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言语交际
现代汉语言语交际
6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南昌大学
开课教师徐阳春刘小川李占炳张静
学科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言语交际!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言语交际概说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导学
徐阳春
言语交际概说
徐阳春
语境与预设
什么是语境
徐阳春
语境的功能
徐阳春
什么是预设
徐阳春
预设的特点和功能
徐阳春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识别
徐阳春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动机
徐阳春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礼貌原则
徐阳春
言语陷阱
质真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徐阳春
适量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徐阳春
方式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徐阳春
言语表达与语境要素
言为心声:言语表达与交际意图
刘小川
前言与后语:言语表达与上下文
刘小川
我和你:言语表达与交际主体意识
刘小川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言语表达与交际场合
刘小川
跟上时代的脚步:言语表达与社会时代背景
刘小川
言语表达与语体选择
什么是语体
徐阳春
语体的分类
徐阳春
言语表达与语体选择
徐阳春
言语表达与修辞手段
语言要素的超常组配——修辞手段
刘小川
方寸之间的变幻——字形修辞
刘小川
流淌的声音——语音修辞
刘小川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词语的选择
刘小川
不一样的风韵——整句与散句
刘小川
记忆的节奏——长句和短句
刘小川
“有”和“无”大不一样——完整句与省略句
刘小川
句子首尾不一般——常式句与变式句
刘小川
美妙的语形——注重形式的辞格
刘小川
奇妙的关联——注重意义的辞格
刘小川
彼此之间——现代汉语转义修辞
刘小川
游走在熟悉和陌生之间——现代汉语仿拟修辞
刘小川
谋篇布局——现代汉语篇章修辞
刘小川
超越常规的“常规”——辞格使用不当
刘小川
口才的训练
口才训练的重要性
刘小川
口才系统化训练的层次与要求
刘小川
口才训练:扑克牌训练法
刘小川
言语交际成功的关键:提出好问题
刘小川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交际主体的能力内涵
刘小川
水星和火星——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刘小川
先行一步——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与回避
刘小川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言语交际中副语言的运用
刘小川
向刻板和偏见说再见——言语交际中的消极心理与表达
刘小川
语法规则运用失误
成分的残缺与赘余
李占炳
词语搭配不当
李占炳
位置不当
李占炳
虚词使用不当
李占炳
杂糅
李占炳
指代不明
李占炳
检查语法问题的方法
李占炳
标点符号使用失误
标点符号用法概说
张静
逗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张静
冒号、引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张静
叹号、问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张静
  • 第一章言语交际概说

    社会生活离不开言语交际,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实际上就是依据特定的语境进行言语表达和话语理解。语言规则一视同仁,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水平不同的人使用这个相同的规则系统进行的表达和理解,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好比钢琴,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来弹奏,但是水平不同的人弹奏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言语交际有其规律可循,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大家领会和掌握其中的规律。

  • 1.1导学

    课程导学

  • 1.2言语交际概说

    社会生活离不开言语交际,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实际上就是依据特定的语境进行言语表达和话语理解。语言规则一视同仁,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水平不同的人使用这个相同的规则系统进行的表达和理解,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好比钢琴,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来弹奏,但是水平不同的人弹奏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言语交际有其规律可循,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大家领会和掌握其中的规律。

  • 第二章语境与预设

    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同样一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如何选择最佳的表达形式和最佳的理解?语境是关键。言语表达和话语推导都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语境语境包括交际意图、前言后语、交际对象、交际场合、背景知识等。语境中的背景知识也可以称作认知语境。认知语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预设。预设是语句出现的前提条件,它包含在语句的意思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包括前言后语)来推知。

  • 2.1什么是语境

    表达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语境语境包括交际意图、前言后语、交际对象、交际场合、背景知识(包括跨文化背景)等。

  • 2.2语境的功能

    本节介绍语境的具体作用。语境具有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同一个意思,语境不同表达形式不同;同一个语句,语境不同理解不同。省略和词语的具体所指也需要依赖语境的提示。

  • 2.3什么是预设

    任何语句出现都有其前提条件——预设。例如“他妹妹很富有”,这句话必须有一个预设:他有妹妹,否则这句话就是假的。预设包含在语句的意思之中,它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包括前言后语)来推知。

  • 2.4预设的特点和功能

    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预设,那么言语表达和话语推导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预设是话语的前提,可以通过语境推导,也可以通过改变语境来取消。预设为真,则话语有真值,否则没有真值。因此,预设的推导和辨别很重要。预设还有派生功能:一是使表达简洁,二是可以用来制造幽默。

  • 第三章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的理想状态是双方表达都遵循合作原则,这样大家都不要费心推导,不用担心上当。然而实际的言语交际却常常违反合作原则。如何知道对方违反了合作原则?对方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这是本章要回答的问题。本章着重介绍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并以这两个理论为指导,对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

  • 3.1合作原则的违反与识别

    言语交际需要双方合作,因此言语交际需要遵循合作原则。然而,实际的言语交际则是常常会违反合作原则。如何知道对方违反了合作原则呢?判断对方是否违反合作原则的依据是语境和预设。

  • 3.2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动机

    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呢?直来直去不好吗?违反合作原则是有原因的,大致出于五个方面的动机:出于礼貌、出于面子、出于幽默、出于误解、出于幽默。

  • 3.3合作原则的违反与礼貌原则

    违反合作原则的动机之一是出于礼貌,有些话直说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不悦,因此需要间接表达,含蓄地表达。礼貌原则的主旨是言语交际中要尽量多给对方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 

  • 第四章言语陷阱

    违反合作原则的动机包括布设言语陷阱。对方违反合作原则而布设言语陷阱,如果我们不能察觉,就会上当。识别言语陷阱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才能不上当?这是这一章要回答的问题。

  • 4.1质真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骗子说假话有哪些招数?如何识别?违反质真准则布设言语陷阱的招数较多,如违背常理、虚构预设、赠送“馅饼”。要识别骗子违反质真准则布设的言语陷阱,主要依据认知语境和预设。例如:密码和验证码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告诉任何人,这已经是常识。如果对方要你告知密码或验证码,那一定是骗子。又如:你明知没有参与中奖活动,却听信对方的诱惑去领“大奖”,上当也就是必然的了,因为常识告诉我们: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 4.2适量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对方说了假话,你信以为真则会上当。对方没有说假话,你不注意也会上当。那为什么会上当呢?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对方违反适量准则,不提供所必需的信息,我们若不细察,也会上当。判断对方是否违反了适量准则,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量,主要依据是认知语境——背景信息。我们需要细想所涉事物的完整信息量应该有哪些,细察对方的表述是否有缺漏。若有缺漏,则很可能是语言陷阱所在。对某事物背景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需要思考,需要查阅,需要请教,甚至需要专家咨询,切忌匆忙成交。

  • 4.3方式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对方没有说假话,也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量,如果不细察还可能会上当受骗。那是为什么呢?因为骗子还会违反方式准则。违反方式准则布设言语陷阱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利用模糊词语、利用障眼法、利用歧义、利用预设。由于违反方式准则者主要是把话说得不明不白,说得你难以注意,因此,要避免落入这样的陷阱,我们需要根据语境细察每一个细节。

  • 第五章言语表达与语境要素

    语境要素包括交际意图、上下文、主体意识、交际场合与社会时代背景。结合案例全面地考察各语境要素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加深对语境各要素的理解。

  • 5.1言为心声:言语表达与交际意图

    交际意图决定了我们言语行为及其话语形式,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选用得体的话语来实现某一特定的交际目的。实现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的统一,是确定交际目的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为了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我们可以使用凡事用多个条件来表达、引用权威资料、超越眼前话题等三种方式来争取交际的主导权。

  • 5.2前言与后语:言语表达与上下文

    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表达,都得瞻前顾后,着眼整体。一方面要顾及上下文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善于利用前言后语的相互关联与补衬作用,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化的组合,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5.3我和你:言语表达与交际主体意识

    言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的言语行为互动过程,我们需要在交际过程中准确把握其中自我和对象意识,以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

  • 5.4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言语表达与交际场合

    言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交际场合中进行的,必然要受到制约,交际双方需要充分认识交际场合,并主动调整自己的话语。

  • 5.5跟上时代的脚步:言语表达与社会时代背景

    言语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任何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语言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在语言三要素中,以词汇的变化最为迅速。言语交际中,忌讳语、委婉语和模糊语三种较为特殊的表达对社会变化较为敏感。

  • 第六章言语表达与语体选择

    我们知道,同一个意思有多种语言形式,比如有同义词、同义句。同一个意思为什么存在多种语言形式?我们在表达时如何选择?本章将回答这些问题。

  • 6.1什么是语体

    同一个意思为什么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是语体要回答的问题。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也即同一个表达内容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它们的区别之一就是语体的不同:各自对应着特定的语境。同义句也是一样。

  • 6.2语体的分类

    语体实际上是同一意思在不同语境中形成的不同说法(或曰不同变体)。根据话语的形式特点,我们把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是:口头语体使用熟悉的口语词,句子简短,省略形式较多,结构松散,还有重复和“这个”“那个”之类的填充成分,而书面语体则相反。口头语体用于非正式场合,书面语体用于正式场合,因而又可以分别称作非正式语体和正式语体。

  • 6.3言语表达与语体选择

    同一个意思有着不同的语言形式,要这么多语言形式有什么作用?它们各有自己的用途,各自对应着特定的语境。总体上口头语体用于非正式场合,书面语体用于正式场合。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各自内部还有小类,不同小类也有各自的语境,例如该用事务语体书写的文本,不能用文艺语体,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在言语交际中要恰当地选择语体。

  • 第七章言语表达与修辞手段

    汉语中丰富的形音义变化为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创造性的表达提供了无穷的可能。

  • 7.1语言要素的超常组配——修辞手段

    修辞是言语表达得以传情达意的重要活动。汉语中丰富的形音义变化为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创造性的表达提供了无穷的可能。

  • 7.2方寸之间的变幻——字形修辞

    汉字自身的性质和特征是人们对其进行修辞活动的依据。汉字的修辞另一依据是表达者的交际内容和交际意图,总是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契合。

  • 7.3流淌的声音——语音修辞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征为我们创造性地表达提供了条件。现代汉语中语气词、重叠手段等在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 7.4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词语的选择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语、近义表达,但没有绝对等义的两个表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比来认真揣摩它们的细微差异,使我们的表达更为准确,更为得体。

  • 7.5不一样的风韵——整句与散句

    整句和散句的修辞效果相差很大,整句通过形式上的整齐一致而易于实现强调突出的艺术效果,散句则追求自然、灵活的表达效果。

  • 7.6记忆的节奏——长句和短句

    长句和短句是对句子的词语的多少和结构的简繁进行归纳的结果。 长句和短句要分工,也要统一。

  • 7.7“有”和“无”大不一样——完整句与省略句

    完整句和省略句是我们在言语交际中习而不察的问题。省略句的概念需要我们严格地把握三个标准,进行认真的区分。省略句不可滥用。不适当的省略,有可能使我们的表达发生错误。

  • 7.8句子首尾不一般——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和变式句是以语序为标准来区分的。变式句的使用机制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 7.9美妙的语形——注重形式的辞格

    在句子层面进行形式加工的辞格有不少,对偶、排比、顶真和回环是较为常用的四种。要注意的是,形式的加工是以言语表达的内容为基础的。

  • 7.10奇妙的关联——注重意义的辞格

    注重意义手段的辞格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理之间联系基础上,借助特定语境,巧妙地表达出真实的意义。需要仔细思考其中“变化”与“不变”的内容各是什么,准确理解言语形式之后的真实意义。

  • 7.11彼此之间——现代汉语转义修辞

    转义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组合。在人们日常的语言运用活动中使用频率很高。
    掌握转义修辞的关键在于深入考察“彼(客体)”和“此(本体)” 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言语活动充满魅力。为了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我们在交际过程中考虑到双方理解的一致性,合理地使用转义修辞手段。

  • 7.12游走在熟悉和陌生之间——现代汉语仿拟修辞

    仿拟修辞借助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篇章来传递信息,抒发情感,提高了我们交际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仿拟格的使用以交际主体的已知信息为基础,如果脱离了这个前提,反而达不到交际效果。

  • 7.13谋篇布局——现代汉语篇章修辞

    篇章是言语交际时的最大单位,可以是书面的文章,也可以是口语形式的一段话。
    篇章的组织不是随意而为的。它不仅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各个句子、各个段落之间的关联,更需要我们从交际的意图出发,熟练地运用各类方式有效地组织、安排。
    在谋篇布局中,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处理好衔接问题。

  • 7.14超越常规的“常规”——辞格使用不当

    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建立在表达正确的基础之上,满足“正确”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好或坏”的修辞活动。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新、奇、异的表达,忽视表达的基本要求。

  • 第八章口才的训练

    口才需要训练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提高口才。

  • 8.1口才训练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勇于创造和开拓是基本素质,而开拓型人才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就是口才。

  • 8.2口才系统化训练的层次与要求

    全面的口才训练可以分为口音规范训练、口语技能训练和口才显现训练三个层面,三者不可分隔。我们在书本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观摩高水平的脱口秀节目来提高自己,并在生活中围绕思维模式、知识储备进行持之以恒的学习和锻炼。

  • 8.3口才训练:扑克牌训练法

    得体地进行言语交际的背后,更多是对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的要求,说话只不过是把思想表达出来而已。口才的训练也要有方法和工具。扑克牌训练法可以灵活地训练我们的相关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 8.4言语交际成功的关键:提出好问题

    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图是最重要的,也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而其中准确得体的提问,则是重中之重。

  • 8.5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交际主体的能力内涵

    交际主体不仅是交际的参与者,更是言语交际活动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依赖于交际主体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还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 8.6水星和火星——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社会赋予了不同性别以不同的角色和期望,男女之间的言语冲突往往是由于谈话风格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的,并非真是关系出了什么问题。
    这启发我们在与异性沟通时,需要敏锐地感知对方情绪的变化,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平等地对话。这是缓和冲突的最好方法。
    建立在共同点基础之上的表达与适度地使用恭维词语是行之有效的表达技巧。

  • 8.7先行一步——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与回避

    言语交际过程存在着主客观两大类型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在交际过程中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灵活有效地调整自己的交际策略。
    针对交际对象在态度、能力和认知三方面可能带来的干扰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羡余信息表达、追加信息表达等手段加以规避,从而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 8.8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言语交际中副语言的运用

    副语言系统包括伴随语言出现的声音特征、表意的功能性发声和体态语
    副语言具有普遍性、社会性、民族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的性质,我们既要认识副语言的共性,更要深入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中副语言的差异。
    副语言在我们的言语交际中具有情感表达和辅助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副语言来评价和猜测交际对象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

  • 8.9向刻板和偏见说再见——言语交际中的消极心理与表达

    我们都避免不了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交际。这对交际双方都提出了“如何面对文化差异”这个命题。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在个人的遭遇、社会舆论和惰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非常负面的刻板与偏见,进而失去交际的灵活性,人为地增加了交际的障碍。
    通过学习与接触不同的文化,客观评价彼此的差异,经常进行自省以提高自身修养。以“移情”的方式去交际是我们战胜刻板与偏见的良方。

  • 第九章语法规则运用失误

    造成病句的原因有多种,只有尽可能穷尽所有病因,方能“对症下药”,从而说出或写出符合规则的句子来。

  • 9.1成分的残缺与赘余

      成分的残缺就是指句子主要成分(主谓宾)以及必要虚词的缺失。语言的像似性促使汉语句子尽量避免成分残缺 
       成分的赘余就是成分的多余或语义的重复。语言的经济性促使汉语句子尽量避免成分赘余。

  • 9.2词语搭配不当

      一个合格的句子就如同一台好的机器一样,各部分要“和谐”得当。成分间“和谐”体现在语义和句法组合规则的遵守。
       对此,我们要重点关注主谓/述宾/修饰语与中心语三对组配的搭配情况。

  • 9.3位置不当

        成分位置不当,有可能会造成句子不合格,也有可能造成句子表达意思的偏离。
         因此,在决定某个成分的位置时,要遵守一些原则(时间先后顺序/语义靠近/前后对应等)。

  • 9.4虚词使用不当

        不用虚词时用了,用虚词时没用或用错,都有可能造成句子的不合格。
        当一个句子有多个虚词时,须关注这些虚词是否错搭。

  • 9.5杂糅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造成杂糅的原因我们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举棋不定/中途易辙/藕断丝连。
     

  • 9.6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并不仅仅为代词的指代不明,还包括结构的指代不明等。当然,很多指代不明的例子假如放到具体的语境中都会比较明确。

  • 9.7检查语法问题的方法

     第一步,先将句子读上一两遍,凭语感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第二步,对于有怀疑的句子,采用紧缩法,提取句子的主干成分,核查语义和句法等方面是否搭配。
        第三步,对于前两种方法无法判断的句子,采用类比法,根据原句仿造一些常用的句子,降低判断难度。

  • 第十章标点符号使用失误

          标点符号与人们的言语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里面蕴含着大学问。

  • 10.1标点符号用法概说

         小标点里有大学问,标点符号与我们的言语表达和话语理解关系密切,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使用失误。 

  • 10.2逗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分号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在单句中,如果出现较长的句子成分,并且与前后之间的语义衔接不太紧密,一般可以使用逗号。在复句中,一般使用逗号隔开分句。但在并列复句中,分句内部如果已用逗号,分句间要用分号。 表示序号的括号后面一般不需要逗号或者顿号。

  • 10.3冒号、引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冒号一般用在称谓语后,直接引语前面。如果“某某说”在所说话语的前边,其后用冒号;在所说话语的后边,其后用句号;处于所说话语的中间,“某某说”起着隔开的作用,那其后用逗号。冒号的作用主要是接引语、提示下文、引出分说和总结上文。 引号除了用于直接引语,还可以用来表示特殊含义、着重强调、特定称谓、否定或讽刺。

  • 10.4叹号、问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末要用叹号。 感叹句如果成分倒置,叹号应放在句末,句中用逗号。 问号一般用于问句的句末。如果是在复句中,疑问分句之间只能用逗号。主谓倒置的问句,一般应把问号放句末,句中用逗号。  由于说话语气往往受到主观心情、主观意念的影响,句末标点的使用具有灵活性。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言语交际概说

    1.1 导学

    1.2 言语交际概说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语境与预设

    2.1 什么是语境

    2.2 语境的功能

    2.3 什么是预设

    2.4 预设的特点和功能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3.1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识别

    3.2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动机

    3.3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礼貌原则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言语陷阱

    4.1 质真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4.2 适量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4.3 方式准则的违反与言语陷阱

    视频数3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言语表达与语境要素

    5.1 言为心声:言语表达与交际意图

    5.2 前言与后语:言语表达与上下文

    5.3 我和你:言语表达与交际主体意识

    5.4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言语表达与交际场合

    5.5 跟上时代的脚步:言语表达与社会时代背景

    视频数5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言语表达与语体选择

    6.1 什么是语体

    6.2 语体的分类

    6.3 言语表达与语体选择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言语表达与修辞手段

    7.1 语言要素的超常组配——修辞手段

    7.2 方寸之间的变幻——字形修辞

    7.3 流淌的声音——语音修辞

    7.4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词语的选择

    7.5 不一样的风韵——整句与散句

    7.6 记忆的节奏——长句和短句

    7.7 “有”和“无”大不一样——完整句与省略句

    7.8 句子首尾不一般——常式句与变式句

    7.9 美妙的语形——注重形式的辞格

    7.10 奇妙的关联——注重意义的辞格

    7.11 彼此之间——现代汉语转义修辞

    7.12 游走在熟悉和陌生之间——现代汉语仿拟修辞

    7.13 谋篇布局——现代汉语篇章修辞

    7.14 超越常规的“常规”——辞格使用不当

    视频数1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口才的训练

    8.1 口才训练的重要性

    8.2 口才系统化训练的层次与要求

    8.3 口才训练:扑克牌训练法

    8.4 言语交际成功的关键:提出好问题

    8.5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交际主体的能力内涵

    8.6 水星和火星——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8.7 先行一步——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与回避

    8.8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言语交际中副语言的运用

    8.9 向刻板和偏见说再见——言语交际中的消极心理与表达

    视频数9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语法规则运用失误

    9.1 成分的残缺与赘余

    9.2 词语搭配不当

    9.3 位置不当

    9.4 虚词使用不当

    9.5 杂糅

    9.6 指代不明

    9.7 检查语法问题的方法

    视频数7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标点符号使用失误

    10.1 标点符号用法概说

    10.2 逗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10.3 冒号、引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10.4 叹号、问号的用法与常见错误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