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门诊护理
医院是对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医院良好的环境与合理的布局会对服务对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医院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努力创造和维护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与就诊环境,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门诊、急诊的布局与设置,能以正确的方法完成门诊护理工作及配合急诊抢救工作;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形成;常用的消毒灭菌的方法,学会无菌操作技术,逐渐养成无菌观念。 -
●1.1医院与门诊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医院门诊护理工作内容。
-
●1.2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本节主要介绍医院感染的形成、分类、预防措施及控制内容。
-
●1.3无菌技术
本节课主要讲解无菌操作技术。
-
●1.4隔离技术
本节课主要讲解隔离技术的相关内容。
-
第二章入院护理
患者入院以后,需要护士完成一系列的护理工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系统了解病区环境的设置,患者入院后护士进行入院接待程序、床单位的准备方法、运送病人的方法、病人卧位的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与检测,标本采集的方法与原则、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
●2.1住院环境
本节主要介绍病区环境的设置及布局、病区环境的管理。
-
●2.2入院接待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护士对新入院病人的针对性护理,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人康复。
-
●2.3床单位准备
本节主要介绍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铺床目的及具体方法。
-
●2.4运送病人法
本节主要介绍护士运送病人的具体方法。
-
●2.5舒适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舒适内涵、如何促进病人舒适。
-
●2.6疼痛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疼痛的分级、如何减轻病人的疼痛。
-
●2.7卧位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临床常用的卧位。
-
●2.8休息与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休息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患者在患病期间通过适当的休息与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缓解心理压力而促进身心健康,护士应充分地认识休息与睡眠的作用和意义,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使之得到有效的息,促使早日康复。
-
●2.9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是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总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护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以获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
●2.10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本节主要介绍是现代医学的法定文件,医疗和护理文件必须书写规范。妥善保管,以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和原始性。
-
●2.11标本采集
本节主要介绍临床标本检验的结果对疾病诊断、病情的观察、防治措施的制定、预后的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极其重要,也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之一。
-
●2.12军中南丁格尔——黎秀芳
黎秀芳的英雄事迹
-
第三章生活护理
所谓生活护理不仅仅是给病人喝水、喂饭、洗头、洗脚这么简单,而是要在平凡的生活护理过程中用心观察,专业化评估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大并发症,借助生活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才是真正的生活护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口轻护理、皮肤护理、晨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等相关理论及护理操作技术;病人的生活护理无处不在,无所不及,不同疾病不同治疗阶段,采取不同的生活护理,即使相同的疾病,年龄、性别不同,实施的生活护理也是不同的。 -
●3.1口腔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清洁的意义、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禁忌症,常用的漱口溶液等。
-
●3.2皮肤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皮肤护理。完整的皮肤是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皮肤新陈代谢迅速,其代谢产物如皮脂、汗液及脱落的表皮碎屑等与外界微生物及尘埃结合形成污垢,黏附于皮肤表面,如不及时清除,可刺激皮肤,降低皮肤抵抗力,破坏其屏障功能,成为微生物入侵门户,造成皮肤感染。皮肤护理是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的项重要措施。
-
●3.3晨晚间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皮肤护理。晨晚间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护理工作,可以使患者身心舒适,心情愉快;同时也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满足其身心需要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途径。尤其是对于危重、昏迷、瘫痪、高热、大手术后及年老体弱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护士对其进行晨、晚间的生活护理。
-
●3.4营养与饮食
本节主要介绍饮食护理。营养与饮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与饮食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而且能够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促进康复。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病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是实施整体护理重要环节,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有关的营养知识、各种饮食原则及饮食护理技术,能准确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需要,指导患者选用合理饮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
-
●3.5排尿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排尿护理。排尿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通过尿液将机体代谢的终末产物排出体外,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尿液的排出受意识控制,但是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排尿,导致排尿形态的改变。护士在为病人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了解病人可能存在的问题,应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协助病人维持正常的排尿功能。
-
●3.6排便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排便护理。人体参与排便活动的主要器官是大肠,食物进人消化道后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剩余残渣贮存于大肠内,除部分水分被高吸收外,其余均经细菌发酵腐败作用后形成粪便。通常情况下,粪便的性质与形状可以反映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状况。因此护土通过对患者排便活动及粪便的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和鉴别消化道疾患,有助于诊断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护理措施。
-
第四章基本治疗护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治疗护理是护理人员每天要完成的最基本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病人康复过程中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学会冷热疗法技术、注射技术、静脉输液技术。 -
●4.1冷热疗法
本节主要介绍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者全身,以达到消炎、止痛、降温、止血的治疗方法。
-
●4.2给药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介绍给药基础知识.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护士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也是用药后监护者,为了合理、准确、安全和有效地给药,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用药史,掌握有关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方法,及时正确地对药物疗效和反应做出评价,才能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
●4.3口服给药法
本节主要介绍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经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局部或全身的疗效。口服给药法是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的给药方式。但因口服给药吸收慢,且易受胃肠功能及胃内容物的影响,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频繁呕吐,禁令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
-
●4.4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本节主要介绍超神波雾化吸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利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雾滴,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给药方法。
-
●4.5注射给药法
本节主要介绍注射给药法。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等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注射给药具有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升高迅速、进入体内的药量准确等特点。适用于需要药物迅速发生作用,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口服给药的患者。常用注射法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等。
-
●4.6局部给药法
本节主要介绍局部给药法。局部给药法包括滴眼药法、滴耳药法、滴鼻药法等。
-
●4.7药物过敏试验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临床上,某些药物在使用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抢救可危及生命。为了防止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某些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在做过敏试验时,护士应准确配制试验溶液,严格掌握操作方法,认真观察反应,正确判断结果,并做好发生过敏反应时的抢救准备,熟练掌握抢救技术。
-
●4.8静脉输液
本节主要介绍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以便在治疗疾病、保证病人安全和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
●4.9静脉输血
本节主要介绍静脉输血。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
●4.10三查八对的由来
三查八对的由来
-
第五章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危重患者通常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重而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及时、周密、全面地进行病情评估,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实施准确的诊疗和有效的支持性护理措施,这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学会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抢救技术。 -
●5.1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本节主要介绍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护士对病人的观察应贯穿于病人疾病诊治及护理过程的始终,从症状到体征,从生理到精神、心理的全面细致观察。尤其是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更有重要的意义。
-
●5.2危重病人的抢救管理和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管理。危重患者抢救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抢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因此,必须从组织上、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护士也要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这样才能在遇有急危重症患者时,全力以赴、及时地进行抢救,挽救患者的生命。
-
●5.3吸痰法
本节主要介绍吸痰法,。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气管切开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
●5.4吸氧法
本节主要介绍吸氧法,。吸氧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
●5.5心肺复苏术
本节主要介绍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患者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即用按压心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
第六章临终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人生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死亡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命运。临终是人生的必然发展阶段,在人生的最后旅途中最需要的是关爱和帮助。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病人身心两个方面的反应,帮助临终病人减轻痛苦以提高生存质量,引导病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同时给予家属疏导和安慰,以保持其良好的身心健康。 -
●6.1临终护理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临终关怀的内涵及原则。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患者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即用按压心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
●6.2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临终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患者走向生命中最后一个阶段时,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护士应掌握临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患者需要,给予关爱和帮助。同时对临终病人家属给予适当的疏导和安慰,以保持其良好的身心健康。
-
●6.3死亡后的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死亡后的尸体护理和死亡后家属的护理。做好尸体护理既是对死者的同情和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最大的心理安慰。
-
第七章出院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病人出院的护理。病人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要出院或需要转院、转科、或不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而自动离院时,护士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出院护理工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病人出院前护理内容、出院当日的护理内容、出院后的工作内容。 -
●7.1出院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病人出院的护理。病人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要出院或需要转院、转科、或不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而自动离院时,护士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出院护理工作。
-
第八章护理职业防护
本节主要介绍护理职业防护措施。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特殊的服务对象,决定其经常暴露于各种有毒有害环境之中,是医院中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的群体。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具备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认识、处理及防范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以减少职业伤害,保护自身安全、维护自身健康。 -
●8.1护理职业防护的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护理职业防护的概念。
-
●8.2护理职业防护的主要措施
本节主要介绍护理职业防护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