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艺术——书法基础与赏析
笔尖上的艺术——书法基础与赏析
7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齐齐哈尔大学
开课教师赵忠山孙亚茹相龙烽
学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居十大国粹之首!书法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是国学中的精华!书法气韵生动、笔墨溢彩、造型优美、虚实相生!书法可以养神、养心、养目、养美、养正、养学、养气、养敬、养礼,学书就是学做人!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写一手好字,是你一生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笔尖的艺术——书法基础与赏析》课堂,一起领略书法异彩纷呈的笔墨魅力!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书法基础与赏析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导学
赵忠山
走进书法
走进书法
赵忠山
字体与字体的演变
古文、大篆、小篆
赵忠山
隶书、章草
赵忠山
楷书及“楷书”四大家
赵忠山
行书与草书
赵忠山
文房四宝
赵忠山
赵忠山
赵忠山
赵忠山
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
执笔
孙亚茹
姿势
孙亚茹
汉字楷书的运笔规则
汉字楷书的书写顺序
赵忠山
起笔 收笔 行笔 换笔 提笔 按笔
赵忠山
藏锋 露锋 中锋 侧锋 转锋 折锋 挫锋 衄锋
赵忠山
汉字楷书的基本笔画
“永”字八法
赵忠山
横画与竖画
赵忠山
撇画与捺画
赵忠山
点画与折画
赵忠山
钩画与提画
赵忠山
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
引言
赵忠山
文、山、宝盖、人、春
赵忠山
草、竹、广、雨、单人
赵忠山
双人、竖心、提手、月、三点水
赵忠山
言、女、绞丝、反犬、反文
赵忠山
足、示、日、目、方
赵忠山
子、火、马、门、食
赵忠山
金、戈、左耳、右耳、木、直刀
赵忠山
弓、虫、口、巾、石、门
赵忠山
直刀底、直刀旁、四点底、走之、豕字底
赵忠山
心字底、木字底、皿字底、贝字底、国外框
赵忠山
汉字楷书的基本结构
重心平稳
赵忠山
横平竖直与疏密匀称
赵忠山
比例适当——上下结构
赵忠山
比例适当——上中下结构
赵忠山
比例适当——左右结构(1)
赵忠山
比例适当——左右结构(2)
赵忠山
比例适当——左中右结构
赵忠山
比例适当——包围结构(1)
赵忠山
比例适当——包围结构(2)
赵忠山
比例适当——品字结构
赵忠山
点画呼应、偏旁容让(1)
赵忠山
偏旁容让(2)
赵忠山
向背分明
赵忠山
变化参差
赵忠山
楷书结构的八条原则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创作
书法作品的创作的程序及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
赵忠山
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2)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章法——横式章法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1)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2)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章法——书写格式类型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题款
赵忠山
书法作品的铃印
赵忠山
书法艺术的欣赏
书法赏析(1)
相龙烽
书法赏析(2)
相龙烽
笔尖上的艺术
书法基础与赏析
赵忠山
  • 绪章书法基础与赏析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书法在中华艺术中的地位和魅力,强调《书法基础与赏析》课程的主要特色。

  • 0.1导学

    本节我们主要是导学《书法基础与赏析》的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本门课程不仅能够学习软笔书法的基本要领,而且还同时进行硬笔书法的训练,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仅能够掌握中国书法的基础,还要开展书法艺术的审美。

  • 第一章走进书法

    本章主要带领学生们走进中国书法的艺术殿堂,共同感受笔尖上的艺术魅力!

  • 1.1走进书法

    本节我们主要从不同角度界定书法的概念,明确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 第二章字体与字体的演变

    本章主要是研究中国书法的前世今生。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 2.1古文、大篆、小篆

    本节我们学习字体与书体的前期演变,主要是史籀以前文字(通称古文时期)和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大篆。这一时期书体的主要书写特征是刻画,而不是笔。

  • 2.2隶书、章草

    本节我们学习秦统一中国而“书同文”产生的小篆;是由篆书简化而成的隶书;以及章草及其字字独立,不相连绵的特征。

  • 2.3楷书及“楷书”四大家

    本节我们学习从隶书、章草演变而来的楷书,并介绍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位楷书书法大家。

  • 2.4行书与草书

    本节我们学习介于真草之间的一种文体——行书,并学习由篆、隶、八分、章草等古文变化而成的草书。同时学习草书的简单分类。

  • 第三章文房四宝

    本章主要是研究书法的常用工具——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等。

  • 3.1

    本节我们学习毛笔的历史、毛笔的分类和如何选择一支好用的毛笔。

  • 3.2

    本节我们学习墨的历史及墨的分类。

  • 3.3

    本节我们学习宣纸的特性和各类,以及它的应用。

  • 3.4

    本节我们学习中国四大名砚以及与文房四宝密切相关的其他工具。

  • 第四章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

    本章主要是研究执笔与姿势,这是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是从事书法艺术活动的基本的条件和本领。

  • 4.1执笔

    本节我们学习毛笔书法的“五指执笔法”及其执笔要领,以及硬笔书法的“三指执笔法”及其要领。

  • 4.2姿势

     本节我们学习毛笔书法的“姿势”只要包含“坐姿”与“站姿”两部分。

  • 第五章汉字楷书的运笔规则

    本章主要是研究书写点画时使用毛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要写出优美动人、千姿百态的点画,就必须精熟用笔之法

  • 5.1汉字楷书的书写顺序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讲究书写顺序,正确的顺序不仅能够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也是字形美的前提。同时也为行书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 5.2起笔 收笔 行笔 换笔 提笔 按笔

    本节我们学习起笔、 收笔、 行笔、 换笔 、提笔、 按笔的基本运笔要领。

  • 5.3藏锋 露锋 中锋 侧锋 转锋 折锋 挫锋 衄锋

    本节我们学习侧锋 、转锋、折锋、挫锋、衄锋的基本运笔要领。

  • 第六章汉字楷书的基本笔画

    本章主要是研究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笔画,主要研究点、横、竖、撇、捺、钩、折、挑这八种基本笔画。

  • 6.1“永”字八法

    本节我们学习“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古人亦称“八法”、“八永”,是以“永”字点画的写法为例,说明正楷字中点画用笔的方法。因为“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通过对“永”字的练习,有利于初学者对基本笔画的掌握,是古人用于书法教学和书法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 6.2横画与竖画

    本节我们学习“永字八法”中横、竖的写法。

  • 6.3撇画与捺画

    本节我们学习“永字八法”中撇、捺的写法。

  • 6.4点画与折画

    本节我们学习“永字八法”中点、折的写法。

  • 6.5钩画与提画

    本节我们学习“永字八法”中钩、提的写法。

  • 第七章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

    本章主要是研究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偏旁部首也是学习汉字的结构。

  • 7.1引言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绝大多数是合体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把汉字归类,将汉字的偏旁部首写好,也就为整个汉字的合理组合打下了基础。

  • 7.2文、山、宝盖、人、春

    本节我们学习草、竹、广、雨、单人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3草、竹、广、雨、单人

    本节我们学习双人、竖心、提手、月、三点水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4双人、竖心、提手、月、三点水

    本节我们学习双人、竖心、提手、月、三点水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5言、女、绞丝、反犬、反文

    本节我们学习言、女、绞丝、反犬、反文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6足、示、日、目、方

    本节我们学习足、示、日、目、方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7子、火、马、门、食

    本节我们学习子、火、马、门、食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8金、戈、左耳、右耳、木、直刀

    本节我们学习金、戈、左耳、右耳、木、直刀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9弓、虫、口、巾、石、门

    本节我们学习弓、虫、口、巾、石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10直刀底、直刀旁、四点底、走之、豕字底

    本节我们学习直刀底、直耳刀、、四点底、走之、豕字底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7.11心字底、木字底、皿字底、贝字底、国外框

    本节我们学习心字底、木字底、皿字底、贝子底、国外框等偏旁部首的写法。

  • 第八章汉字楷书的基本结构

    本章我们研究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的基本结构就是组画成字的学问。汉字结构在书法上又称间架、结字、结体汉字的结构就是研究如何将几种不同的笔画,组合成一个个不同的字,并按各种不同类别字的内部结构规律和法则,使字写的正确美观。

  • 8.1重心平稳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的第一个结构——重心平稳,这是汉字楷书最为基础的结构。只有在重心平稳的基础上才能追求生动活泼。

  • 8.2横平竖直与疏密匀称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的第二个结构——横平竖直、疏密均匀。

  • 8.3比例适当——上下结构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的第三个结构——比例适当。这是个大结构,也是最重要的结构。

  • 8.4比例适当——上中下结构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上中下结构。

  • 8.5比例适当——左右结构(1)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左右结构(1)。

  • 8.6比例适当——左右结构(2)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左右结构(2)。

  • 8.7比例适当——左中右结构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左中右结构。

  • 8.8比例适当——包围结构(1)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包围结构(1)。

  • 8.9比例适当——包围结构(2)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包围结构(2)。

  • 8.10比例适当——品字结构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比例适当中的品字结构和倒品字结构。

  • 8.11点画呼应、偏旁容让(1)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点画呼应、偏旁容让(1)。

  • 8.12偏旁容让(2)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偏旁容让(2)。

  • 8.13向背分明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向背分明。

  • 8.14变化参差

    本节我们学习汉字楷书结构——变化参差。

  • 8.15楷书结构的八条原则

    本节我们学习在各种书体中,楷书的结构最难,它既不同于篆隶横平竖直的均匀布白,也不似行草的小圈大圆的散乱布白。篆隶规律性太强,行草随意性突出,楷书结构则介于二者之间。关于汉字的结构原则,古今书法家和评论家对此有过许多精辟论述,如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李淳进《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现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在《书法大观》中关于“间架结构”的“整齐平正”“上下平稳”“左右匀称”“轻重平衡”“分布均匀”“对比调和”“连续各异”“反复变化”“内外相称”“形象自然”“气象生动”“格调统一”的十二条法则,是对书法结体的全面总结。其它许多著述大体与其相同。

  • 第九章书法作品的创作

    本章主要是研究书法作品的创作。与其它艺术创作一样,书法创作不仅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艺术劳动,而且含有极为丰富的内含。

  • 9.1书法作品的创作的程序及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创作的程序之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1)。由于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视觉艺术,而每个汉字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可能不考虑到书写内容的问题,而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场合和需要来定。

  • 9.2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2)

    本节我们学习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2)

  • 9.3书法作品的章法——横式章法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章法——横式章法。横式章法可分大字式和多字式两种。
    所谓大字式就是指题额一类大字的横写章法;所谓多字式就是积字成句,积句成篇的多字横写章法。

  • 9.4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1)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1)。竖式泛指各种垂直悬挂的书法作品。主要包括条幅、条屏、中堂、对联等。

  • 9.5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2)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2)。

  • 9.6书法作品的章法——书写格式类型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章法——书写格式类型。其中包括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或有列无行、无行无列、单行或单列、独字式等几种类型。

  • 9.7书法作品的题款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题款。题款也叫落款、署款、款识,它是书法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幅作品构图中起着交代主题、衬托平衡和装饰的作用。

  • 9.8书法作品的铃印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作品的铃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用印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切不可轻视、马虎,否则也能造成前功尽弃的结果。

  • 第十章书法艺术的欣赏

    本章主要是研究书法艺术的欣赏。书法的美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只有经过训练并具
    备欣赏能力的人才能感受它,发现它,学习书法,首先是认识走在前面,“眼高”才能促使“手高”。

  • 10.1书法赏析(1)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赏析(1),主要学习书法作品的线条美、墨色美。

  • 10.2书法赏析(2)

    本节我们学习书法赏析(2),主要学习书法作品的建筑美、风格美和神采美。

  • 第十一章笔尖上的艺术

    本章主要是总结中国书法由殷商开始,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和明清,纵横数
    千年,经久不衰。其体式也由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演变到后来的草、行、楷诸体,或豪放,或飘逸,或秀丽,或含蓄,形态风格繁杂,内涵精深博大。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表现艺术中抽象又抽象的含蓄艺术,因而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的本
    质精神,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的内在规律。同时,它又与其它各门艺术相通相连,有着种种血缘关系。

  • 11.1书法基础与赏析

    书法是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理解传统哲学的重要途径,书法的社会文化的功能价值不可低估。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书法艺术是每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希望通过《笔尖上的艺术——书法基础与赏析》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书法,喜爱书法艺术,并在不断的学习和赏析中不断进步!!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书法基础与赏析

    0.1 导学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走进书法

    1.1 走进书法

    视频数1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字体与字体的演变

    2.1 古文、大篆、小篆

    2.2 隶书、章草

    2.3 楷书及“楷书”四大家

    2.4 行书与草书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文房四宝

    3.1

    3.2

    3.3

    3.4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

    4.1 执笔

    4.2 姿势

    视频数2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汉字楷书的运笔规则

    5.1 汉字楷书的书写顺序

    5.2 起笔 收笔 行笔 换笔 提笔 按笔

    5.3 藏锋 露锋 中锋 侧锋 转锋 折锋 挫锋 衄锋

    视频数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汉字楷书的基本笔画

    6.1 “永”字八法

    6.2 横画与竖画

    6.3 撇画与捺画

    6.4 点画与折画

    6.5 钩画与提画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

    7.1 引言

    7.2 文、山、宝盖、人、春

    7.3 草、竹、广、雨、单人

    7.4 双人、竖心、提手、月、三点水

    7.5 言、女、绞丝、反犬、反文

    7.6 足、示、日、目、方

    7.7 子、火、马、门、食

    7.8 金、戈、左耳、右耳、木、直刀

    7.9 弓、虫、口、巾、石、门

    7.10 直刀底、直刀旁、四点底、走之、豕字底

    7.11 心字底、木字底、皿字底、贝字底、国外框

    视频数11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汉字楷书的基本结构

    8.1 重心平稳

    8.2 横平竖直与疏密匀称

    8.3 比例适当——上下结构

    8.4 比例适当——上中下结构

    8.5 比例适当——左右结构(1)

    8.6 比例适当——左右结构(2)

    8.7 比例适当——左中右结构

    8.8 比例适当——包围结构(1)

    8.9 比例适当——包围结构(2)

    8.10 比例适当——品字结构

    8.11 点画呼应、偏旁容让(1)

    8.12 偏旁容让(2)

    8.13 向背分明

    8.14 变化参差

    8.15 楷书结构的八条原则

    视频数15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书法作品的创作

    9.1 书法作品的创作的程序及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

    9.2 根据内容确定书写形式(2)

    9.3 书法作品的章法——横式章法

    9.4 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1)

    9.5 书法作品的章法——竖式章法(2)

    9.6 书法作品的章法——书写格式类型

    9.7 书法作品的题款

    9.8 书法作品的铃印

    视频数8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书法艺术的欣赏

    10.1 书法赏析(1)

    10.2 书法赏析(2)

    视频数2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笔尖上的艺术

    11.1 书法基础与赏析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