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爱与医学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向往着健康、快乐等等,而这些都源自于爱。爱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事物,包括人类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等。爱是一种能力,无论是爱还是被爱都是幸福的。而对大众的爱更是一种脱离了功利性高尚感情。医学不仅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更是一门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服务的爱人之学。现如今,在医学中提倡的爱不只是停留在“医乃仁术”的观点上,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拥有更加广阔和深刻内容的医学人文观。
-
●1.1主动给予的幸福
爱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是一个人主动地以自己所能,对所爱对象无条件尊重、支持、保护和愿意为其奉献的具有理智的情感,以及由这种情感所推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力。同时爱也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唤醒和增进其能力的,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给予爱、感知爱、接受爱的能力。
-
●1.2怜惜这个世界
对于大众的爱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感情,它是脱离功利性不求回报的爱。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爱他人、爱大众的高尚情操。而医学就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服务的爱人之学。
-
第二章关爱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但疾病却可以对其造成的最直接甚至不可逆的伤害,而医学的发展和医护人员的出现,是对生命关爱的必然。现如今,人类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探明疾病过程和原理并加以解决的,但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并不足以解决临床中面对生命的诸多问题,还必需医护人员们在面对病人、同行和社会的关系上所具有的道德责任感。医学道德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有美好的愿望,而且需要对于生命正确的认识和相应的行为。
-
●2.1生命那些事儿
关于生命无论是其起源和进化过程都是漫长且神奇的,就每一个人而言,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而从医学的角度应该去界定个体生命的开始,对于医学的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2.2生命的科学探索
随着人类迁徙和活动的增加,疾病的种类和形式也不断变化,它除了伤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之外甚至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在用医学的力量去征服疾病、为生命之舟保驾护航的同时,也曾带给生命众多伤害。
-
●2.3人命至重
生命是神奇的、宝贵的,更是应该在道德规范下被尊重的。无论怎样从伦理的角度去认识生命,都是为了从道德的层面上去规范人类对待生命的态度,并为医学实践提供参考的标准和指导。帮助医务工作者解决“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等问题。
-
●2.4生如夏花
生命的质量和价值是生命神圣的基础,毫无价值或质量低劣的生命,其神圣也无从谈起,如果仅仅以质量和价值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应该在坚持生命神圣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执著地追求生命价值,才能让生命更加美好。
-
第三章以爱涅槃
自古以来,无论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家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会去思考死亡这个问题。人们对于死亡的本质、过程和意义的看法其实也是人生观在死亡问题上的体现。正因为有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人们开始了对于自己死亡时的状态的关注。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更应该意识到以“安乐的死”来帮助临终患者摆脱痛苦固然重要,但是以“安适的活”来帮助临终患者安然度过死前的痛苦阶段、减轻家属的精神忧伤更加不容忽视。
-
●3.1生命的终点
对于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来讲,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死亡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否定死亡、寻找心理归属、开展对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并形成了各种各种的死亡观。
-
●3.2“安乐”离开
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生命是否结束,面对无法逃避的死亡,很多人们会主动去选择用“安乐死”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安详的离开。安乐死的历史由来已久,尽管目前安乐死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含义,但是在临床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的诸多伦理和法律问题。
-
●3.3带着尊严谢幕
完整无缺憾的生命过程不仅应包含“优生”、“长寿”,同时还应该包括“优逝”与“善终”。临终关怀是在死亡来临时时,医学和医务工作者可以给予临终患者最好的爱,这份爱也同样表现在对于临终者的家属的关怀。
-
第四章爱的相托
医学中是否爱?是否能够以爱相托?如果可以托付,那么爱的托付究竟有什么内涵呢?患者是否也认同这种“爱”?我们通过“我爱你,别误会”;通过医护人员如何守护患者的健康;通过无论何时医护人员都在患者身边来诠释这种爱的相托。
-
●4.1我爱你,别误会
医护与患者之间有温度吗?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会了解到医护之间不但可以有温度,而且有爱、有真诚!了解医护人员是如何关爱患者,如何理解患者的“不满意”。
-
●4.2你的健康交给我
医护人员以无私的爱面对患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给予不同医疗照护。那么,医务工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守护健康的?什么是健康教育?延续护理又包括哪些内容呢?让我们通过本节内容对以上疑问进行解答。
-
●4.3还有我
医患关系是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一种治疗性人际关系。医患关系都有哪些内涵?如何认识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调节医患关系的?让我们在本节寻找答案。
-
第五章爱的传承
在中西方的医学和医疗实践的历史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医学道德思想。中国医传统医学道德源远流长,既使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优良医德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又使中国传统医德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德思想。西方医学源自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道德理论的创始者,早期的医德从医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逐渐发展为对所有医务人员共同要求的职业道德,即“医学伦理” 。
-
●5.1爱的脚步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萌发于远古时代早期的医学实践中,从远古时期医学诞生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医德伴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渐萌发。早期医德思想既体现在医家职业活动之中,同时也存在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汉以后的医学家在其对医德的阐述中均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基础和核心,将治病救人的医疗行为与践行儒家的仁爱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将之作为医者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
●5.2爱的果实
隋朝建立和完善了太医署,为学院式的医学教育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唐朝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是我国最早的全面系统地论述医学道德的专篇。宋朝医德思想突出表现为热心救治、不计名利的道德风尚和立论著书、探索争鸣的创新精神。金元医家将孝道扩展为仁道,倡导以医爱众。明代出现许多体裁风格多样的医德文献,具备了现代医学伦理规范的雏形。在清代中后期,西方医学及其伦理思想的不断传入,中医医德逐渐向近代医学伦理学发展。
-
●5.3西方掠影
古希腊的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兴衰演变成为今天的西医。希波克拉底是西方最早的医学道德理论的创始者,后期的古罗马和阿拉伯的医学和医德思想都是对其医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托马斯·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一书的出版,是医学伦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标志着现代医学伦理学的诞生。世界许多国家医学院校普遍开设医学伦理课程,使医学道德思想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
●5.4爱的原则
现代社会中,调节各种医学道德关系都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和最高要求是一些原则。医学实践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分别是尊重与自主原则、有利与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在现实应用过程中还要根据道德问题的现实情境,使用具体的应用原则,主要有知情同意原则、最优化原则与医疗保密原则等。
-
第六章爱的誓言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完整体现希波克拉底医学道德思想的是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是希波克拉底向医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议书,成为一代又一代医生的启蒙之音、行为之本,源远流传。南丁格尔作为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时刻将自己的誓言铭记于心。让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认识医学。
-
●6.1希波克拉底誓言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奠基人,他写下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其誓言中提倡对上视恩师如父母,恩师子女如手足;对下,毫不保留将知识传授给符合条件的学生的原则,使他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誓言开创了古希腊时期以“为患者谋利益为中心”的医德医风;表达了“一视同仁”的“仁爱”精神和为患者保守秘密的医德医风。该誓言中所确立的道德准则至今仍能作为现代职业医学道德的标准。
-
●6.2南丁格尔誓约
洛伦斯· 南丁格尔,世界著名护理专家,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护理学的奠基人。我们来一起深入认识南丁格尔。
-
第七章爱的信念
深入挖掘红医文化,大力弘扬红医精神,能更好地激励一代代正奋斗在或即将步入医疗战线的有志青年,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医者使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健康中国的目标早日实现。大力提升医学人文素养,也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医疗人员。
-
●7.1信念与信仰
本节主要介绍了信念的概念,如何区分信念与信仰,以及信念的产生和作用。通过本章学习,要让同学们了解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代青年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
●7.2什么是红医精神
"红医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出的,是长征时期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节课我们来解答什么是红医精神以及红医精神的产生和发展。
-
●7.3红医精神闪闪发光
我们常常说医疗是有温度的,那这个温度绝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更多的要在医患相处中去感知,去体现爱的存在,那就对我们的医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红医精神的内涵,做一个有“大爱”的未来医务工作者。
-
●7.4红医精神故事
通过讲述一位非常熟悉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的红医故事,再一次感受用生命践行着红医精神的事迹,对红医精神的内涵有新的认识。
-
●7.5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医精神是我国革命时期无数红色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血与汗、青春与生命塑造的精神丰碑,新时代医疗工作者更应当抱有艰苦奋斗、博极医源、信仰坚定的精神。本节课将从红医精神的时代路径和传承价值来为广大医学生树立一份强大的精神力量与行为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