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
-
●1.1生命的基本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生理学相关概念及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
●1.2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主要内容包括内环境与稳态及调节方式。
-
●1.3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非自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
-
第二章骨骼肌机能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骨骼肌微细结构;骨骼肌收缩与舒张;骨骼肌收缩形式;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
●2.1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本节主要介绍骨骼肌的微信结构,从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管系统及肌丝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
●2.2骨骼肌收缩与舒张
本节主要介绍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原理,介绍的内容包括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和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
●2.3骨骼肌收缩形式及其力学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其力学特征,主要收缩形式包括缩短(向心)收缩、等长收缩和拉长(离心)收缩。
-
●2.4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从张力-速度关系、长度-张力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学习。
-
●2.5肌纤维类型
本节主要介绍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包括肌纤维类型的划分,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特征。
-
●2.6肌纤维类型运动能力
本节主要介绍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主要的介绍内容包括运动时肌纤维的募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和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
-
第三章血液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特性以及运动员血液。
-
●3.1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特性
本节主要介绍学院的组成、功能和特性,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主要有运载、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酸碱平衡和防御保护等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粘滞度、渗透压等。
-
●3.2运动员血液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员血液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员血液的概念;运动员血液的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血容量、红细胞变形能力、血粘度等的特点;运动员血液的生理学意义。
-
第四章循环机能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心脏生理及功能;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运动对心脏机能的影响;运动对血流机能的影响;心血管机能对运动适应性。
-
●4.1心脏生理及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心脏生理及功能,从心动周期的角度对心脏泵血的过程进行介绍。
-
●4.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本节主要介绍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主要的内容包括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
●4.3运动对心脏机能的影响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对心脏机能的影响,主要从心脏容积、心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在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反应性变化。
-
●4.4运动对血流机能的影响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血流机能的影响,主要从血压、血流速度、血液重新分配和氧利用率等方面介绍运动影响下血流机能的反应性变化。
-
●4.5心血管机能对运动的适应
本节主要介绍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心血管机能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性心肌肥厚、运动性心动徐缓、心脏泵血功能改变及其变化机理。
-
第五章呼吸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的影响下呼吸系统及机能产生的反应及适应性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呼吸过程;肺通气功能评定;氧合解离曲线曲线;呼吸机能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
●5.1呼吸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呼吸过程,主要是肺通气过程、肺容积指标及气体交换,其中肺容积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余气量等。
-
●5.2肺通气功能评定
本节主要介绍肺通气功能评定,评定指标主要包括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活量、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
-
●5.3气体的运输
本节主要介绍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主要介绍氧气在血液运输过程中氧合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5.4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本节主要介绍呼吸机能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主要内容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
●5.5运动时合理呼吸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过程中合理呼吸,主要内容包括减少呼吸道阻力、提高肺泡通气效率、呼吸与运动技术动作的适应和运动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憋气。
-
●5.6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时呼吸的调节,主要介绍在运动过程中,在神经、体液因子的作用下呼吸机能的调节。
-
第六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和供应。
-
●6.1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内容包括人体主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
●6.2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消耗与供应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消化和供应。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运动时的直接供能物质;三个能源系统。
-
第七章内分泌机能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内分泌与激素作用;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作用;运动与内分泌腺功能。
-
●7.1内分泌与激素作用
本节主要介绍内分泌腺与激素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内分泌腺、内分泌系统与激素;激素的生理作用与作用特征;激素作用的机制与调节。
-
●7.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人体主要内分泌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或者睾丸的位置及其分泌的激素的作用。
-
●7.3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激素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运动与内分泌轴;内分泌指标在运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视觉与本体感觉;听觉与位觉;脑的高级功能;躯体运动的神经调节。
-
●8.1视觉与本体感觉
本节主要介绍视觉与本体感觉。主要内容包括视觉:折光系统,感光系统,视觉生理与运动;本体感觉:肌梭与腱梭,本体感觉在运动中的作用。
-
●8.2听觉与位觉
本节主要介绍听觉与位觉。主要内容包括听觉:听觉器官结构,听觉的形成,听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位觉:位觉器官,前庭感受器感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前庭稳定性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提高。
-
●8.3脑的高级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脑的高级功能。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和记忆;条件反射的抑制;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
-
●8.4躯体运动的神经调节
本节主要介绍躯体运动的神经调节。主要内容包括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第九章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人体的免疫机能;运动与免疫机能。
-
●9.1人体的免疫机能
本节主要介绍人体的免疫机能。主要内容包括免疫相关概念;免疫系统;免疫反应。
-
●9.2运动与免疫机能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与免疫机能。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运动免疫的基本理论。
-
第十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恢复过程。
-
●10.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产生机制和赛前状态调整;准备活动的类型、生理作用和生理机制。
-
●10.2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本节主要介绍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主要内容包括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生理“极点”,第二次呼吸;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最大摄氧量平台。
-
●10.3恢复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恢复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
-
第十一章有氧、无氧运动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有氧、无氧运动中的基本概念;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乳酸阈测试方法与应用;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
●11.1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有氧、无氧运动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需氧量和摄氧量;什么是氧亏和过量氧耗以及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
●11.2最大摄氧量及影响因素
本节主要介绍最大摄氧量及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的表示方法;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
●11.3乳酸阈测试方法与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乳酸阈测试方法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乳酸阈;乳酸阈是如何出现的;个体乳酸阈的概念;乳酸阈的测试方法以及乳酸阈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11.4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无氧工作能力;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以及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
●11.5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本节主要介绍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主要内容包括: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以及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
第十二章运动健身与运动处方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运动处方如何制定;以及运动处方如何实施。
-
●12.1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处方的定义;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等。
-
●12.2运动处方的制定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处方的制定。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运动前的健康筛查;相关的体适能测试。
-
●12.3运动处方的实施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处方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