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2
开课时间2025/02/01 - 2025/06/30
课程周期22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它不仅与中药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它专业课有紧密联系,而且与中成药生产和中医临床紧密相关,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中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中药药剂学的概述和发展
杨明、胡鹏翼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杨明、胡鹏翼
制药卫生与中药制剂原辅料
制药卫生概述
关志宇
灭菌与防腐
关志宇
中药制剂原料
关志宇
中药制剂辅料
关志宇
粉碎、筛析、混合
粉碎
王芳
混合
王芳
筛析
王芳
粉体学理论在药剂学的应用
王芳
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浸提
黄潇
分离与精制
黄潇
浓缩
黄潇
干燥
黄潇
制粒技术
制粒技术概述
伍振峰
制粒技术
伍振峰
中药片剂
中药片剂概述
关志宇
片剂的制备方法
关志宇
压片机
关志宇
压片时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志宇
片剂包衣、包装与质量要求
片剂包衣概述
关志宇
片剂包衣的设备
关志宇
片剂的薄膜包衣
关志宇
片剂的糖包衣
关志宇
片剂的包装与质量要求
关志宇
丸剂
丸剂的概述
刘婧
蜜丸的制备
刘婧
微丸的制备
管咏梅
乳剂
乳剂的概述
熊耀坤
乳剂形成的理论和必要条件
熊耀坤
乳化剂
熊耀坤
乳剂的制备与松节油乳剂的制备
熊耀坤
混悬剂
混悬剂的概述和稳定性
黄潇
混悬剂的制备过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黄潇
演示实验-复方硫磺洗剂
黄潇
注射剂
注射剂概念和分类
郑琴
注射剂的组成
郑琴
注射剂的制备、生产
郑琴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
郑琴
栓剂
栓剂概述
韩飞
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韩飞
栓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韩飞
气雾剂
气雾剂的概述
韩飞
气雾剂的吸收与组成
韩飞
气雾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韩飞
喷雾剂
韩飞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配伍变化
中药制剂稳定性概述
韩飞
中药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稳定化措施
韩飞
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方法
韩飞
药物配伍变化概述
韩飞
制剂配伍的变化
韩飞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
中药制剂新技术简介(一)
关志宇
中药制剂新技术简介(二)
关志宇
中药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与靶向制剂
关志宇
把分子送入人体的艺术:中药新药的研制
什么是中药新药
杨明
中药新药研制的指导思想与选题
杨明
中药新药创制案例
杨明
中药新药临床前药学研究
杨明
教学团队成员风采
杨明
  •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与任务;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及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性质、特点与使用方法。2.熟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简称GCP)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等。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史、研究进展与方向;中药剂型的分类方法;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 1.1中药药剂学的概述和发展

    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含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与任务;简介药剂学各分支学科;讲述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讲述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与方向。

  • 1.2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内容分类和基本目标

  • 第二章制药卫生与中药制剂原辅料

    【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原辅料的含义、特点、选择基本原则。2.熟悉制药卫生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原辅料的作用等。3.了解制药环境卫生的要求与管理、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法。

  • 2.1制药卫生概述

    讲述制药卫生的概念,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措施。

  • 2.2灭菌与防腐

    讲述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微生物致死时间曲线与D值,Z值,F值与F0值。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的特点、应用及影响因素;滤过除菌法(微孔薄膜滤器、垂熔玻璃滤器、砂滤棒等),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浸泡与表面消毒法)。介绍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法。介绍防腐与防虫的意义,详述常用防腐剂的性质与应用。

  • 2.3中药制剂原料

    原料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控制,以及其地位和作用

  • 2.4中药制剂辅料

    辅料的含义、特点、分类、作用、选择基本原则、注意事项,以及发展趋势

  • 第三章粉碎、筛析、混合

    【目的要求】1. 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的目的与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的粉碎、混合方法。3. 熟悉粉碎、筛析、混合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4. 了解粉粒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 3.1粉碎

    讲述粉碎的目的与基本原理;详述中药常用的粉碎方法(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超细粉碎)的特点与应用。讲述常规粉碎设备(柴田式粉碎机、万能磨粉机、球磨机)及常用超细粉碎设备( 流能磨、振动磨等)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介绍粉碎规则。讲述粉体学的概念,粉体的特性(粒径、粒子形态、比表面积、密度与孔隙率、流动性与润湿性,微粉化技术,微粉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 3.2混合

    详述混合的目的,等量递升等混合的原则、混合机理与混合方法;讲述混合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 3.3筛析

    讲述筛析的目的,药筛的种类与规格,粉末的分等。介绍常用过筛与离析器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 3.4粉体学理论在药剂学的应用

    粉体学理论在药剂学的应用。

  • 第四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浸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浸提方法与选用;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常用精制、浓缩方法的原理与选用,影响药液浓缩的因素,常用的浓缩方法、原理及其选用;影响药物干燥的因素,常用的干燥方法、原理及其选用。2. 熟悉中药浸提、分离、精制的目的;浸提常用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中药常用浓缩、干燥设备的性能及使用保养。3. 了解中药浸提常用溶剂和浸提辅助剂;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 4.1浸提

    介绍中药常用的浸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详述中药浸提的过程及影响浸提效果的各种因素;详述各种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的特点与选用;讲述各种浸提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 4.2分离与精制

    讲述分离技术的含义与目的;详述各种分离(沉降、离心、滤过)方法,滤过的原理及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讲述常用滤过方法(常压滤过、减压滤过、加压滤过、薄膜滤过)与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详述中药浸提液的精制方法(水醇法,醇水法,盐析法,酸碱法及大孔树脂、澄清剂等)的原理及其应用。

  • 4.3浓缩

    详述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各种浓缩(常压、减压、薄膜、多效蒸发)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讲述各种浓缩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 4.4干燥

    详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影响干燥的因素;各种干燥(烘干、减压、喷雾、沸腾、冷冻、红外、微波、鼓式、带式等)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讲述各种干燥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 第五章制粒技术

    【目的要求】1. 掌握制粒的目的与基本原理、制粒方法。2. 熟悉制粒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

  • 5.1制粒技术概述

    制粒技术基本概念、发展前沿及方法。

  • 5.2制粒技术

    详述制粒的目的、制粒的方法(挤出、搅拌、流化、喷雾、滚转、滚压等);讲述制粒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 第六章中药片剂

     【目的要求】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片剂常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中药片剂的一般制法。2.熟悉压片机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保养;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6.1中药片剂概述

    讲述片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应用;片剂原料的种类;中药片剂的类型。介绍中药片剂新产品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6.2片剂的制备方法

    详述中药片剂工艺流程;原料药的预处理;湿法制颗粒压片;干法制颗粒压片;粉末直接压片;不同类型片剂的片重计算

  • 6.3压片机

    压片机的种类、结构。

  • 6.4压片时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压片机性能和使用;压片过程与机理;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七章片剂包衣、包装与质量要求

    【目的要求】1.掌握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素片的要求与包衣工艺。2.熟悉片剂的质量检查。

  • 7.1片剂包衣概述

    讲述片剂包衣的目的和种类(糖衣、薄膜衣、肠溶衣);包衣方法和设备;包衣物料的品种和要求;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介绍糖衣的混合浆包衣方法。

  • 7.2片剂包衣的设备

    包衣机的种类与方法

  • 7.3片剂的薄膜包衣

    薄膜包衣的概念、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 7.4片剂的糖包衣

    糖包衣的概念、特点、操作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 7.5片剂的包装与质量要求

    讲述片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方法和要求。介绍片剂多剂量包装与单剂量包装;包装容器、数片器械、包装步骤与自动包装机;贮藏要求。

  • 第八章丸剂

    【目的要求】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基本理论和技能;水丸、蜜丸、浓缩丸的含义与应用。2.熟悉滴制法制备丸剂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 8.1丸剂的概述

    讲述丸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含微丸)、制法(泛制法、塑制法、滴制法)。

  • 8.2蜜丸的制备

    讲述蜜丸的特点、规格,蜂蜜的选择与炼制,塑制法制备蜜丸的过程与设备。典型制剂举例。

  • 8.3微丸的制备

    讲述微丸的含义、特点与制法。典型制剂举例。

  • 第九章乳剂

    【目的要求】 1.掌握乳浊液型药剂的特点与制法。 2.熟悉乳化的概念;增溶机制;乳剂形成理论及其稳定性,乳化剂的选用,乳浊液的质量评定。

  • 9.1乳剂的概述

    讲述乳化、乳化剂等的含义,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含义

  • 9.2乳剂形成的理论和必要条件

    乳剂形成的机制和必要条件

  • 9.3乳化剂

    气雾剂经肺吸收的机理

  • 9.4乳剂的制备与松节油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与演示实验

  • 第十章混悬剂

    【目的要求】1.掌握混悬液型药剂的特点与制法。2.熟悉混悬剂的稳定性,混悬液的质量评定。

  • 10.1混悬剂的概述和稳定性

    讲述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含义,润湿剂、助悬剂与絮凝剂等的含义。及混悬剂的稳定性。

  • 10.2混悬剂的制备过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介绍了混悬剂的制备过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 10.3演示实验-复方硫磺洗剂

    演示实验-复方硫磺洗剂

  • 第十一章注射剂

    【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注射剂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过程与技术关键;热原的性质、污染途径及除去方法,热原的检查方法。2. 熟悉注射剂常用溶剂的种类;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及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及精制法;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选用和质量要求及处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3.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

  • 11.1注射剂概念和分类

    详述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介绍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中药注射剂新产品设计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11.2注射剂的组成

    等渗问题

  • 11.3注射剂的制备、生产

    介绍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关键操作

  • 11.4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

    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热原的性质与污染

  • 第十二章栓剂

    【目的要求】1. 掌握栓剂的含义和特点;药物吸收的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要求;置换价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2. 熟悉栓剂常用基质的种类、特点以及栓剂的质量要求。3. 了解栓剂的发展概况以及包装贮藏要求。

  • 12.1栓剂概述

    讲述栓剂的含义、种类(肛门栓、阴道栓;双层栓、中空栓、微囊栓、骨架控释栓、渗透泵栓、凝胶缓释栓等)、规格、作用特点;栓剂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质量要求。介绍栓剂的发展简况,栓剂新产品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12.2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讲述栓剂基质的要求、种类、性质与应用;栓剂附加剂的种类。

  • 12.3栓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详述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设备,药物的处理与基质混合,置换价的概念;双层栓剂与中空栓剂的制法。典型制剂举例。讲述栓剂的质量评定项目与检查方法;介绍栓剂的包装与贮藏。

  • 第十三章气雾剂

    【目的要求】1. 掌握气雾剂和气压剂的含义、种类与特点;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2. 熟悉气雾剂的组成;药物经肺吸收的机理。3. 了解气压剂的含义、分类和制备方法。

  • 13.1气雾剂的概述

    气雾剂的概念、特点、种类

  • 13.2气雾剂的吸收与组成

    气雾剂的肺部吸收途径,气雾剂的组成

  • 13.3气雾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气雾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13.4喷雾剂

    讲述喷雾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 第十四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配伍变化

    【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及有效期的求解。2.熟悉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常用的稳定化措施。3.了解研究药剂稳定性的意义;包装材料与药剂稳定性的关系。

  • 14.1中药制剂稳定性概述

    介绍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范畴与研究的现状。

  • 14.2中药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稳定化措施

    讲述制剂工艺、水分、空气(氧)、温度、pH值、光线、包装材料等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稳定化的措施(延缓水解方法;防止氧化方法;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制成微囊或包合物,制成固体剂型;改进制剂工艺条件等)。

  • 14.3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方法

    简介化学动力学的反应速度常数与反应级数的概念;详述稳定性考察的项目与方法,包括留样观察法、加速试验法(常规试验法、经典恒温法、简化法、台阶型变温法),以及稳定性试验注意事项。

  • 14.4药物配伍变化概述

    配伍的定义,目的及配伍的类型

  • 14.5制剂配伍的变化

    药理学配伍、药剂学配伍变化等

  • 第十五章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

    【目的要求】1.掌握β-环糊精包合、微型包囊、固体分散体、脂质体制备技术等。2.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含义、作用特点、制备方法。 3.了解其他新技术(如磁性微球制备技术、前体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等)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 15.1中药制剂新技术简介(一)

    讲述制成固体分散体的含义、特点、类型;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及特性;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质量评定。讲述β-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包合的作用;包合物的制备(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等);包合物的质量评定。

  • 15.2中药制剂新技术简介(二)

    讲述微型包囊的含义、特点与应用;囊心物与包囊材料;微囊的制备方法(相分离-凝聚法: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复乳包囊法;界面缩聚法;物理机械法等);微型胶囊的质量评定。讲述脂质体的含义、特点;脂质体的结构;脂质体常用的制备方法(薄膜分散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冷冻干燥法等) 、质量评定。影响脂质体载药量的因素。

  • 15.3中药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与靶向制剂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分类、释药原理、缓控释技术,靶向制剂概述、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 第十六章把分子送入人体的艺术:中药新药的研制

    【目的要求】1.掌握新药的含义。2.熟悉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程序与方法;新药报批程序;新药的监测管理及技术转让基本知识。3.了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明确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 16.1什么是中药新药

    新药定义、中药新药研发现状

  • 16.2中药新药研制的指导思想与选题

    讲述新制剂研究选题的原则与途径,处方的设计原则、处方类型与内容,选择剂型的原则

  • 16.3中药新药创制案例

    讲述新药报批的基本要求,新药临床研究报批、新药生产报批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讲述新药的监测管理与技术转让的基本知识。

  • 16.4中药新药临床前药学研究

    制剂的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的研究,药品稳定性试验,临床前药效学研究,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新制剂的临床研究等

  • 16.5教学团队成员风采

    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团队成员工作风采。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药药剂学的概述和发展

    1.2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制药卫生与中药制剂原辅料

    2.1 制药卫生概述

    2.2 灭菌与防腐

    2.3 中药制剂原料

    2.4 中药制剂辅料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粉碎、筛析、混合

    3.1 粉碎

    3.2 混合

    3.3 筛析

    3.4 粉体学理论在药剂学的应用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4.1 浸提

    4.2 分离与精制

    4.3 浓缩

    4.4 干燥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制粒技术

    5.1 制粒技术概述

    5.2 制粒技术

    视频数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中药片剂

    6.1 中药片剂概述

    6.2 片剂的制备方法

    6.3 压片机

    6.4 压片时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片剂包衣、包装与质量要求

    7.1 片剂包衣概述

    7.2 片剂包衣的设备

    7.3 片剂的薄膜包衣

    7.4 片剂的糖包衣

    7.5 片剂的包装与质量要求

    视频数5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丸剂

    8.1 丸剂的概述

    8.2 蜜丸的制备

    8.3 微丸的制备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乳剂

    9.1 乳剂的概述

    9.2 乳剂形成的理论和必要条件

    9.3 乳化剂

    9.4 乳剂的制备与松节油乳剂的制备

    视频数4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混悬剂

    10.1 混悬剂的概述和稳定性

    10.2 混悬剂的制备过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10.3 演示实验-复方硫磺洗剂

    视频数3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注射剂

    11.1 注射剂概念和分类

    11.2 注射剂的组成

    11.3 注射剂的制备、生产

    11.4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

    视频数4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栓剂

    12.1 栓剂概述

    12.2 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12.3 栓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视频数3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气雾剂

    13.1 气雾剂的概述

    13.2 气雾剂的吸收与组成

    13.3 气雾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13.4 喷雾剂

    视频数4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配伍变化

    14.1 中药制剂稳定性概述

    14.2 中药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稳定化措施

    14.3 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方法

    14.4 药物配伍变化概述

    14.5 制剂配伍的变化

    视频数5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

    15.1 中药制剂新技术简介(一)

    15.2 中药制剂新技术简介(二)

    15.3 中药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与靶向制剂

    视频数3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把分子送入人体的艺术:中药新药的研制

    16.1 什么是中药新药

    16.2 中药新药研制的指导思想与选题

    16.3 中药新药创制案例

    16.4 中药新药临床前药学研究

    16.5 教学团队成员风采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