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艺
中华茶艺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华茶艺是一门运用范围较广泛的课程,也是当前茶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茶艺是茶文化的基础。茶可下里巴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亦可阳春白雪,琴棋书画诗酒茶。茶艺是泡好一杯茶的艺术,更是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包含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茶采天地之精华,纳日月之灵气,学习者通过品茶、习茶及评茶,在享受茶艺之美的过程中,借助茶的灵性,感悟生活,自我超越,培养一颗平和淡然之心,塑造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茶艺基础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认识茶
茶叶产销概况
胡民强
初识六大茶类
唐伟敏
茶具中的主泡器具和辅助器具
周雅琦
泡茶用水
王瑶
什么是茶艺?
什么是茶艺?
王瑶
泡茶的基本要素
王瑶
茶艺礼仪
茶艺基本礼仪
茶艺仪容仪表
王瑶
茶艺姿态
王瑶
茶艺礼节
王瑶
古代茶艺
唐代煎茶
从陆羽《茶经》看唐代茶文化
吴咏芳
唐代煎茶茶艺
吴咏芳
宋代点茶
从《大观茶论》看宋代茶文化
吴咏芳
宋代点茶茶艺
高玉萍
明清瀹饮
吴咏芳
现代茶艺
绿茶冲泡技艺
绿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绿茶玻璃杯冲泡法之上投法
高玉萍
绿茶玻璃杯冲泡法之中投法
高玉萍
绿茶玻璃杯冲泡法之下投法
高玉萍
绿茶碗泡法
高玉萍
红茶冲泡技艺
红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红茶盖碗冲泡法
高玉萍
红茶壶泡法
高玉萍
乌龙茶冲泡技艺
乌龙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乌龙茶双杯冲泡法
高玉萍
乌龙茶紫砂壶冲泡法
高玉萍
花茶冲泡技艺
花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花茶盖碗冲泡法
高玉萍
其他茶类冲泡技艺
白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黄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黑茶基础知识
高玉萍
民族茶艺
民族茶艺-民间茶俗
严慧芬
民族茶艺赏析
民族茶艺-客家擂茶
严慧芬
民族茶艺-藏族酥油茶
严慧芬
民族茶艺-蒙古族咸奶茶
严慧芬
民族茶艺-侗族打油茶
严慧芬
民族茶艺-白族三道茶
严慧芬
世界饮茶习俗
世界饮茶习俗
高玉萍
世界茶艺赏析
英式下午茶
高玉萍
日本茶道
高玉萍
韩国茶礼
高玉萍
六大茶类品饮茶艺
品饮茶艺概括
孙培培
绿茶品饮茶艺
孙培培
红茶品饮茶艺
孙培培
乌龙茶品饮茶艺
孙培培
黄茶品饮茶艺
孙培培
白茶品饮茶艺
孙培培
黑茶品饮茶艺
孙培培
编创茶艺
编创茶艺
编创茶艺概念与特征
严慧芬
编创茶艺的构成要素
严慧芬
编创原则与方法
茶艺表演编创技法
严慧芬
编创茶艺的创新设计
严慧芬
编创茶艺的编创程式
严慧芬
编创茶艺的表演编导
严慧芬
茶和天下
茶道精神
章志平
茶和天下
周文根
  • 第一章茶艺基础

    茶艺是一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生活艺术。通过了解茶叶基本知识和茶艺基本知识,我们知道茶艺需要依托茶具、水、茶叶和人的表演,充分展示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无论是茶、器、水、艺等各要素的知识都要求甚高,要泡好一壶茶,要以茶配境,以茶配具,以茶配水,以茶配艺,融会贯通。好茶好水配好具是泡好一杯茶的基础。

  • 1.1认识茶

    我国是茶的祖国、茶的发源地,目前有2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县产茶,2020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叶消费均居世界首位,出口量世界第二,全球有62个国家产茶,我国是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国家,茶叶品种达上千种,名优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茶类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用智慧创造的。初制茶可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再加工茶分成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花草茶)、药用茶和含茶饮料。

  • 1.2茶具中的主泡器具和辅助器具

    器为茶之父,茶具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一套精美的茶具,配上一壶好茶,列杯分茗间,既表亲朋情谊,又是艺术品德陈列欣赏。茶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品,在爱茶之友眼中更是一种艺术。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茶艺中使用的茶具主要分为主泡器具和辅助器具。

  • 1.3泡茶用水

    中国人历来非常讲究泡茶用水,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强调“水为茶之母”,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为水是茶汤的载体,茶汤的色、香、味、形必须用水才能显现。再好的茶叶,无好水衬托配合,茶的优异品质也无法体现,也就失去了品茶给人们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 1.4什么是茶艺?

    中国茶艺古已有之,但是在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很长时间里,中国茶艺有实无名。现代对茶艺公认的定义为:饮茶的艺术,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系列程式和技艺。沏茶者要真正领悟到泡茶的技艺,并能灵活运用,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品质特征的茶叶来调整茶与水的比例、水温、时间等关键环节,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这些需要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 第二章茶艺礼仪

    自古以来就有着客来敬茶、以茶待客、以茶为敬的传统礼俗。习茶之礼:以茶为载体,表达对人、对地、对天、对万物的尊重。茶艺过程中贯穿了多种礼节,表达了宾客之间相互敬重、欢美和谐的情感,包括得体的行为举止,熟悉和掌握茶文化知识以及泡茶技能,做到以神、情、技动人。无论在外形、举止乃至气质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 2.1茶艺基本礼仪

    茶艺通过在泡茶过程中的仪态美来表达蕴含在内心的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感染力。古人常说欲求诗好,则工夫在诗外。故对于茶艺而言,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优雅的技艺都是茶艺礼仪的关键要素。礼仪之美即沏茶艺术之美,主要表现为仪表的美和心灵的美。仪表美包括外表、姿态、风度等;心灵美主要指泡茶者的心境、精神等,通过设计、动作、眼神表达出来。

  • 第三章古代茶艺

    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现在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茶,饮茶习俗已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以及饮茶的方法、茶风茶俗、茶礼茶道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出去的,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茶文化及茶道艺术的起源地,但是在社会早期时,并没有“茶艺”这个词,茶艺是伴随着茶叶的种植、加工到茶叶的饮用,慢慢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 3.1唐代煎茶

    唐代时期,饮茶之风大兴。当时的社会流行饼茶,饼茶不宜直接煎饮,必须经过加工,加工的过程可分为炙、碾、罗等工序,炙就是烤茶,饼茶存放时,会吸收一定的水分,烤干才容易逼出茶香,炙烤后的茶饼经过碾、罗之后制成末茶,末茶烤炙完毕,就可以煎茶了,煎茶包括两道程序,即烧水与煮茶。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时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煎茶茶艺的行茶过程。

  • 3.2宋代点茶

    在唐代煎茶茶艺的基础上,宋代行茶艺术吸收了唐代饼茶烤制的技术特点,并用汤瓶代替了煮水,建盏代替了青瓷,发展成为独特的点茶茶艺,点茶讲究力道的大小,力道和工具运用的和谐,并以七汤点茶法最为出名,除此之外,“致清、导和、韵高、致静”等茶道精神文化,开始融合到茶道艺术中来,人们更加注重饮茶的精神文化价值的享受。

  • 3.3明清瀹饮

    中国饮茶文化在宋代时期非常繁荣,及至元代,由于蒙古人统治中原,其游牧民族的粗放性格和饮食习惯,对宋代时期品茶的繁琐和茶道的追求并不推崇,对喝茶的要求也大大简化,制茶“重散略饼”,于是在元代时期,尽管团茶仍作为贡茶,但散茶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到了明代,由于汉族文化重新成为社会主流,人们对茶的饮用和茶道的追求达到了新的境界,散茶的大量生产使唐宋时期兴盛的团茶退出了历史舞台,饮茶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瀹饮方式开始流行。

  • 第四章现代茶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学习茶艺的人群不断增加。茶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现代茶艺。现代茶艺充分体现了茶艺演示的规范,也兼顾了现代茶叶品质特征的表达。

  • 4.1绿茶冲泡技艺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又称不发酵茶,是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我们熟知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都属于绿茶。为了更好地对不同的绿茶进行区分,我们一般会根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将它们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与晒青绿茶。

  • 4.2红茶冲泡技艺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稍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作而成的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种类主要有:祁红、滇红、越红、宁红、宜红、川红、英红、滇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 4.3乌龙茶冲泡技艺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 4.4花茶冲泡技艺

    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类。花茶在我国历史较为悠久。将茶经过鲜花窨制而成的。花茶的窨制是利用鲜花吐香和茶坯吸香,这样一吐一吸的两个方面形成了花茶特有的品质特征。花茶通常是以所用香花来命名的,如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等。各种花茶各具特色,但总的品质均要求香气鲜灵浓郁,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明亮。

  • 4.5其他茶类冲泡技艺

    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它是通过萎凋、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其选用的原料一般芽叶白色茸毛细密,如福鼎大白、政和大白等品种,制成的干茶白毫明显,因此称为白茶。白茶汤色清淡、滋味鲜醇爽口。 黄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闷黄技术,干茶黄亮,黄汤黄叶,故名黄茶。黄茶生产历史悠久,主产湖南、四川、安徽、浙江、湖北和广东等省,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可以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黑茶是按照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它的原料一般较为粗老,其制作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堆积发酵,做出的茶叶叶色油黑或黑褐,因此称为黑茶。

  • 第五章民族茶艺

    茶在被人们利用的过程中,已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各异,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茶风茶俗。我们将要带大家领略不同民族的习俗。

  • 5.1民族茶艺-民间茶俗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各异,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茶风茶俗。茶风茶俗能真实反映当地人民饮茶文化心理,折射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向往。特别是有些地区的茶俗,保留着古老的饮茶方式,使我们得以窥视远古先民的饮茶情形。

  • 5.2民族茶艺赏析

    民族茶艺是茶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了解我国各地各族的饮茶风俗,发展民族茶艺,对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推动茶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客家人作为我国汉族的一支主要的民系,擂茶是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惯,又被称为:“三生汤”;藏族喜爱饮酥油茶居多;蒙古奶茶是草原牧民用砖茶煮成的咸奶茶;侗族油茶是侗族的习俗以及一种社交待客的方式;白族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人一种历史悠久茶文化表现形式。

  • 第六章世界饮茶习俗

    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的茶文化也逐渐向外传播,世界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茶文化。可以说,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载体,随着中国与亚、非、欧、美各国和地区在商品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走向了世界。

  • 6.1世界饮茶习俗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在接受中华茶艺时加以改造,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艺形式。

  • 6.2世界茶艺赏析

    在茶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艺形式,而在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英式下午茶、日本茶道与韩国茶礼。可以说,借由茶艺这艘友谊之船,中华传统文化漂洋过海进入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着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 第七章六大茶类品饮茶艺

    泡一杯好茶,细品慢啜,能让人平心静气,消除烦恼,进入宁静优雅的境界。茶的品饮是一门艺术,需要对茶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有优雅的品茶环境,更要有较高的鉴赏水平,有充裕的闲暇和高雅的性情。品茶是品茶的色、香、味、形及茶的体外之味。茶叶的沏泡、品尝与鉴赏,不仅需要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上的体验,而且要用心灵去感悟。怎样品饮,鉴赏好茶,是一个长期体味学习的过程。

  • 7.1品饮茶艺概括

    好茶好水,良辰美景,才能品出茶之真味。会喝茶、会品茶是一门学问。不同茶类品质各异,同一款茶叶品质有优次等级有高低,沏茶、品茶需要扎实的品茶基本功。一杯茶在手,通过细品慢饮,能道出茶叶品质的特点,区分茶叶的优劣,还增加一份饮茶的情趣,这是享受品茶的基本功。品茶就是充分感觉茶的色、香、味、形,获得身心的愉悦,使饮茶获得上升到一种精神领域。

  • 7.2绿茶品饮茶艺

    本节课展示绿茶饮品茶艺。

  • 7.3红茶品饮茶艺

    本节课展示红茶饮品茶艺。

  • 7.4乌龙茶品饮茶艺

    本节课展示乌龙茶饮品茶艺。

  • 7.5黄茶品饮茶艺

    本节课展示黄茶饮品茶艺。

  • 7.6白茶品饮茶艺

    本节课展示白茶饮品茶艺。

  • 7.7黑茶品饮茶艺

    本节课展示黑茶饮品茶艺。

  • 第八章编创茶艺

    茶艺表演是通过结合表演要素展示泡茶与品饮的过程,以茶汤制备和饮用为基本内容和线索的综合表演艺术。茶艺表演的基础是茶技,首先要用科学的方法泡、饮好一壶茶,这也是茶艺表演的根本;而茶艺表演的重点又是艺,只有运用综合的艺术手段,才能达到茶艺表演的美好境界;但审美效果的实现并不代表已体现了以茶为应用的思想内容。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茶艺表演的基本特征。

  • 8.1编创茶艺

    茶艺表演是通过结合表演要素展示泡茶与品饮的过程。茶艺表演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与作用,茶艺表演的静态物象语言形式和茶艺表演的动态肢体语言形式。然而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通过不同的表演要素组合加以编排再现,具有综合性、表演性和再现性特点。茶艺表演作品编创要做到:茶品、茶器具、茶席、背景、音乐、服饰等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融合,服务于主题,彼此和谐。

  • 8.2编创原则与方法

    了解茶艺表演编创基本原则、作品主题设计、动作和冲泡程序、演解说词等;进行命题及主题的创新设计、茶席的创新设计、表演形式的创新设计、肢体语汇的创新设计等创新设计;通过茶品特征及文化内涵的提炼、茶品选择、茶品特性的集中提炼、茶品文化的集中提炼、茶艺表演名称的确定、茶艺表演各要素准备、茶艺表演演员挑选、茶艺表演语汇训练。

  • 第九章茶和天下

    茶源于中国,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在漫长的饮茶历史中形成的文化和精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我国有着自己独特的茶道精神:“和”“静”“怡”“真”,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用她影响着世界,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

  • 9.1茶道精神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5世纪,中国茶传到日本,开启了中国茶影响世界的征程,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茶的芬芳飘留在世界每一个角落。

  • 9.2茶和天下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现和利用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茶道精神,“和”“静”“怡”“真”,短短四字,凝聚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精髓,现如今,我们用茶道精神,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做到茶和天下。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茶艺基础

    1.1 认识茶

    1.2 茶具中的主泡器具和辅助器具

    1.3 泡茶用水

    1.4 什么是茶艺?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茶艺礼仪

    2.1 茶艺基本礼仪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古代茶艺

    3.1 唐代煎茶

    3.2 宋代点茶

    3.3 明清瀹饮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现代茶艺

    4.1 绿茶冲泡技艺

    4.2 红茶冲泡技艺

    4.3 乌龙茶冲泡技艺

    4.4 花茶冲泡技艺

    4.5 其他茶类冲泡技艺

    视频数1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民族茶艺

    5.1 民族茶艺-民间茶俗

    5.2 民族茶艺赏析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世界饮茶习俗

    6.1 世界饮茶习俗

    6.2 世界茶艺赏析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六大茶类品饮茶艺

    7.1 品饮茶艺概括

    7.2 绿茶品饮茶艺

    7.3 红茶品饮茶艺

    7.4 乌龙茶品饮茶艺

    7.5 黄茶品饮茶艺

    7.6 白茶品饮茶艺

    7.7 黑茶品饮茶艺

    视频数7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编创茶艺

    8.1 编创茶艺

    8.2 编创原则与方法

    视频数6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茶和天下

    9.1 茶道精神

    9.2 茶和天下

    视频数2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