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时间2025/01/31 - 2025/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实验》面向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为深化理论教学而开设的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对网络相关通讯设备的认识。
一、本课程共有32个教学微视频,共8章16节,课程习题186道,视频总时长达350分钟。
二、本课程共18个学时,1学分;
三、本课程内容共分为8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eNSP;第二模块内容为简单网络组建;第三模块为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第四模块为虚拟局域网;第五模块为生成树配置;第六模块为静态路由;第七模块为动态路由;第八模块为拓展篇。配套线下教材为:陈盈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实验》。
四、教学计划如下:
〇 课程导入(不计学时)
01 课堂简介
第1章eNSP(1学时)
1.0 eNSP安装与使用
第2章 简单网络组建(2学时)
2.1 简单组网实验理论知识
2.2 基于eNSP实现
2.3 基于实际设备实现
2.4 FTP和HTTP服务器架构
第3章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2学时)
3.1 交换机的配置
3.2 路由器的配置
第4章 虚拟局域网(2学时)
4.1 VLAN实现
4.2 VLAN间路由
第5章 生成树配置(2学时)
5.0 生成树STP
第6章 静态路由(2学时)
6.0 静态路由
第7章 动态路由(4学时)
7.1 RIP
7.2 OSPF
第8章 拓展篇(3学时)
8.1 HDLC
8.2 PPP
8.3 NAT
8.4 ACL
五、授课方式介绍
线上MOOC形式
六、成绩评价: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20%;
(2)作业成绩占30%;
(3)测验成绩占15%;
(4)考试成绩占20%;
(5)发帖讨论成绩占5%,普通帖子0.5分一个,精华帖子1分一个;
(6) 笔记占10%,普通笔记0.5分一个,精华笔记1分一个。
本课程最终成绩 = 线上成绩*权重值。

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
课堂简介
课堂实录
学习场景实录1
学习场景实录2
学习场景实录3
学习场景实录4
学习场景实录5
第1章 eNSP
eNSP安装与使用
1.0 eNSP安装与使用
1.0 eNSP安装与使用
第2章 简单网络组建
2.1 简单组网实验理论知识
2.1 简单组网实验理论知识
2.1 简单组网实验理论知识
2.2 基于eNSP实现
2.2 基于eNSP的简单组网实验
2.2 基于eNSP实现
2.3 基于实际设备实现
2.3 基于设备的简单组网实验
2.3 基于实际设备实现
2.4 FTP和HTTP服务器架构
2.4 FTP和HTTP服务器架构
2.4.1 服务器架构理论知识
2.4.2 服务器架构
第3章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
3.1 交换机的配置
3.1 交换机的配置
3.1.1 交换机配置理论知识
3.1.2 基于设备的交换机配置
3.1.3 基于设备的端口聚合
3.1.4 基于eNSP的端口聚合(1)
3.1.5 基于eNSP的端口聚合(2)
3.1.6 交换机的进阶配置
3.2 路由器的配置
3.2 路由器的配置
3.2 路由器配置理论知识
3.2 路由器配置理论知识
第4章 虚拟局域网
4.1 VLAN实现
4.1.1 虚拟局域网配置理论知识
4.1.2 基于端口的VLAN组建
4.1.3 基于MAC的VLAN组建
4.1.4 基于子网划分的VLAN组建
4.2 VLAN间路由
4.2.1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简单)
4.2.2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复杂)
4.2.3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基于实际设备)
4.2.4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第5章 生成树配置
生成树STP
5.1 STP配置
5.2 STP定时器
5.3 STP生成树规则
第6章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
6.0 静态路由
第7章 动态路由
7.1 RIP
7.1 RIP协议
7.2 OSPF
7.2.1 OSPF单区域
7.2.2 OSPF多区域
第8章 拓展篇
8.1 HDLC
8.1 HDLC配置实例
8.2 PPP
8.2 PPPoE配置实例
8.3 NAT
8.3 NAT配置实例
8.4 ACL
ACL配置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