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时空——解读中国书法文化基因
笔墨时空——解读中国书法文化基因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7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临沂大学
开课教师房彬卞宏刘希龙王栋张超王海鈞
学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书法选修课以培养具备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书写能力,带动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爱好书法,具有初步书法技能的优秀大学生。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源远流长——汉字篇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汉字的渊源(汉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1
房彬
汉字的渊源(汉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2
房彬
博大精深——理论篇
书法理论1
房彬
书法理论2
房彬
雅致精巧——工具篇
书写工具1
房彬
书写工具2
房彬
婉转通透——篆书篇
渊源流变1
卞宏
渊源流变2
卞宏
解读经典1
卞宏
解读经典2
卞宏
技法实践(一)
卞宏
技法实践(二)
卞宏
技法实践(三)
卞宏
技法实践(四)
卞宏
技法实践(五)
卞宏
技法实践(六)
卞宏
技法实践(七)
卞宏
技法实践(八)
卞宏
技法实践(九)
卞宏
精致严密——隶书篇
渊源流变1
张超
渊源流变1
张超
解读经典
张超
技法实践(一)
张超
技法实践(二)
张超
技法实践(三)
张超
技法实践(四)
张超
技法实践(五)
张超
流动顺畅——草书篇
渊源流变
刘希龙
解读经典
刘希龙
技法实践(一)
刘希龙
技法实践(二)
刘希龙
技法实践(三)
刘希龙
技法实践(四)
刘希龙
简洁连贯——行书篇
渊源流变
王栋
解读经典1
王栋
解读经典2
王栋
技法实践(一)
王栋
技法实践(二)
王栋
技法实践(三)
王栋
技法实践(四)
王栋
技法实践(五)
王栋
流利端庄——楷书篇
渊源流变1
房彬
渊源流变2
房彬
解读经典
房彬
技法实践
技法实践1
房彬
技法实践2
房彬
技法实践3
房彬
技法实践4
房彬
技法实践5
房彬
技法实践6
房彬
技法实践7
房彬
技法实践8
房彬
  • 第一章源远流长——汉字篇

    汉字文化渊源解析

  • 1.1汉字的渊源(汉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1

    汉字文化渊源解析

  • 1.2汉字的渊源(汉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2

    汉字文化渊源解析

  • 第二章博大精深——理论篇

    博大精深的书法理论

  • 2.1书法理论1

    博大精深的书法理论

  • 2.2书法理论2

    博大精深的书法理论

  • 第三章雅致精巧——工具篇

    书写工具

  • 3.1书写工具1

    书写工具

  • 3.2书写工具2

    书写工具

  • 第四章婉转通透——篆书篇

    篆书作为书法五体之首,其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篆书体的发展对历史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先秦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好篆书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许多先秦文化之谜。本节重点讲解篆书的发展与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地位与作用。

  • 4.1渊源流变1

    篆书的文化及流转变化

  • 4.2渊源流变2

    篆书的文化及流转变化

  • 4.3解读经典1

    篆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每一历史阶段中都有较为经典的篆书作品,本节选取先秦篆书、秦小篆、汉代篆书、唐代篆书、清代篆书为例,为学习篆书提供参考。

  • 4.4解读经典2

    篆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每一历史阶段中都有较为经典的篆书作品,本节选取先秦篆书、秦小篆、汉代篆书、唐代篆书、清代篆书为例,为学习篆书提供参考。

  • 4.5技法实践(一)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6技法实践(二)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7技法实践(三)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8技法实践(四)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9技法实践(五)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10技法实践(六)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11技法实践(七)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12技法实践(八)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4.13技法实践(九)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五章精致严密——隶书篇

    本节是对隶书形成、发展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的介绍。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同学能够对隶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对代表书家的了解。

  • 5.1渊源流变1

    隶书字体的渊源及流变过程

  • 5.2渊源流变1

    隶书字体的渊源及流变过程

  • 5.3解读经典

    本节是对历代隶书经典作品及其书写者的讲解。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同学能够了解不同时期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征,以及书写者的个人艺术背景和历史背景。

  • 5.4技法实践(一)

    本节是对《礼器碑》艺术特征和临写方法的具体介绍。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同学能够学习和掌握隶书临写的基本章法、结字、用笔和墨法。

  • 5.5技法实践(二)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5.6技法实践(三)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5.7技法实践(四)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5.8技法实践(五)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六章流动顺畅——草书篇

    本节是对草书形成、发展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的介绍。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同学能够对草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对代表书家的了解。

  • 6.1渊源流变

    本节重点讲解草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与不同的风格流派,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地位与作用。

  • 6.2解读经典

    本节主要对晋代王羲之《十七帖》及唐代孙过庭《书谱》的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学习。

  • 6.3技法实践(一)

    本节是对《十七帖》艺术特征和临写方法的具体介绍。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同学能够学习和掌握隶书临写的基本章法、结字、用笔和墨法。

  • 6.4技法实践(二)

    本节是对《十七帖》艺术特征和临写方法的具体介绍。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同学能够学习和掌握隶书临写的基本章法、结字、用笔和墨法。

  • 6.5技法实践(三)

    本节是对《十七帖》艺术特征和临写方法的具体介绍。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同学能够学习和掌握隶书临写的基本章法、结字、用笔和墨法。

  • 6.6技法实践(四)

    本节是对《十七帖》艺术特征和临写方法的具体介绍。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同学能够学习和掌握隶书临写的基本章法、结字、用笔和墨法。

  • 第七章简洁连贯——行书篇

    本节是对行书形成、发展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的介绍。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同学能够对行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对代表书家的了解。

  • 7.1渊源流变

    行书字体的渊源及流变过程

  • 7.2解读经典1

    行书经典作品的解析

  • 7.3解读经典2

    行书经典作品的解析

  • 7.4技法实践(一)

    行书书写技法的解析

  • 7.5技法实践(二)

    行书书写技法的解析

  • 7.6技法实践(三)

    行书书写技法的解析

  • 7.7技法实践(四)

    行书书写技法的解析

  • 7.8技法实践(五)

    篆书主要分为大篆、秦小篆、清代篆书几大类,作为篆书的学习应从秦代小篆入手临摹。秦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制定颁布的规范书体,以此为范本学习会较严谨的掌握篆书的结体与用笔规律,熟练掌握后可上溯大篆、下启清篆,为更好地学习篆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八章流利端庄——楷书篇

    本节是对楷书形成、发展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的介绍。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同学能够对楷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对代表书家的了解。

  • 8.1渊源流变1

    楷书字体的渊源及流变过程

  • 8.2渊源流变2

    楷书字体的渊源及流变过程

  • 8.3解读经典

    楷书经典作品的解析

  • 8.4技法实践

    楷书书写技法解析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源远流长——汉字篇

    1.1 汉字的渊源(汉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1

    1.2 汉字的渊源(汉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2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博大精深——理论篇

    2.1 书法理论1

    2.2 书法理论2

    视频数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雅致精巧——工具篇

    3.1 书写工具1

    3.2 书写工具2

    视频数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婉转通透——篆书篇

    4.1 渊源流变1

    4.2 渊源流变2

    4.3 解读经典1

    4.4 解读经典2

    4.5 技法实践(一)

    4.6 技法实践(二)

    4.7 技法实践(三)

    4.8 技法实践(四)

    4.9 技法实践(五)

    4.10 技法实践(六)

    4.11 技法实践(七)

    4.12 技法实践(八)

    4.13 技法实践(九)

    视频数13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精致严密——隶书篇

    5.1 渊源流变1

    5.2 渊源流变1

    5.3 解读经典

    5.4 技法实践(一)

    5.5 技法实践(二)

    5.6 技法实践(三)

    5.7 技法实践(四)

    5.8 技法实践(五)

    视频数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流动顺畅——草书篇

    6.1 渊源流变

    6.2 解读经典

    6.3 技法实践(一)

    6.4 技法实践(二)

    6.5 技法实践(三)

    6.6 技法实践(四)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简洁连贯——行书篇

    7.1 渊源流变

    7.2 解读经典1

    7.3 解读经典2

    7.4 技法实践(一)

    7.5 技法实践(二)

    7.6 技法实践(三)

    7.7 技法实践(四)

    7.8 技法实践(五)

    视频数8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流利端庄——楷书篇

    8.1 渊源流变1

    8.2 渊源流变2

    8.3 解读经典

    8.4 技法实践

    视频数1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