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周易》
本章主要讲述《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该书的基本结构、内容主要思想以及与《周易》有关的新发现等等。
-
●1.1《周易》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周易》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
●1.2《周易》作为经典的独特性
《周易》作为经典的独特性
-
●1.3《周易》的历史与作者
《周易》的历史与作者
-
●1.4《周易》的思维方式和思想
《周易》的思维方式和思想
-
第二章《诗经》
本章主要讲述《诗经》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特点、“诗三百”的时代、诗与礼乐的关系、诗经学概况、新材料与《诗经》研究前沿等。
-
●2.1绪论
绪论
-
●2.2作为历史资料的《诗经》
作为历史资料的《诗经》
-
●2.3“诗三百”的功用
“诗三百”的功用
-
●2.4从“诗”到《诗》再到《诗经》
从“诗”到《诗》再到《诗经》
-
●2.5《诗经》研究的新材料与新动态
《诗经》研究的新材料与新动态
-
第三章中国古典史学的发端与奠定
本章主要梳理古典史学在秦汉魏晋时代逐步从经学之附庸产物脱离,成为独立学术门类的基本脉络,并解读思想观念与史学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
●3.1中国古典史学的雏形与发端
中国古典史学的雏形与发端
-
●3.2《史记》对古典史学的重大意义
《史记》对古典史学的重大意义
-
●3.3中国古典史学的进一步独立
中国古典史学的进一步独立
-
●3.4中国古典史学的奠定
中国古典史学的奠定
-
第四章《资治通鉴》与通鉴学
本章主要介绍《资治通鉴》的基本内容、通鉴学的基本情况以及通鉴学的学术前沿问题。
-
●4.1史家司马光
史家司马光
-
●4.2《资治通鉴》的编纂过程
《资治通鉴》的编纂过程
-
●4.3《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
●4.4通鉴学概说
通鉴学概说
-
●4.5《资治通鉴》的取材争议
《资治通鉴》的取材争议
-
第五章《老子》
本章主要介绍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以及由新发现所带来的新认识
-
●5.1老子其人
老子其人
-
●5.2《老子》其书
《老子》其书
-
●5.3《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
-
●5.4新发现与新认识
新发现与新认识
-
第六章《论语》
本章主要讲述《论语》的基本内容、编排特点与史学价值,揭示孔门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教育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
●6.1绪论
绪论
-
●6.2孔子的真性情
孔子的真性情
-
●6.3孔子对周代官学的继承
孔子对周代官学的继承
-
●6.4孔门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孔门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
●6.5出土文献与《论语》研究的现状
出土文献与《论语》研究的现状
-
第七章中国古代的舆地学
本章主要讲授中国古代舆地学的内容、代表性典籍及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向,以揭示中国古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与历史意义。
-
●7.1导论
导论
-
●7.2《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
-
●7.3《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
-
●7.4《水经注》
《水经注》
-
●7.5传统舆地学的现代转向
传统舆地学的现代转向
-
第八章金石学与古器物研究
本章主要从金石学的发展历程讲解金石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在传统学科中的定位以及在新时期学科发展中的新变化和新定位。
-
●8.1什么是金石学
什么是金石学
-
●8.2中国传统金石学简史
中国传统金石学简史
-
●8.3金石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下的转型
金石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下的转型
-
●8.4从金石学到古器物研究(一):青铜器研究
从金石学到古器物研究(一):青铜器研究
-
●8.5从金石学到古器物研究(二):甲骨研究
从金石学到古器物研究(二):甲骨研究
-
第九章简帛学概论
本章主要讲述简帛的概念、简帛的使用及发现、简帛古书的分类以及简帛古书的意义。
-
●9.1简帛名义
简帛名义
-
●9.2中国古代书写材料
中国古代书写材料
-
●9.3简帛的使用及发现
简帛的使用及发现
-
●9.4简帛古书概况及意义
简帛古书概况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