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开课教师孙昕高敏文赢哲姜宽德王继伟解先敏赵瑞
学科专业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读载道之文,悟立世之法;乘经典之舟,传文化之韵;赏文学之美,品生活之味。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品味经典 传承美德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导语
文赢哲
学习资料
神话故事
文赢哲
学习资料
女娲补天
文赢哲
学习资料
精卫填海
文赢哲
学习资料
蒲松龄的奇幻漂流——《聊斋志异》
文赢哲
学习资料
曹操的求贤之歌——短歌行
文赢哲
学习资料
至美至真的人神之恋—洛神赋
文赢哲
学习资料
心灵底语
心灵的底语”
高敏
学习资料
词中之龙-辛弃疾
高敏
学习资料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高敏
学习资料
炉中煤
高敏
学习资料
人民艺术家—老舍
高敏
学习资料
我的母亲(二)
高敏
学习资料
蹴罢秋千
高敏
学习资料
文艺先驱-李叔同
高敏
学习资料
送别(二)
高敏
学习资料
钗头凤
高敏
学习资料
边城
高敏
学习资料
感悟人生
文学与人生
孙昕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一
孙昕
学习资料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二
孙昕
学习资料
巴黎圣母院导读
孙昕
学习资料
从天堂到地狱
孙昕
学习资料
美女与野兽
孙昕
学习资料
红楼梦——中国人雅致生活的一面镜子
孙昕
学习资料
麻辣凤姐之——机心
孙昕
学习资料
麻辣凤姐之——辣手
孙昕
学习资料
麻辣凤姐之——刚口
孙昕
学习资料
命若琴弦 - 史铁生
孙昕
学习资料
史铁生—在死亡边缘行走的作家
孙昕
学习资料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
孙昕
学习资料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二)
孙昕
学习资料
人与自然
导语
姜宽德
《秋菊有佳色》
姜宽德
学习资料
《终南山》
姜宽德
学习资料
《登金陵凤凰台》
姜宽德
学习资料
《江村》
姜宽德
学习资料
《八声甘州》
姜宽德
咏物诗二首(《蝉》《画眉鸟》)
姜宽德
学习资料
徐志摩《泰山日出》赏析(上)
姜宽德
学习资料
徐志摩《泰山日出》赏析(下)
姜宽德
学习资料
晨昏诺日朗
姜宽德
绝版的周庄
姜宽德
瓦尔登湖
姜宽德
学习资料
像山那样思考
姜宽德
理性的思考与表述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高敏
学习资料
谏逐客书(一)
高敏
学习资料
谏逐客书(二)
高敏
学习资料
种树郭橐驼传
高敏
学习资料
论语
高敏
学习资料
论读书
高敏
学习资料
追寻梦想的征程
导语
文赢哲
学习资料
自由之歌——西风颂
文赢哲
学习资料
忆秦娥·娄山关背后的故事
文赢哲
学习资料
何以为家——爱尔克的灯光
文赢哲
学习资料
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礼记大同
文赢哲
学习资料
鲁迅想告诉我们什么?—秋夜
文赢哲
学习资料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概说
姜宽德
学习资料
条据
姜宽德
学习资料
启事
姜宽德
申请书
姜宽德
学习资料
计划
姜宽德
学习资料
总结
姜宽德
学习资料
会议(或活动)通知
姜宽德
学习资料
  • 第一章品味经典 传承美德

    品味经典 传承美德

  • 1.1导语

    海德格尔曾说:“我们诗意地栖居于世界上,生命于对存在的领悟中,领悟生命需要不断寻求新的途径。” 诗意是古典的,古典是一种积淀,一种沉静。正因为有了这份诗意,生存变成了生活。

  • 1.2神话故事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 1.3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是创世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那种朴素的征服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充满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保民佑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对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 1.4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英雄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那种朴素的征服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充满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保民佑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对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 1.5蒲松龄的奇幻漂流——《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作品代表作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作品。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 1.6曹操的求贤之歌——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本篇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分为四节: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立功业;第二节写诗人的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第三节的前四句写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分别照应前两节。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 1.7至美至真的人神之恋—洛神赋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洛神,洛水女神,传为古帝宓(fú)羲氏之女宓妃淹死洛水后所化。《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另《文选》李善注引《记》称:曹植求甄逸女未遂,为曹丕所得。甄逸女被曹丕皇后郭氏谗死,曹植有感而作《感甄赋》。魏明帝改题为《洛神赋》。此说与史实、情理难合,不足信。

  • 第二章心灵底语

    心灵底语

  • 2.1心灵的底语”

    往事如风。回首过往,淡淡地咀嚼人生的风雨,静静地品味人生的甘苦,深深浅浅地领略人生的波澜,只要把爱装于内心,爱就会给你一个温馨的梦。通过学习,请深入体会其中的爱国情、爱情、亲情和友情。

  • 2.2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也是一位兼具文才武略的英雄人物,满腹文韬武略,胸怀报国壮志。他一生坚持抗金,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一腔悲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

  • 2.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 2.4炉中煤

    《炉中煤》是一首爱国主义牺牲精神的绝唱, 是一首比较严谨的新型格律诗,诗中借“炉中煤”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以形象的语言抒发了对祖国最深厚、最炽烈的感情。

  • 2.5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先生一生为我国新文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思想上、艺术上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写作勤奋,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是位多产作家。

  • 2.6我的母亲(二)

    《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记人散文,老舍笔下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是他遇到的“真正的老师”,因为她给老舍的是“生命的教育”。文章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抒发了对母亲的敬仰、感念追怀和永世不忘的深情。

  • 2.7蹴罢秋千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点绛唇 蹴罢秋千》是她如歌如梦、略带浅愁的少女时代的代表作。这首词写出了年少的李清照初次萌动的爱情,真实而生动,层次分明,曲折而多变,把一个惊诧、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的刻划出来,显示了词人的才华。

  • 2.8文艺先驱-李叔同

    李叔同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教育家,还是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他多才多艺,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被佛门弟子尊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

  • 2.9送别(二)

    《送别》意蕴悠长,篇幅短小但却优雅精致,意味无穷,包含的景物意象与情感,非常丰富,诗中的意象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杨柳、笛声、夕阳、远山是传统送别诗词最常见的,所以它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抒情温柔、哀而不伤的诗歌以及充满中国风格的舒缓旋律,使之成为一首名曲。

  • 2.10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描写了词人陆游与原配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对前妻的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婚姻不自由的悲惨现实,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 2.11边城

    《钗头凤·红酥手》描写了词人陆游与原配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对前妻的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婚姻不自由的悲惨现实,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 第三章感悟人生

    人生是一本大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认真研读,用心领悟,才能使得心态平和,坦然自在,安然幸福!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一万个人便会有一万种人生。我们常常感慨神人生短暂难以看尽世间千姿百态。有人说:人生有多少丰富性,文学就有多少丰富性。文学是审美地反映人生,是关于人性、社会、人的心灵与精神的艺术探索。一部作品,实际上就是一段人生。本章内容将带领大家阅读文学作品,与经典对话,丰富我们的人生内涵,审美地反思与领悟生活。

  • 3.1文学与人生

    [简介]“感悟人生”篇章卷首语。

  • 3.2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一

    索福克勒斯创作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剧情介绍

  • 3.3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二

    索福克勒斯创作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人物形象分析。

  • 3.4巴黎圣母院导读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悲剧《巴黎圣母院》小说情节梗概介绍。

  • 3.5从天堂到地狱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与弗比斯人物形象分析。

  • 3.6美女与野兽

    《巴黎圣母院》中艾丝美拉达与加西莫多人物形象分析。

  • 3.7红楼梦——中国人雅致生活的一面镜子

    《红楼梦》将中国人最文雅的表达方式——诗、词、曲、赋全吸纳进来,把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建筑、美食、园林、绘画全利用起来,充满着我们想象不到的雅趣。

  • 3.8麻辣凤姐之——机心

    [简介]凤姐察言观色之精准,随机应变之迅速——机心。

  • 3.9麻辣凤姐之——辣手

    凤姐遇事处乱不惊,明察务实,有主意有手段,做事爽快麻利——辣手。

  • 3.10麻辣凤姐之——刚口

    凤姐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幽默和诙谐——刚口

  • 3.11命若琴弦 - 史铁生

    史铁生短篇小说《命若琴弦》赏析。

  • 3.12史铁生—在死亡边缘行走的作家

    史铁生生平及艺术成就介绍。

  • 3.13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

    苏轼艺术成就介绍。

  • 3.14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二)

    苏轼颠沛流离的人生——黄州、惠州、儋州

  • 第四章人与自然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之子。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这个单元围绕“人与自然”选材,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本单元突出的主题。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精神境界,是本单元的学习目的。

  • 4.1导语

    导入本章内容,揭示本章思想。

  • 4.2《秋菊有佳色》

    《饮酒·秋菊有佳色》是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系列《饮酒二十首》之第七首,是一首五言诗。前几句写的是秋菊佳色,助人酒兴,作者不觉一杯接着一杯,独自饮起酒来。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描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是对“遗世情”的形象写照。末尾表达了隐居终身的决心。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通篇寓意高远,而即目写景的表现手法更是非常高妙。

  • 4.3《终南山》

    《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律。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 4.4《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 4.5《江村》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颇有生活情趣。

  • 4.6《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 4.7咏物诗二首(《蝉》《画眉鸟》)

    这里我们收录了虞世南的《蝉》和欧阳修的《画眉鸟》两首诗。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诗人在再现良辰美景时,着意于将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迹地含蕴其间,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

  • 4.8徐志摩《泰山日出》赏析(上)

    一九二四年泰戈尔访华前夕,徐志摩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之请,为《小说月报》的“泰戈尔专号”所写的应命之作。原刊1923年9月《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九号。

  • 4.9徐志摩《泰山日出》赏析(下)

    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 4.10晨昏诺日朗

    在藏语里,“诺日朗”有“男神”或“雄伟高大”的意思。诺日朗瀑布,瀑如其名,以其雄伟壮观而成为九寨沟乃至全中国最宽的瀑布。《晨昏诺日朗》一文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所言的“文”的特征,将诺日朗瀑布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4.11绝版的周庄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周庄比作江南古典的秀女,开篇直接以“你”代替周庄,抒发作者对周庄强烈爱恋之情,反复咏叹周庄的自然朴实,赞美周庄的纯秀古典,同时,作者对古典苏州的逝去展开反思,为周庄的现状担忧,更为周庄的未来惆怅。

  • 4.12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被称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是一本极为优秀的人生哲理书。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学知识,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人文、地理和历史知识。阅读它,我们能在平凡与简单中真切感受生活的意义与趣味,也更能感受寂静之美。

  • 4.13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用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呈现给人们。人们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从保护自然生态的角度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高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我们和一座山同万物的关系一样。全文语言洗练,富有哲理,饱含激情。

  • 第五章理性的思考与表述

    理性的思考与表述

  • 5.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理性的思维需要语言的表达,同样语言的表达需要理性的思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文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为了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要求他们要具有“实事求是”的观点,以便正确的对待形势,全面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开展和进行工作。

  • 5.2谏逐客书(一)

    李斯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他辅佐秦始皇,包举宇内,划策天下,充当了一个总军师的角色;定鼎后,推行改革,巩固统治,起到了一个总参谋的作用,成为政坛上显赫一时的宠儿。但李斯政治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以国家兴衰为宗旨,而是以个人得失为转移。他无视道义与良知,铤而走险,最终富贵俱毁。

  • 5.3谏逐客书(二)

    《谏逐客书》铺张扬厉,气势酣畅,说理精辟,堪称秦代散文之杰作。全篇充满了理性的力量,用理性的分析历数“逐客”的错误,文章怒而不躁,刚而不烈,强劲而富于韧性,直言而饱含美感,举事类比,气势磅礴,于情于理,均感自然,充满了艺术魅力。

  • 5.4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寓言性传记文。文章虚构了郭橐驼善于种树的故事,将治国之理与种树之道类比,揭露当时政令繁多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 5.5论语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过学习《子张问仁于孔子》和《君子有九思》,教育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处事。

  • 5.6论读书

    培根的《论读书》行文流畅、文笔优美、语言简洁、说理透彻。文中充满了箴言警句,闪烁着前人所未道的异常精辟的见解,对今天有志于求学的人,仍不失为金玉良言。

  • 第六章追寻梦想的征程

    追寻梦想的征程

  • 6.1导语

    我们庆幸可以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把自己的职业与追求联系起来!我们同样庆幸,今天,我们拥有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的权力!本单元围绕“追求”选文,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国别的人追求梦想的征程,征程艰险、曲折、坎坷,付出的是坚信、意志、无畏、乐观。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6.2自由之歌——西风颂

    雪莱的《西风颂》是对生命发出礼赞的最强音。诗人在这首诗中借西风横扫落叶之势来比喻革命力量扫荡反动政权,又借西风吹送种子来比喻革命思想的传播,寄托诗人对未来的希望。《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含有丰富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语言优美,形象热烈,阅读本诗,要认真领会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 6.3忆秦娥·娄山关背后的故事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上阕写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下阕写红军攻占和越过徒称天险的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词中的“西风”、“雁叫”、“霜晨”,都是当地二月间的真实情景。作者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综观全词,上阕写景沉郁,取冷色调;下阕抒情激昂,取暖色调,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上阕、下阕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强烈,强烈的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领袖人物指挥若定的气魄。学习这首词,你怎样理解“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怎样理解“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 6.4何以为家——爱尔克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作者18年后重返家乡的心情。从内容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丰富的,全文以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的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学习本文要认真分析本文的中心思想,正确理解“长宜子孙”四个字的含义,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用“爱尔克的灯光”做标题?

  • 6.5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礼记大同

    选文《大同》描述孔子的理想世界。孔子对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现实极端不满,从而论及“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以表达自己对“克己复礼”重建“小康”、“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阅读本文,你是怎样理解五帝时的“大同”世界和“三代之英”时的“小康”社会的。

  • 6.6鲁迅想告诉我们什么?—秋夜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于1924年9月。《秋夜》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紧扣各种景物的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学习本文时,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学习的难点是如何将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加以区分,从而体会作者的爱憎情感。

  • 第七章应用文写作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之子。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这个单元围绕“人与自然”选材,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本单元突出的主题。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精神境界,是本单元的学习目的。

  • 7.1应用文概说

    简要介绍应用文的概念、特点、语言要求、表达方式及学习意义。

  • 7.2条据

    条据的概念、特点,条据的分类及其写法,条据的写作要求,例文赏析。

  • 7.3启事

    启事的概念,启事的种类及其写法,启事的写作要求,例文赏析。

  • 7.4申请书

    申请书的概念,申请书的格式及写法,申请书的写作要求,例文赏析。

  • 7.5计划

    计划的概念、特点,计划的分类、写作格式及其写法,计划的写作要求,例文赏析。

  • 7.6总结

    总结的概念、特点,总结的分类、写作格式及其写法,总结的写作要求,例文赏析。

  • 7.7会议(或活动)通知

    会议(或活动)通知的含义,会议(或活动)通知的写作格式及其写法,会议(或活动)通知的写作要求,例文赏析。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品味经典 传承美德

    1.1 导语

    1.2 神话故事

    1.3 女娲补天

    1.4 精卫填海

    1.5 蒲松龄的奇幻漂流——《聊斋志异》

    1.6 曹操的求贤之歌——短歌行

    1.7 至美至真的人神之恋—洛神赋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心灵底语

    2.1 心灵的底语”

    2.2 词中之龙-辛弃疾

    2.3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4 炉中煤

    2.5 人民艺术家—老舍

    2.6 我的母亲(二)

    2.7 蹴罢秋千

    2.8 文艺先驱-李叔同

    2.9 送别(二)

    2.10 钗头凤

    2.11 边城

    视频数11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感悟人生

    3.1 文学与人生

    3.2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一

    3.3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二

    3.4 巴黎圣母院导读

    3.5 从天堂到地狱

    3.6 美女与野兽

    3.7 红楼梦——中国人雅致生活的一面镜子

    3.8 麻辣凤姐之——机心

    3.9 麻辣凤姐之——辣手

    3.10 麻辣凤姐之——刚口

    3.11 命若琴弦 - 史铁生

    3.12 史铁生—在死亡边缘行走的作家

    3.13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

    3.14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二)

    视频数1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人与自然

    4.1 导语

    4.2 《秋菊有佳色》

    4.3 《终南山》

    4.4 《登金陵凤凰台》

    4.5 《江村》

    4.6 《八声甘州》

    4.7 咏物诗二首(《蝉》《画眉鸟》)

    4.8 徐志摩《泰山日出》赏析(上)

    4.9 徐志摩《泰山日出》赏析(下)

    4.10 晨昏诺日朗

    4.11 绝版的周庄

    4.12 瓦尔登湖

    4.13 像山那样思考

    视频数13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理性的思考与表述

    5.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5.2 谏逐客书(一)

    5.3 谏逐客书(二)

    5.4 种树郭橐驼传

    5.5 论语

    5.6 论读书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追寻梦想的征程

    6.1 导语

    6.2 自由之歌——西风颂

    6.3 忆秦娥·娄山关背后的故事

    6.4 何以为家——爱尔克的灯光

    6.5 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礼记大同

    6.6 鲁迅想告诉我们什么?—秋夜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应用文写作

    7.1 应用文概说

    7.2 条据

    7.3 启事

    7.4 申请书

    7.5 计划

    7.6 总结

    7.7 会议(或活动)通知

    视频数7
  • 期末考试