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翻译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泰山学院
开课教师苏冰尹芳晨靳媛媛毕天宇
学科专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依托校级精品课为平台,突出“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三位一体”,即受益对象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全校翻译学习者和校外翻译爱好者。 2,强化课堂内外融合,推进“师生合作教学”: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平台,扩大课程合作与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积极调动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 强化双语互补与互助。 3,讲好中国故事,打造“课程思政”核心课:翻译课程具有人文性,因此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应在此方面做好引领和示范,实现课程育人。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苏冰
辞格与翻译
比喻
苏冰
转喻与借代
苏冰
拟人与伪饰
苏冰
夸张与排比
苏冰
反语与呼告
苏冰
反问与设问
苏冰
矛盾修饰与双关
苏冰
翻译与叛逆
忠实与叛逆
靳媛媛
无意性叛逆和有意性叛逆
靳媛媛
权宜性叛逆
靳媛媛
策略性叛逆
靳媛媛
关照性叛逆
靳媛媛
创造性叛逆(一)
靳媛媛
创造性叛逆(二)
靳媛媛
英汉翻译技巧
转性
毕天宇
变态
毕天宇
增补
毕天宇
省略
毕天宇
正译
毕天宇
反译
毕天宇
分译
毕天宇
合译
毕天宇
抽象与具体
毕天宇
归化与异化
毕天宇
英汉长句翻译
英汉长句翻译
苏冰
英汉篇章翻译
英汉篇翻译
苏冰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的定义
靳媛媛
小说的翻译
靳媛媛
散文的翻译
靳媛媛
  • 第一章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 1.1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的特点

  • 第二章辞格与翻译

    不同修辞格的翻译方法

  • 2.1比喻

    定义与翻译技巧

  • 2.2转喻与借代

    转喻与借代的定义、不同翻译技巧

  • 2.3拟人与伪饰

    拟人与伪饰的定义与翻译技巧

  • 2.4夸张与排比

    夸张与排比的定义与翻译技巧

  • 2.5反语与呼告

    反语与呼告的定义与翻译技巧。

  • 2.6反问与设问

    反问与设问的定义与翻译技巧。

  • 2.7矛盾修饰与双关

    矛盾修饰与双关的定义与翻译技巧

  • 第三章翻译与叛逆

    翻译要做到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因而叛逆是不可避免的。大致说来,翻译中的叛逆行为分为有意性叛逆和无意性叛逆,而有意性叛逆有五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无意性叛逆; 二、权宜性叛逆; 三、策略性叛逆;四、关照性叛逆; 五、剖造性叛逆。

  • 3.1忠实与叛逆

    忠实的含义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忠实于原文。

  • 3.2无意性叛逆和有意性叛逆

    翻译中的叛逆行为,有种种表现形式,从译者的意识来看,可以分为无意性叛逆和有意性叛逆。

  • 3.3权宜性叛逆

    这里所说的“权宜性叛逆”,系指译者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权宜性处理办法,比如遇到自己搞不懂,或者不好译的地方,要么“跳”过去,要么做“减码”处理。

  • 3.4策略性叛逆

    翻译家在译介异域文化时,就不能无所顾忌,而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说得具体些,就是要考虑译入国的主导意识,考虑“赞助人”的意愿要求,考虑译文读者的情趣和接受力,并根据这些制约因素,适当地对原文做出“策略性叛逆”。

  • 3.5关照性叛逆

    “关照性叛逆”,指的是对译文读者的关照。为了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译者有时对艰涩难懂的原文做出某种形式的“明晰化”处理,这也是翻译中一种常见的叛逆行为。

  • 3.6创造性叛逆(一)

    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叛逆”,主要指译者在语言层面对译文所做的“脱胎换骨”性的转化处理。在语言差异较大,不便直译的情况下,要敢于冲破源语的束缚,译出意义最切近而又符合译语规范的译文。

  • 3.7创造性叛逆(二)

    “创造性叛逆”就是译者的一种主观努力, 希冀用以其艺术创造力接近和再现原始作品。“叛逆”就是译者为了在翻译过程中达到一定的主观愿望而与原著造成的客观偏差。 “创造性叛逆”是必然的,值得肯定和鼓励。

  • 第四章英汉翻译技巧

    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在英汉汉英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翻译策略准确顺畅的传达原文意义,达到事半功倍的翻译效果。

  • 4.1转性

    在翻译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为了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必须改变其词类性质,即转性。

  • 4.2变态

    变态,语态转换译法,指语态的转变与转换,在英汉翻译时需要结合语境作出适当的被动与主动的语态转换处理。

  • 4.3增补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在字面上作一些增补调整,增加一些原文中所没有的但一定要在语言结构上、语义上或者是修辞上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词、词组甚至句子。

  • 4.4省略

    增补与省略作为英汉翻译中常见的翻译策略,强调增词不增意,减词不减意。译文不仅要追求信达雅,同时,在一定语境下,也要追求简明扼要。

  • 4.5正译

    英语与汉语都可以从正面或者反面来表达同一概念。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语言的正反表达形式不能对译,我们必须进行正反转换,明确原文及译文的内容及意义,以保证译文更加流畅通顺,正译法通过起到一定程度的强调作用,能够加强修辞效果。

  • 4.6反译

    正说反译,就是指英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或句子,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将译文变通,从反面来表达。

  • 4.7分译

    英语和汉语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就是英文句子冗长复杂,汉语句子短小简洁,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往往采用分译法,使译文意思更加清晰明确,层次更加分明,表达更加符合中文习惯。

  • 4.8合译

    为确保表达的清晰和简洁, 英译汉时,对于有些短语、从句和句群,可以使用合并策略,把短语紧缩成词语,从句转变成短语,几个句子缩合为一个句子,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译文的短小精悍。

  • 4.9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是汉英翻译中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汉语用词趋于具体,而英语用词趋于抽象。

  • 4.10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在直译意译的基础上,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 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

  • 第五章英汉长句翻译

    英汉长句的对比与翻译

  • 5.1英汉长句翻译

    英汉长句中表达顺序的调整。

  • 第六章英汉篇章翻译

    英汉篇章的对比与翻译

  • 6.1英汉篇翻译

    讨论英汉篇章的衔接和结构差异

  • 第七章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译者通过自己对原作的审美体验 ,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 ,使自己的译作和原作在美感认识上达到契合 ,这样 ,译文读者读译作和原文读者读原作能得到尽可能一致的美感体验。

  • 7.1文学翻译的定义

    文学作品不同于应用文、科技文献。应用文体、科技文体为实用性的体裁,有其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用途,而文学作品不拘一格,很难限于某一特殊的目的和用途。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品。

  • 7.2小说的翻译

    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比较,是一种最自由的叙事性的文学形式:它既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既能在文中直叙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又能在文中根据情节的发展描述大段的景物和人物的心态。在进行小说翻译时必须将小说的这些特点充分考虑到,这样才能重现原作的意境和表达意图。

  • 7.3散文的翻译

    英汉散文翻译中要实现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1.1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视频数1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辞格与翻译

    2.1 比喻

    2.2 转喻与借代

    2.3 拟人与伪饰

    2.4 夸张与排比

    2.5 反语与呼告

    2.6 反问与设问

    2.7 矛盾修饰与双关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翻译与叛逆

    3.1 忠实与叛逆

    3.2 无意性叛逆和有意性叛逆

    3.3 权宜性叛逆

    3.4 策略性叛逆

    3.5 关照性叛逆

    3.6 创造性叛逆(一)

    3.7 创造性叛逆(二)

    视频数7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英汉翻译技巧

    4.1 转性

    4.2 变态

    4.3 增补

    4.4 省略

    4.5 正译

    4.6 反译

    4.7 分译

    4.8 合译

    4.9 抽象与具体

    4.10 归化与异化

    视频数10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英汉长句翻译

    5.1 英汉长句翻译

    视频数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英汉篇章翻译

    6.1 英汉篇翻译

    视频数1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文学翻译

    7.1 文学翻译的定义

    7.2 小说的翻译

    7.3 散文的翻译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