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3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学生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课程大纲
教育心理学概论
1.1教育心理学概述
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设计
1.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1.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
1.5教育与个体发展
联结派学习理论
2.1学习概述
2.2联结派学习理论概述
2.3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2.4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2.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一)
2.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二)
2.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
2.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
认知派学习理论
3.1认知派学习理论概述
3.2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
3.3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3.4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一)
3.5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二)
3.6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
3.7奥苏贝尔“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一)
3.8奥苏贝尔“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二)
3.9奥苏贝尔“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三)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4.1传统的知识分类:概念学习
4.2传统的知识分类:原理与问题解决学习
4.3现代认知派的知识分类与学习
学习策略与创造力培养
5.1学习策略概述
5.2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一)
5.3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二)
5.4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三)
5.5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5.6资源管理策略及其培养
5.7创造力概述
5.8创造力的测量与评定
5.9创造力的培养
学习的迁移
6.1学习迁移概述
6.2学习迁移的理论
6.3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学习动机
7.1学习动机概述(一)
7.2学习动机概述(二)
自我概念与学习
8.1自我概念与学生自我概念
8.2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