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3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牙体解剖、牙列与咬合的形态学特点,掌握口颌系统生理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为后续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口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从培养口腔医学生的目标出发,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有关的临床应用,才能为后继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绪论
1.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牙体解剖生理概述
2.1牙的演化
2.2牙的组成
2.3牙的分类和功能
2.4临床牙位记录法
2.5牙萌出和乳恒牙更替
2.6牙体解剖常用名词和表面标志
恒牙外形
3.1切牙外形
3.2上颌中切牙雕刻
3.3尖牙外形
3.4上颌尖牙雕刻
3.5前磨牙外形
3.6上颌第一前磨牙雕刻
3.7上颌第一前磨牙堆塑
3.8上颌磨牙外形
3.9上颌第一磨牙雕刻
3.10下颌磨牙外形
3.11下颌第一磨牙雕刻
乳牙外形
4.1乳牙形态特点
4.2乳切牙外形
4.3乳尖牙外形
4.4乳磨牙外形
4.5乳牙应用解剖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5.1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5.2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5.3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髓腔解剖
6.1髓腔解剖标志
6.2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6.3髓腔形态的临床意义
6.4前牙髓腔解剖
6.5前磨牙髓腔解剖
6.6磨牙髓腔解剖
6.7乳牙髓腔解剖
牙列、牙合与颌位
7.1牙列、牙合与颌位概述
7.2牙列的分类
7.3牙列的大小和生理意义
7.4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
7.5牙列牙合面的形态特征
7.6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7.7牙合的概念
7.8牙尖交错牙合(上)
7.9牙尖交错牙合(下)
7.10前伸牙合和侧方牙合
7.11牙合的建立(上)
7.12牙合的建立(下)
7.13牙尖交错位
7.14后退接触位
7.15下颌姿势位
7.16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
口腔颌面部解剖
8.1上颌骨
8.2下颌骨
8.3咀嚼肌
8.4颞下颌关节
口腔功能
9.1口腔功能
9.2下颌运动
9.3下颌运动的形式
9.4三维运动模式
9.5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9.6咀嚼运动(上)
9.7咀嚼运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