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知识产权导论
本章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和演进路径,剖析知识产权的前世今生。从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引出为什么需要知识产权制度。通过重点讲授知识产权的内涵外延、法律性质、特征、客体和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框架,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
●1.1初识知识产权
从现代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与中国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命运,引出知识产权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财富、权利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的问题,从《哈利·波特》打造的2000亿元的版权产业价值链的故事,引出知识产权为何物的思考。
-
●1.2知识产权的前世今生
从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的诞生开始,追溯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源起,重点梳理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出台及修改历程。
-
●1.3为什么需要知识产权制度?
从“为什么猪羊不会灭绝,而大象却濒临灭绝”这个问题出发,来探索人类社会为何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从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出治癌药格列卫的研发需要知识产权保护这样的动力机制。
-
●1.4知识产权的内涵外延
先后从相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国内法以及学者的研究剖析知识产权的内涵和外延。
-
●1.5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本节着重从私权与无形财产权这两个方面来把握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私权,虽然知识产权具有了某些公权力因素,但公权力因素只占很少的部分。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
●1.6知识产权的特征
本节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地域性、无形性、时间性,来阐释知识产权法律特征。
-
●1.7知识产权的客体变迁
从客观现实和历史来考察知识产权客体的扩张,以及关于知识产权客体形态的几种代表性学说。
-
●1.8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从知识产权法律 、知识产权行政法规、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知识产权行政规章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以及我国参加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来勾画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
第二章著作权法
本章以“主体-客体-内容”为分析框架,深入阐释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和限制,对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邻接权的主体与权利内容进行了剖析,对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利用和保护进行重点讲授。
-
●2.1著作权法概述
本节着重讲解何为著作权、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以及著作权的构成和特征。
-
●2.2著作权的主体
依据不同的标准著作权主体有不同的划分,本节着重讲解根据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划分得出著作权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
●2.3著作权的客体:作品及其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作品有不同的分类。本节重点讲授依作品的表现形式分出来的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摄影作品、计算机软件等。并对关联紧密的这几对作品类型进行了辨析:文字作品与口述作品、音乐作品与戏剧作品、美术作品与实用艺术作品;还对争议颇大的视听作品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了着重讲解。
-
●2.4著作权内容、取得与期限
本节对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这4种著作人身权,以及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和汇编权这12种著作财产权进行一一讲解,并重点剖析与比较了复制权、发表权与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表演权与广播权。
-
●2.5邻接权
从《罗马公约》所保护的三类邻接权主体——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权利谈起,着重讲解我国著作权法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明确的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刊的版式、装帧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
●2.6著作权的限制
本节着重讲解何谓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并辨析这三者之间的异同。
-
●2.7著作权的利用与管理
主要讲授著作权的三种利用方式:一是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二是著作权的转让;三是著作权的继承。
-
●2.8著作权的保护
主要讲授我国《著作权法》第 47 条和第 48 条所规定的两类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以及不同侵权行为所对应的的法律责任。第 47 条规定的侵权行为一般仅损害了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的个人利益,因此仅须承担民事责任;第 48 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在损害权利人个人利益的同时,还可能损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行为人在承担民事责任的同时,可能还须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
第三章专利法
本章主要讲授专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专利权的主体与专利的种类、授权条件、说明书与权利要求、申请审查程序,到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权的限制以及专利权的保护。
-
●3.1专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回顾专利制度所经历的萌芽、建立到发展三个阶段中重要立法与大事件,追溯专利制度的演进路径与影响要素。
-
●3.2专利权的主体
公民、法人及非法人单位、共同发明人、合法受让人和外国人这五类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
●3.3专利的种类
重点剖析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类专利的定义和应具备的要素,辨析三者之间的异同
-
●3.4专利权的授权条件
本节重点讲授专利权授予的实质性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比较不同类别的专利在三性的要求上的差异。
-
●3.5专利权的取得
本节主要讲授专利的申请程序、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专利的审查程序。关于专利申请程序重点讲授国内申请专利的原则、流程和所需提交文件;说明书与权利要求部分重点讲授这两类文件的构建和具体要求,尤其强调权利要求的撰写规范;比较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程序的异同,以及专利复审的原则、专利无效宣告的事由和优先审查程序的三个发展阶段。
-
●3.6专利权的内容
本节主要包括从专利权人的权利、义务和权利限制三方面的内容。重点讲解:(2)专利独占实施权、标记权、转让权和许可权;(2)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和实施专利的义务;(3)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用尽的情况、先用权例外、过境的国外交通工具专利使用例外、科研与实验目的的使用豁免、善意第三人使用的免责规定。
-
●3.7专利权的保护
本节重点讲解专利侵权行为的五个构成要件、直接侵权的6种行为与间接侵权的条件与类别,认定专利直接侵权的4个步骤与抗辩事由、间接侵权行为认定的三个方面,以及专利侵权民事、行政与刑事救济措施。
-
第四章商标法
除了导言以外,本章按照权利客体-权利取得-权利本体的逻辑,将商标法的内容体系化为商标、商标注册、注册商标权的内容,最后单列讲解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主要内容涉及:标志的类型,商标的概念、功能与类型,以及《商标法》沿革,商标注册的要件、申请、审查、核准与救济,注册商标权的取得、期限、利用、保护与灭失,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地理标志的定义与特征。尽管,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变更业务用章及相关表格书式的公告》(第295号),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整合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不再保留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但是,鉴于2019年4月修改《商标法》并未就“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表述做出修改,故本章依然沿用此类表述,以便组织商标法知识内容和讲解商标法知识要点。
-
●4.1商标的世界
本节通过微案例和经典语录导入,引发商标法问题的思考,并交代本章的基本学习方法。
-
●4.2商标
本节着重讲解标志的类型,商标的概念、功能与类型,以及《商标法》的沿革。内容主要涉及:标志的类型,《商标法》上的商标定义和功能,商标的法定类型和学理类型,我国《商标法》的立法宗旨、“法”“英”“美”商标法的简概、我国《商标法》的历史演变和修改进程,以及我国加入的与商标保护有关的主要国际公约或协定。
-
●4.3商标注册
本节着重讲解商标注册的要件、申请、审查、核准与救济。内容主要涉及:商标注册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要件,商标注册申请的基本原则、方式、文件要求以及其他情形,商标注册的形式审查、实质审查、驳回申请与核准公告,商标注册的复审、诉讼、无效三种救济方式。
-
●4.4注册商标权
本节着重讲解注册商标权的取得、期限、利用、保护与灭失。内容主要涉及:商标控制力的取得方式,注册商标权的期限和续展期、宽展期,注册商标权的使用许可、转让和质押,注册商标权的侵权情形、抗辩事由和法律救济,注册商标权的注销、撤销和无效。
-
●4.5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
本节着重讲解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内容主要涉及:驰名商标的定义和认定方式、规则、因素,保护方式以及其他规范;地理标志的定义、特征和法律保护。
-
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知识产权客体,除了作品、专利、商标之外,还包括了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等。对这些客体的保护,构成了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现代以来对智力创造成果和经营标记等无形财产给予全面保护的图景。本章将重点介绍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设计权等其他知识产权。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权利的客体、主体、内容、取得、限制五个部分展开。本部分主要设计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细则。
-
●5.1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体与专利权的客体在部分形式上相同,商业秘密权因而为技术开发主体保护其技术成果提供了专利权之外的选项。但商业秘密权的客体和权利的内容上与专利权又有巨大的差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确认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本节重点介绍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与法律责任。在本节的开始,通过了解一些商业秘密的趣闻和历史来慢慢认识它。
-
●5.2植物新品种权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在国际上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我国专门制订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确立了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本节重点介绍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与限制,以及其取得、终止和无效的条件和程序。
-
●5.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一种晚近才出现的知识产权的客体形式,对其保护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时代对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激励。我国专门制订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确立了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本节重点介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与限制,以及集成电路布置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的程序。
-
第六章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
本章重点讲授知识产权管理三要素、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专利挖掘与布局策略、版权运营模式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通过以案说法,剖析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通过典型案例管窥知识产权运用奥秘。
-
●6.1知识产权管理三要素
主要讲授知识产权管理的三要素,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
-
●6.2案说知识产权风险
以十余个案例剖析企业知识产权传统风险与当前面临的知识产权新型威胁
-
●6.3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
本节重点专利挖掘的主体、目标与意义,以及专利挖掘的主要模式与价值。
-
●6.4新媒体时代的版权运营
比较传统的版权内容产业的单链条模式与新媒体时代版权内容产业的多链条模式,通过剖析迪士尼及其漫威的超媒体品牌经营思路与手法,探寻其版权运营策略。
-
●6.5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本节主要讲解讲授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拍卖、质押融资、以知识产权出资或增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以及知识产权的精准管理等各个环节所需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知识产权评估模型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