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定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同时面向从事农药研发、应用推广、流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开放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九个章节内容,分别为绪论、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虫剂、化学除草剂、生物农药、农药剂型、农药的生物活性评价、农药环境毒理及环境风险评价、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其治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学基础知识和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运用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从事农药研发、应用推广和技术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特色:
(1)理论与实践并重、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课程紧密结合农药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管理政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讲授;
(2)学科交叉特点明显:课程内容涉及植物病原学、农业昆虫学、生物学、化学化工、农业工程、施药技术、环境毒理、农药管理等多个学科,涉及面广、应用性强;
(3)精英教学团队授课经验丰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二级教授领衔授课,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主讲,主讲教师多年从事农药毒理学研究与有害生物化学防治实践,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合,融会贯通。
课程实践:本课程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平均每年有100余名本科生参加本门课程的学习,在近20年的授课实践中,受到同学的喜爱和广泛好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讲 农药的概念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第二讲 农药发展历史与展望 1
第三讲 农药发展历史与展望
第四讲 农药分类与生物农药
第五讲 正确认识农药的风险
第一章 测试
第二章 化学杀菌剂
第一讲 杀菌剂的发展历史和存在问题
第二讲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第三讲 杀菌剂研发现状及主要代表性品种1(保护性杀菌剂)
第四讲 杀菌剂主要代表性品种2(内吸性杀菌剂)
第五讲 杀菌剂主要代表性品种3(内吸性杀菌剂及植物免疫激活剂)
第六讲 作物健康病害管理方案
第二章 测试
第三章 化学杀虫剂
第一讲 杀虫药剂对昆虫体壁的穿透
第二讲 杀虫剂的主要代表性品种1(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
第三讲 杀虫剂的主要代表性品种2(拟除虫菊酯类、沙蚕毒素类、甲脒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
第四讲 杀虫剂的主要代表性品种3(杂环类、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和Bt杀虫蛋白)
第五讲 杀虫剂的主要代表性品种4(双酰胺类、激素类和生物源杀虫剂)
第三章 测试
第四章 化学除草剂
第一讲 杂草的危害及除草剂的发展
第二讲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第三讲 除草剂的除草原理
第四讲 除草剂的主要代表性品种
第四章 测试
第五章 生物农药
第一讲 生物农药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第二讲 生物农药的主要代表性品种
第五章 测试
第六章 农药剂型
第一讲 农药剂型基本概念及剂型组成
第二讲 农药剂型加工的作用
第三讲 农药剂型的分类
第四讲 农药剂型的物理性质评价指标
第五讲 常见施药技术可选用的农药剂型
第六章 测试
第七章 农药的生物活性评价
第一讲 基本概念
第二讲 农药室内毒力测定
第三讲 温室和田间药效评价
第七章 测试
第八章 农药环境毒理及环境风险评价
第一讲 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评价
第二讲 农药的环境行为
第三讲 农药的生态效应
第八章 测试
第九章 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其治理
第一讲 有害生物抗药性概况及抗性产生的学说
第二讲 影响害虫抗药性形成的因素
第三讲 害虫抗药性机制
第四讲 抗药性检测及监测
第五讲 害虫抗药性治理
第六讲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以杀菌剂为例)
第九章 测试
第十章 高效植保装备与精准施药技术研发与应用
第一讲 国内外高效减量施药技术与统防统治发展趋势1
第二讲 国内外高效减量施药技术与统防统治发展趋势2
第三讲 我国航空施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十章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