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四史”教育研讨(省级一流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四史”教育研讨(省级一流课程)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2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四川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叶军袁耀林张利娟胡虎
学科专业
开课时间2025/02/14 - 2025/06/30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成都西川实验中学等共同打造的特色选修课。本课程以语文学科为依托,将“四史·语言·文化”三者紧密结合,以党史的发展脉络“觉醒——启航——探索——变革——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资源,整合教材篇目,构建专题活动,把党史知识、文学经验、语言运用融为一体,让青年学生深深感受到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家国情怀和民族觉醒的巨大力量,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找准方位,构筑时代担当,增强文化自信。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十大模块:

模块一:课程概述

模块二:“四史”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模块三:马克思、恩格斯作品研读

模块四:觉醒:革命的启蒙(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模块五:启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品

模块六:摸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品

模块七: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作品

模块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作品

模块九:专题研讨: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

模块十:结课

各模块将充分结合中学语文新教材篇目,从时间、文体等选取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讲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四史”与语言、文学的关系。


课程大纲

课程概述

  • 1.1 课程简介
  • 1.2 什么是“四史”
  • 1.3 单元小测
  • 1.4 参考文献资料
  • 1.5 拓展阅读: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百年党史关键词1921—2021》

“四史”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 2.1 课程标准对“四史”的相关论述
  • 2.2 教材中与“四史”相关的篇目简介
  • 2.3 语文学科“四史”教育的策略
  • 2.4 单元小测
  • 2.5 参考文献资料
  • 2.6 拓展阅读:知识点网络

马克思、恩格斯作品研读

  • 3.1 马克思、恩格斯作品研读
  • 3.2 单元小测
  • 3.3 参考文献资料
  • 3.4 拓展阅读:1《读马克思就对了》;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觉醒:革命的启蒙(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 4.1 导言
  • 4.2 鲁迅的革命精神
  • 4.3 品读家书 厚植家国情怀
  • 4.4 单元小测

启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品(1921年—1949年)

  • 5.1 毛泽东诗词研读
  • 5.2 毛泽东其他类型作品研读
  • 5.3 《老山界》作品研读
  • 5.4 艾青作品研读
  • 5.5 微课视频:《百合花》同课异构
  • 5.6 单元小测
  • 5.7 参考文献资料

摸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品(1949年—1978年)

  • 6.1 《谁是最可爱的人》
  • 6.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品研读
  • 6.3 《驿路梨花》作品研读
  • 6.4 单元小测
  • 6.5 参考文献资料
  • 6.6 拓展阅读:《抗美援朝记》

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2012年)

  • 7.1 《哦,香雪》作品研读
  • 7.2 微课视频: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
  • 7.3 单元小测
  • 7.4 参考文献
  • 7.5 拓展阅读:1.《富起来、强起来,改革开放四十年》;2.《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8-2008)》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今)

  • 8.1 劳动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
  • 8.2 单元小测
  • 8.3 参考文献
  • 8.4 拓展阅读:《通过热爱劳动教育学生》(选自苏霍姆利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专题研讨: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

  • 9.1 《红星照耀中国》
  • 9.2 《乡土中国》
  • 9.3 单元小测
  • 9.4 参考文献资料

结课

  • 10.1 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 10.2 拓展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