涵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阐明中国精神的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
●4.2爱国主义的内涵
使学生通过学习爱国主义的内涵,明确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
●4.3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主要分析大学生如何积极投身于改革创新之中。
-
●4.4做忠诚的爱国者
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提升其对祖国的理性认识,最终把爱国落实到行动之上,做忠诚的爱国者。
-
●4.5抗击疫情—中国精神的生动展现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抗击疫情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印证和彰显了中国精神构筑的强大中国力量。
-
第五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最充分的青年先进代表。
-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主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5.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三方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
●5.3坚定价值观自信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现实基础、强大的道义力量三方面分析我们坚定价值观自信的理由。
-
●5.4扣好人生的扣子
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应该如何在人生成长关键期塑造好正确认知。
-
●5.5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应该如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六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主要介绍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核心和基本原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力点。大学生应遵守网络道德要求,树立正确恋爱观,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风尚,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
●6.1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主要介绍道德的概念、起源和本质。
-
●6.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主要了解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源头活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内容。
-
●6.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介绍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
●6.4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主要了解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力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
●6.5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要求
学生从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五方面遵守网络道德要求。
-
●6.6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大学生充分认识并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重视家庭、重视家庭道德建设。
-
●6.7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了解爱情含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6.8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明白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
第七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
●7.1内容导入
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
-
●7.2法律的内涵及其历史发展
认识法律的含义及其历史,是掌握法律基本原理、形成法治观念的基础。
-
●7.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
●7.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
●7.5宪法
主要介绍宪法的地位、形成发展及基本原则,学习掌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
●7.6我国的法律部门
主要了解我国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体系的构成。重点讲解刑法的内容。
-
●7.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引导大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内容,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要义。
-
●7.8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大学生理解掌握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的十六字方针,对增强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
●7.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使学生了解建设法治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7.10培养法治思维
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守住法律底线等各种途径,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法治思维方式。
-
●7.11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大学生要培养法治思维,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
●7.12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大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提高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