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后续专业课程和科研实践的理论研究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非时变集总参数电路的建模、分析和计算方法。具备对复杂电路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计算能力,以及运用电路理论、系统观点和实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多年来坚持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理论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研竞赛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该课程是浙江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在校内进行了多轮翻转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大纲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2 电学中的物理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3.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3.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4 电路元件及其电路应用
1.4.1电阻元件
1.4.2 独立电源
1.4.3 受控源
1.4.4 集成运算放大器
电路结构及等效规律
2.1 电路结构及等效概念
2.2 电阻的等效规律
2.2.1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2.2.2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规律
2.2.3 电源的串并联等效规律
2.2.4Y型-三角型电阻网络的等效规律
电路的分析方法
3.1 电路约束与电路方程
3.2 支路分析法
3.3 节点电压法
3.4 网孔电流法
电路的性质和定理
4.1 线性电路的性质
4.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3 直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4 置换定理和互易定理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5.1电容元件及其性质
5.2电感元件及其性质
5.1电容元件及其性质
5.2电感元件及其性质
5.3一阶动态电路及初始条件
5.4 一阶动态电路零输入响应
5.5 一阶动态电路零状态响应
5.6 完全响应及三要素法
5.7 阶跃响应
5.8 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相量法基础
6.1 复数
6.2 正弦量
6.3 相量法的基础
6.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动态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7.1 阻抗和导纳
7.2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7.2.1 相量法的应用
7.2.2 相量图法的应用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7.3.1 瞬时功率
7.3.2 有功功率
7.3.3 无功功率
7.3.4 元件的功率和储能
7.3.5 复功率
7.3.6 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7.3.7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的电路
8.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8.2 周期性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8.3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
磁耦合电路和三相电路
9.1 耦合电感
9.2 理想变压器
9.3 三相电源
9.4 负载Y型连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9.5 负载∆型连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9.6 三相电路负载功率的测量
电路的频率特性
10.1 网络函数
10.2 滤波器
10.2.1 无源低通滤波器
10.2.2 无源高通滤波器
10.2.3 无源带通滤波器
10.2.4 无源带阻滤波器
10.2.5 有源低通滤波器
10.2.6 有源高通滤波器
10.3 谐振电路
10.3.1 RLC 串联谐振电路
10.3.2 RLC 并联谐振电路
二端口网络
11.1 二端网络的定义
11.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11.3 二端口网络与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11.4 二端口网络的互连
11.5 复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
忆阻器
12.1 忆阻器及其特性
12.2 忆阻器模型
12.3 忆阻器的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